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 凸显育人价值

2024-05-13 13:08董向胜
新课程·上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二嫂故乡新课标

作者简介:董向胜(1970—),男,汉族,甘肃通渭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案例背景

一年以来,我校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学习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行,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落实,我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对课程内容根据学段特点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六个方面以学习任务群形式组织与呈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对选文作了科学调整,从而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自觉加强平时阅读,关注时政,细心捕捉身边正能量的人和事,储存教学素材,大胆挖掘自己潜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本篇《故乡》教学案例就是本人学习落实新课标的集中反映。

二、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基本情节,梳理作者基本思路,感知文章基本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

3.赏读景物描写,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线索,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引起故乡变化的原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计划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积累字词,梳理情节;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变化的原因;第三课时: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尽管我们中有很多人多年没有回故乡了,但孩童时玩伴们嬉戏的欢乐、依偎在爷爷奶奶怀中耍赖的惬意、收到朋友生日礼物时的高兴、思念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时的孤独、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无助、看到别人一家团聚而自己无人陪伴时的伤心……这些记忆时时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请大家畅谈记忆中的故乡。

学生甲:我好想我的爷爷,他经常领我去捉鱼。

学生乙:我最爱吃姥姥做的腊八粥。

学生丙:我经常梦见自己和老家的小朋友逃学去集镇买零食的情景,想起老家的牛筋面,现在都流口水呢。

老师:同学们讲得很有真情实感,可以看出大家很思念自己的故乡。今天,我们走进鲁迅的故乡,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二)回顾复习,积累文学常识

老师:我们已经学了不少鲁迅的文章,对鲁迅有了一定了解,请大家谈谈自己了解的鲁迅。

学生甲: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我最喜欢他的《藤野先生》。

学生乙:鲁迅的杂文特别厉害,能够针砭时弊。

学生丙:鲁迅最早是学医的,后来才从文,他的爱国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对鲁迅的生平经历和评价大家都说得很全面,我重点提醒大家记住鲁迅的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介绍背景,明白写作意图

老师: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他们依然过着食不果腹、多灾多难的悲惨生活。1919年12月,作者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绍兴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感受到故乡的凄凉,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漠,感受到了世事的艰难。回到北京后,故乡所见深深触动了作者的思绪,引发了作者深层次的思考,于是作者于1921年1月写下了经典之作《故乡》,通过写闰土、杨二嫂及“我”的变化,探求时代“悲哀”的源头,发人深思。

(四)梳理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老师:请大家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学生甲:文章的线索是故乡。

老师: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学生乙:“我”回故乡时的见闻感受。

老师:很好,下面请同桌两位同学互相复述课文基本情节。

老师:请大家用一个词概括故乡留给“我”的总体印象。

学生齐答:变。

老师:文章主要写了故乡二十年前后的变化,对过去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进行了对比,以人物对比为重点,写出了两个故乡的不同,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五)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变化的原因

老师:文章中寫到了哪些人物?

学生甲:“我”、闰土、杨二嫂、母亲、宏儿、水生。

老师:在以上人物中,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两个人物?

学生乙:闰土和杨二嫂。

老师: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闰土的句段。

老师:作者笔下的两个闰土形象有什么不同?

学生丙:从作者生动细腻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天真活泼、热爱生活、淳朴善良的形象。

学生丁:中年闰土则是一个贫困多子、生活艰难、反应迟钝、思想麻木、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形象。

老师:请大家齐声朗读描写闰土神态、语言、动作的语段,进一步感受闰土之变。

老师:大家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杨二嫂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的句段,放声朗读。

老师:杨二嫂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作者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学生戊: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容貌能和西施相比,可见她年轻漂亮。她把豆腐店打理得井井有条,说明她善于经营。

学生己:二十年后,她“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可见这时她已经显得又老又瘦,不招人喜欢。

学生庚:她见了我后,那一串串炮轰似的语言简直是无中生有、咄咄逼人,刻画了一个尖酸势利的市侩形象。从偷母亲的手套及偷我家碟碗并转嫁给闰土的行为,看出她是一个造谣生事、自私贪婪的丑恶小人。

老师:大家赏读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语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找准赏析点,写一段赏析文字,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六)赏读文章,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老师:请大家自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

老师:课文中作者写了故乡的几种景象?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甲:“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描绘的是记忆中的故乡景象,色彩鲜明纯净,充满着勃勃生机,衬托出少年闰土自由自在、无比快乐的心情和对家乡的美好印象。

学生乙:“手捏一柄钢叉……”这刺猹时迅猛有力、果敢利落的动作显现出少年闰土的小英雄形象。

学生丙:“苍黄的天底下……”刻画出现实故乡衰败萧条、毫无生机的景象。看到如此的景象,“我”的心情一下子悲凉起来了。

学生丁:在离开故乡的船上的想象再现了美丽故乡的场景,色彩明艳,生机勃勃,充满着希望。

老师: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学生戊:作者一开头就抓住“没有一些活气”描写景物,渲染衰败,荒凉的气氛,烘托“我”回故乡时的悲凉的心情。回忆少年闰土时的环境描写,色彩和格调与前文完全不同,洋溢着生机,烘托出“我”对少年闰土的喜爱之情。离开故乡时的自然景物描写和议论、抒情融合在一起,使“我”的认识逐渐清晰:要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仅靠个别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努力。

老师:这些自然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七)综合赏析,理解文章主题

老师:大家快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社会环境的句子,领会其作用。

学生甲:“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说明多重大山压迫着像闰土这样的下层农民,使得他们穷困潦倒、思想麻木、精神匮乏,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真实地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老师:导致杨二嫂和闰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乙:多子、饥荒、苛税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

老师:兵、匪、官、绅的残酷压榨,封建地主的剥削、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了农村经济的衰败、农村生活的贫困、市民的庸俗势利。

老师:“我”对杨二嫂、闰土这些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丙:杨二嫂是可怜可鄙之人,自有可恨之处;对闰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教师:怎样理解“这正如地上的路……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丁:这句话是“我”对比了少年时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之后发出的感慨。

老师:作者以路作比,形象地说明了只有通过斗争,中国人民才能有新生活,中国社会才有新希望,表现了作者的积极进取精神。

(八)布置作业

结合作者离开故乡时的心理描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邂逅的情景。

(九)板书设计

故乡“我”:辛苦辗转——奔波谋生闰土:辛苦麻木——消极隐忍杨二嫂:辛苦恣睢——衰败贫困消除隔膜,追求新生活

三、案例评价与反思

1.案例以分析人物形象为重点,对人物形象进行动态分析,始终把人物放在具体环境中进行分析,让人物变化自然推动情节的发展,真实地描绘了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这样抓住情节、人物、环境开展教学,很好地完成了小说单元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破除了教学难点。

2.新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综合体。本案例就是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纲而设计的: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深层次探究闰土、杨二嫂生活变化的根本原因,揭露旧社会对中国农民的摧残,引導学生进一步认识旧中国的黑暗和新时代的优越,从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分析比较作者对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的描绘以及人物变化的描写,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想象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的情节,就是进行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语言赏析把学生带入记忆中的美好画面,感受农村田园风光之美,进行审美体验。通过书写词语、朗读课文、赏析生动的语言、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有指导意义的,令人满意。

3.案例存在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突出、教师对学情的把控不到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整合不科学等不足之处。在语文核心素养指引下,本人将认真研读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有效进行教学分析和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编辑:赵飞飞

猜你喜欢
二嫂故乡新课标
故乡的牵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走在故乡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闻香抢钱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