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3 13:08李洁
新课程·上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比较级宾语形容词

作者简介:李洁(1986—),女,汉族,甘肃庆阳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与研究。

初中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同时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互动支持学习。在这一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该种教学法强调在具体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英语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语法规则,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的教学为例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传授语法规则,学生的角色多为被动接受者。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对语法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而且难以将学到的语法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问题情境则能够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法规则,从而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规则。

以“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创设在超市购物的情境,学生需要为即将到来的朋友聚会购买食物和饮料。在此情境中,教师提出一系列与购物清单相关的问题,如“What do we need to buy?”“How much do we need to buy?”借此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物品的名称,并尝试将它们分類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学生需要决定“apple”“water”“bread”“milk”分别属于哪一类,并解释他们的选择。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为即将到来的聚会制作一份购物清单,并正确使用量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呈现。如“two bottles of water”“three apples”“some bread”。该活动的完成,学生需要运用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量词和名词形式。完成购物清单后,学习小组分享各自的清单,并讨论为什么某些物品是可数的,而另一些是不可数的。这一阶段,教师注意提供反馈,纠正错误,并深化学生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理解。

二、积极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数学生认为语法是枯燥无味的,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语法教学过于注重规则的记忆,忽视了语法学习的趣味性和实际应用。创设故事情境可以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引入语法概念,使抽象的语法规则具体化、情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感上投入学习中。与故事人物的情感体验相联结,学生将更愿意参与到语法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在故事情境中添加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展示语法规则,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记忆语法点。或者挑选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或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作为教学内容,让语法点自然出现在故事中。

在讲解情态动词have to和must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

情境一(have to):Alex的数学老师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业,需要明天上交,这是学校规定的,Alex无法改变。

情境二(must):Alex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作为队员,他必须遵守团队纪律,如比赛日必须穿队服。

通过讲述故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have to”通常用来表达外部情况或规定的必须性,而“must”则用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判断或内部的强烈义务感。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Alex在两种情境下的对话和行为,加深学生对两种情态动词用法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根据新的情境编写短文,如描述学生计划的旅行,使用“have to”和“must”表达旅行中的规划和要求。通过故事情境,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语法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而角色扮演和情景写作能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使用“have to”和“must”,提高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迁移应用

通过生活情境教学,学生可以看到学习语法的直接用途,理解语法规则如何帮助自己更准确地表达想法和感受。将语法学习与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兴趣相联系,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在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中练习语法,有助于学生将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提高其在不同情境下使用语法的灵活性。

以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假设学生家正在准备周末聚会,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在忙着做不同的事情。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自然的语境,可以观察和描述正在发生的活动,且这些活动都可以用现在进行时来表达。然后教师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父亲在烧烤、母亲在布置桌子、哥哥在挑选音乐、妹妹在画邀请卡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在小组内进行模拟对话,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例如,“I am grilling chicken for the party”或“She is setting the table”。在模拟活动之后,教师正式引入现在进行时的构成(am/is/are + verb-ing)和使用场景。学生继续在家庭聚会情境中,用现在进行时进行更多的情景对话。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纠正。接着教师可以扩展情境,让学生描述朋友或家庭成员在其他场合的活动,如在学校、在公园等,以增强语境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在一周内观察并记录看到或参与的活动,并使用现在进行时描述,下次课上分享。课余时间,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并使用现在进行时描述自己的周末时光。此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并用英语进行描述,从而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积极创设表演情境,强化学生语法理解

角色表演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目标语法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法规则,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与同伴进行互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在角色表演中,学生需要根据情境正确使用语法,这种语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或具有文化特色的角色表演情境,如在餐厅点餐、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学校参加活动等。学生表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语法使用的正确性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适用性。

宾语从句是八年级英语中的重要语法,学生需要学习that/if/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的具体用法。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如学生正在计划周末聚会,需要决定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讨论并制订他们的计划,且组织者需要询问参与者和家长的意见(使用if/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并汇报决定(使用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以自然引入宾语从句的用法,如“I need to know if/whether you are free this Saturday.”“She told me that she would bring snacks to the party.”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系统讲解宾语从句的基本结构和用法,特别是if/whether/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区别和用途。随后,学生继续在小组内练习运用宾语从句表达自己的聚会计划和询问意见。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学生能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运用宾语从句,提高应用语法的能力。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積极创设视听情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资源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法教学中引入视听材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创造更加动态和互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感官的体验中学习语法知识。视听材料能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语言使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法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软件和在线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测试、角色扮演等。这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情境一: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视频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一个简短的动画视频,展示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视频中可以包含几个分段,每个分段展示一组形容词的变化,如“small,smaller,smallest”和“happy,happier,happiest”。动画中可以展示不同大小的物体或不同程度的情感表达,以直观展示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概念。学生观看前,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思考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观看制作好的视频,注意形容词的变化规则和使用情境。观看视频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规则。接着教师举出其他案例,如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例子,如“big,bigger,biggest”“fast,faster,fastest”,让学生描述物体大小、颜色、速度等的常用形容词。这样一来,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概念及其使用场景,且提高将语法知识应用于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能力。而通过后续的讨论和复述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固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情境二: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及最高级的互动练习

教师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或应用程序创建互动练习,包含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及最高级的填空题、选择题和匹配题。练习可以设计为竞赛形式,学生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并即时获得反馈。竞赛有个人挑战,即学生独立完成互动练习,尽量在短时间内回答正确更多问题;小组竞赛,即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提交最佳答案。教师要融合一些常用的不规则变化的形容词和副词,如“good,better,best”“bad,worse,worst”。让学生通过互动练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及时得到反馈,立即纠正错误。这样的互动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及最高级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积极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习。教师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语法知识应用于具体的语言实践之中。愉快的学习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游戏情境的创设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和轻松,有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减少学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派生词教学是初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构成,扩大词汇量,并提高词汇运用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派生词的基本概念,即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改变原词的意思或词性的词。例如,给动词“use”(使用)加后缀“ful”变为形容词“useful”(有用的)。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为“词汇工厂”,每个“工厂”获得一系列基本词根、前缀和后缀的卡片。在限定时间内,每个小组需要使用这些卡片,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创造尽可能多的新词。每创造一个符合语法规则且意义正确的新词,小组就能获得一定的分数。教师可以提出特定情境,要求小组使用他们创造的新词构建句子或小故事,并额外加分。通过互动游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派生词规则,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情境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学习语法,从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情境教学法将继续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北街实验学校)

编辑:常超波

猜你喜欢
比较级宾语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Tips on finding summer jobs for teens
宾语从句及练习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形容词
谁来管管“吃”的宾语?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s 1—2句子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