浅谈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2016-12-15 14:23梁相成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林业种植环境污染

梁相成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的保护方式,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林业种植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探讨了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对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改善;林业种植;环境污染

林业种植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改善手段,其具有良好的效益,而且投入相对较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林业资源已经不能对生态进行自我净化和恢复了,这就需要积极开展林业种植。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考虑树种分布、造林树种、造林时间等因素,提高林业种植对环境改善的效果。

一、林业种植

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发挥林业的作用。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原有的森林资源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坏,这就需要通过人工林业种植来进行弥补。

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的一项重要工程,林业种植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树种,安排合适的植物种植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土地进行平整。林业人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树种,对不同的树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乡土树种为主,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为了发挥林木种植对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林业种植人员应该做好树木包裹和湿地栽种工作。植物的存活率会受到移栽时的湿润度的影响,因此在林业种植时应该对树木进行有效的包裹,对原始根须土壤的水分蒸发进行降低,保障树穴湿润度的适宜,并及时补充养分和水分。要坚持适地栽种,对地形地貌、光照条件、土壤土质、气候特征进行综合考虑。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特别是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阻碍经济的发展。

1.土地沙漠化问题

尽管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但是由于人口总量较大,加之人口分布不均,导致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没有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无节制、大规模的开发土地资源,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现象。加上乱砍滥伐,我国大规模的树林面积急剧减少,长期以往,实际可用的耕地数量不断减少,沙漠化土地的面积不断增大。

2.温室效应问题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从而导致温度升高。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属于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尽管工业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气候变暖也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3.酸雨问题

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质排放问题,加上交通设施排放的尾气,造成了酸雨问题。这些污染物质和雨雪接触会形成腐蚀性物质,也就是酸雨,酸雨会造成金属材料的腐蚀,而且造成水流和土壤的酸化,对植物也具有较大的危害。

三、林业种植对环境改善的作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环境进行改善,对现今的环境污染现状进行治理,而林业种植就是一个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环境改善就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对大气碳含量进行改善

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在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因此要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就必须对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控制和减少。发展碳汇林业是林业种植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山地在我国的分布较广,大部分山地具有充足的光热条件和良好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经济林和林业树木的生长,很多树种都具有良好的碳汇功能,例如杉木、冷杉等。这些树木能够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和转化,将其转化为氧气,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有效的改善,改善气候变暖的问题。

2.对大气中的酸含量进行改善

化工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是造成空气质量恶化、酸雨的重要原因。空气中酸含量的增长会造成酸雨频发,对各种建筑物和树木进行腐蚀。不同的树种对于酸雨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在酸雨频发的地区应该选择对酸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的树木,例如山茶树。通过广泛的种植山茶树来对大气中的酸含量进行改善,减少酸雨的发生。

3.防风固沙

树木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而我国的土壤荒漠化、沙漠化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由于市场对木质产品的需求,以及矿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加之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地表剥离而造成的植被破坏往往难以恢复。因此植树造林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维护地表、防风固沙,遏制土壤的荒漠化和沙漠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国积极兴建的三北防护林,选择鸿森槐作为广泛的植被树种。这是由于鸿森槐具有良好的固氮效果,而且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中生长,生长速度较快,落叶也能够对土地进行增肥,能够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

4.防止水土流失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耕地的开垦,都会对森林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以石油开采为例,石油会对当地植物的地下根系或者地表植被进行附着,影响植物的正常呼吸生长,导致开采区内植物的死亡而且难以再生,对地表植被的覆盖率造成极大的破坏。地表植被被破坏之后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的问题,裸露的地表具有很低的抗风性和抗腐蚀性,这就需要积极种植林业树木。大面积种植林业树木可以使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得到提高,在地表形成风速缓冲区,使植被具有更强的土壤附着能力,能够对土壤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一定的缓解。这是由于树木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提高土壤的抗冲击性。而且大面积的林业种植还能够起到屏障作用,对风沙进行阻挡。

5.过滤灰尘、美化环境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林木种植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过滤城市灰尘的作用,从而发挥一定的保健功能。树木能够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进行过滤,特别是城市中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并且茂盛的枝叶能够对大风带来的尘埃进行阻挡,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林木本身的形态和颜色都能够形成独特的观赏风景,并通过适当的修剪,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

6.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泥石流、洪涝灾害、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都与植物覆盖率有一定的关系,通过林业种植能够降低此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林业种植中应该提高植物的防风害能力,对于沙尘暴频发的地区来选择胸径达到5厘米的树木,提高树木的防风能力,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对于季风明显的地区,为了发挥树木抵御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的作用,应该对其进行固定支撑。支撑架不能对树木的骨干关系和原始根须土球造成影响,以免冠动根摇而对树木的根系造成影响,甚至造成植物被吹倒。在春夏季节应该对植物进行遮阳,对树冠温度进行降低,避免水分的蒸发,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林业种植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大气酸含量和碳含量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运用林业种植来美化环境,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断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发挥植物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林业种植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试析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
简析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试析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