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4-05-13 13:08杜浩
新课程·上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

杜浩

【单元主题】

本课围绕单元主题“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进行。本单元上承接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下启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在中日民族矛盾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做了准备。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长征路线示意图》等相关地图绘制单元时间轴,知道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过程。

2.通过梳理教材,结合相关历史图片与史料,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历经艰辛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精神。认识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通过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学习历史,并能结合可信的史料丰富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尝试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填充时间轴,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

2.通过合作探究、研读史料,分析概括“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内涵。

3.通过观察地图、品读诗词,理解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感悟、传承井冈山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90多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讲授新课

过渡:1924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满怀着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开启了大革命的序幕。然而北伐烽火未息,国民党右派就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师: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选择?

师: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揩干身上的血迹,开始了新的战斗。

一、分道1927,血泊奋起

(一)南昌起义

师:南昌起义的枪声成为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播放南昌起义的视频),自主归纳南昌起义时间、领导人、過程、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梳理归纳的能力。)

师:大家熟悉“八一”吗?

生:“八一”建军节。

师:对,建军节!为什么我国把8月1日定为建军节呢?来看这则材料:

……8月2日,一个拥有2万余人,共计16个团又4个营的新型军队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属于人民的军队,是在革命低潮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这是党领导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哈战涌主编《星火燎原:建军的那些人与事》

(摘自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设计与指导》)

生: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8月1日正式定为“建军节”,南昌也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师:开国十大元帅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就有7位,南昌起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的摇篮。起义军虽然成功占领南昌城,面对国民党军队重兵反扑,为保存实力,起义部队决定撤出南昌,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广东建立根据地,然而,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一部分军队转战广东,还有一部分军队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湘南,继续坚持斗争。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梳理南昌起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为了纠正大革命的错误,制定新的路线方针,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之后举行的秋收起义又能否取得成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子目的内容,一会儿,你们要以小记者身份报道这两个重大事件。

(二)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梳理归纳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记者身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史料: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摘自教师教学用书)

师:同学们,“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强化军事力量,通过武装夺取政权……

(设计意图:展示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八七会议,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师:同学们课下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比较学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同样是攻打大城市,为什么俄国成功了,而我们却失败了呢?说说你的启示。

生:两国的国情不同,要实事求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联系南昌起义,让学生完整构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道路探索的基本史实。)

二、实事求是,勇闯新路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师:起义军受挫后,退至文家市,此时,原本近5000人的起义部队锐减到1500余人。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坚持武装斗争。

师: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什么选择了井冈山地区?

教师播放《国家记忆:井冈山会师》视频片段。

生: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较好。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梳理归纳的能力。)

(二)井冈山会师

(多媒体展示《井冈山会师》油画。)

师:这是一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油画,它讲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生:井冈山会师。

师:这次会师在历史上被称为“朱毛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里的“第四军”不是序列号,而是一个荣誉称号。

过渡:朱毛红军的会师引起国民党当局的高度重视,蒋介石加大对根据地的围剿力度,《西江月·井冈山》就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写,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斗争精神,那么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毛泽东等领导人是如何领导人们冲破迷雾,走向胜利的?

三、雾锁井冈,风展旗红

(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合作探究:如何巩固和擴大革命根据地?

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包括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同时在军事上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结构图,增强学生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理解。)

师:随着革命队伍的壮大,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军队成分变得复杂,思想也变得混乱,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军队蔓延,对红四军的发展极为不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召开古田会议,统一思想。

师: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

生: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师:“思想建党”即用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的建设,“政治建军”即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这使我军由深受旧军队思想影响的军队,转变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红军从此有了“根”和“魂”。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再次在古田召开,开启了人民军队在新时代的寻根之旅。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党的强军思想指导下,向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阔步前进。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深化学生对古田会议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二)工农武装割据实践

(多媒体展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师: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同学们,这些根据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生:位于省交界处,远离中心城市;南方较多……

师:所以我们中国走的是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如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二者都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地图展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三)建立红色政权

师:在根据地内,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这时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统一领导。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本最后一段,并进行梳理总结。

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过渡: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那么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一)井冈山精神

(多媒体展示关于井冈山精神的图片、歌谣和诗词。)

师:下面,我们从历史图片、歌谣和诗词中品读、感悟井冈山精神。

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师: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

(二)传承红色精神

同学们,在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弱走向富强,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征程上,每一滴热血都值得被礼赞,每一次牺牲都应当被铭记,每一位英雄都永垂不朽。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井冈山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井冈山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梳理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诗五首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井冈山抒怀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七绝 井冈山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