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梦霓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现状,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健康知识总体得分率最高,健康行为次之,健康技能得分率最低,未能做到“知行合一”。学生普遍对体检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疾病预防方面关注度较低,这与大众观念里体育和医学明显割裂的共识息息相关,给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带来潜在难度和风险。建议完善多部门联合健康教育机制,合力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同时加大对“体教医融合”理念的融合,充分利用数字媒介、创新信息化“智慧系统”模块,设计开发全国通用的校园“健康素养测评”平台,实现信息化健康素养知识的数字化、虚拟化和碎片化学习,多面治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关键词:健康素养;体育专业学生;体教医融合;数字媒介
中图分类号: G8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health literac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SHAO Mengn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6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overall health literacy level is in the middle level, in which the overall score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i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skills are the lowest. Students generally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ated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ensus of clear sepa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medicine in the public concept, bringing potential difficulties and risks to the practice of healthy China action. 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joint health education mechanism of departments, work together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integration" while creating a health promotion school, make full use of digital media and innovate the information "smart system" module, and design and develop a nationwide campus "health literacy assessment" platform. To realize digitization, virtualization and fragmented learning of information health literacy knowledge, multi-faceted governance and all-round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Key words: health literacy;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ine; Digital media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上升,已由2012年的8.8%提高至2022年的 23.15%。国家把提升公民健康素养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2021年8月2021年8月教育部工作文件中强调要坚持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健康第一”的精神,把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并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且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同时做出正确决策,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张绍兴对大学生测试后发现,健康素养对健康水平的直接效应达到0.73[2]。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小学生处于对知识渴求和行为技能形成的习得阶段,因此通过学校的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就尤为关键。中小学体育老师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授,体育教师个人健康素养的提升,是推进学校普及健康教育、创建健康校园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及提出改善策略,对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具有指导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3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40人、女生80人,大一74人、大二97人、大三106人、大四53人。学生年龄 17~2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8±1.06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回顾最近10年的国内外健康素养相关的文献,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问卷。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谈部分体育教育专家和高校从事体育教育教师,了解目前体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状况和主要内容,并对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策略提出适当的建议。
1.2.3 焦点小组访谈法
主要包括大学生、部分家长、辅导员、学校的保健老师等。采用结构化的访谈提纲进行小组访谈,了解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健康素养的理解以及学生目前主要的健康问题。
1.2.4 问卷调查法
基于专家咨询结果,在傅华团队[3]《大学生健康素养自评问卷》的基础上加以修改编撰健康素养自评问卷。健康素养自评问卷容纳了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分成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行为三个板块,题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方法,由1-5分代表“完全不熟悉”到“非常熟悉”。总分405分,其中健康知识140分,健康技能140分,健康行为125分,各项得分率低于60%为不及格,60%-69%为及格,70%-79%为中等,80%-89%为良好,90%以上为优秀等级。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20份,回收率97.0%,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96.9%。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8,效度为0.919,信效度均能够满足本研究需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总体健康素养的得分情况
由表1可知,健康素养总分均分294.09分,占总分比例为72.61%,其中健康知识均分103.99分,占该项总分比例为74.28 %,健康技能均分为99.34分,占该项总分比例为70.96%,健康行为均分90.84分,占该项总分比例为72.67%。健康知识总体得分率最高,健康行为次之,健康技能相对得分率最低。问卷内容分析可知,健康知识方面,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抽烟、酗酒、熬夜的认知、健康体适能、合理饮食、关注心理健康、环境的适应、青春期自我保健、慢性病的防治、甄别健康信息科学性、传染病的防治、疫苗的使用、生殖保健、体检知识,其中普遍对于人工流产的保健以及体检项目的了解较少。健康技能方面,普遍对应急避险、突发情况的急救处理、运动损伤的处理、避孕措施方面关注度较高,传染病的防治及合理用药方面关注度较低。健康行为方面,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合理饮食、体育锻炼行为、患病遵医嘱治疗、居住环境改善、睡眠、时间管理、抽烟、酗酒、手机依赖行为、压力和焦虑、定期体检行为。经统计,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在及格和中等等级的人数占比最多,不及格的人数占比最少,可见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男女生健康素养得分的情况对比
由表2可知,男女生在健康素养方面的情况基本一致,無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无论男女,都是及格和中等分数的比例较高,优秀和不及格分数的比例较低,良好分数的比例次之。男女进行比较可知,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的总分男生均略高于女生,而健康行为的总分女生略高于男生。健康知识方面,女生在网络成瘾、体检知识方面分数高于男生,其余知识女生得分均略低于男生。健康技能方面,男生的应急避险、急救技能、运动损伤处理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女生,女生对于网络诈骗和控制网络成瘾、传染病预防、生殖保健技能了解优于男生。健康行为方面,男生的分数总体低于女生,表现在抽烟、酗酒、熬夜、饮食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患病治疗积极性方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但在职业规划、人生目标、挫折和压力排解、规律运动方面女生得分低于男生,无论男女生主动体检行为和关注疾病预防得分均较低。由此可见,虽然体育专业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实际生活中未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体育专业学生需要加强对体检的重视程度和传染病预防行为的干预,其中女生更需要加强心理干预和体力活动水平,男生更加需要注重不良行为习惯的戒除。
3 对策建议
3.1 做好顶层设计,创建社会健康环境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健康素养与体育领域的链接也愈发密切。高等教育时期是学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是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健康促进学校(health-promoting school, HPS)旨在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能够为教学、学习、工作提供更佳的保障[4]。WHO于2021年先后发布《WHO 关于学校健康服务指南》《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指南》《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全球标准和指标》[5],指南强调了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指导原则和8个战略标准。我国需借鉴国外的经验,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政策内容的完整性与细节性是利益相关者理解、认同和实施政策的标杆。2022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中阐述依据基础条件、学校治理能力、教育教学、健康促进等4个板块明确健康学校建设基本条件以及7项目标任务,但未对中小学和高校进行细节区分。目前健康素养参考性文件为2015年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尚未更新版本,高校指导文件也是依据201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调研发现,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也缺乏健康教育内容的量化评价标准,都是以运动技能的考核作为主,健康素养未纳入考核内容,建议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医疗部门联合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健康服务指南以及完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细则。同时完善健康数字化监测、评估的机制,及时更新数据,打通行业壁垒,通过多部门的协同合作获取全全面数据,比如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促进健康[6]。通过体教医社四者联动对接,多方位落实学校-家庭-医院-社会四级协同促进学生健康长效机制[7]。
3.2 强化中流砥柱,精准治理学校健康促进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构建健康中国的既定基石,完善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健康素养教育体系亦是大势所趋。高校要完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坚持将“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融入教育实践,将学校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学校的健康教育可从课程设置、健康服务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升。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部分学校已经开设口腔卫生教育、生殖保健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身体活动类课程、健康营养等相关课程、健康技能培训课程等,但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开课率较低,建议加强此类课程的研发和实践。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教育学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打破原有的理论教学模式,着重学生健康技能的培养,增加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众的健康情况,撰写调研论文并制定健康方案。教学设计上要结合热点实事,筛选科学典型的案例形成案例库,创立师生共建“健康教育”抖音宣传平台,学生在平台上制作原创科普短视频,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角色从原本的“知识接收者”变成“知识传播者”,让学生不仅掌握健康的知识,也要获得改变自身与他人健康的能力。除了健康教育学课程,在日常的各类体育教学中,均需融入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将健康理念与体育训练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科学训练水平的同时改变学生人生态度、弘扬正确价值观。其次学校健康服务方面,内容需包括师生营养和饮食指导、健康监测和干预、疾病防控、安全应急、急救培训、情感心理疏导等。具体实施需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储备健康教育师资人才,采用专、兼、聘的方式整合学校校医院人员与外校教师资源,建立兼具健康知识和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8]。建议体育教师每年免费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获得继续教学培训的学时和证书。第二,学校各院系之间联合实施健康促进工作,比如定期举办传染病等应对预防措施的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工作站,校医院负责师生的安全急救技能培训等。第三,促进学校健康环境建设和资金投入,加强营养健康督查,完善食堂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餐厅营养搭配及食品安全有保障[9]。第四,加强学校健康信息系统建设,监测学校健康情况并进行调查追踪,动态调整健康促进服务方式,形成科学的运动处方库,监测结果可以用于校医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之一或者作为加分项目,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强化学校健康促进的效果[10]。
3.3 完善底層构建,提高学生数字健康素养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介和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数字健康素养也应运而生。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更新传播迅速广泛,学生与社会的链接多半取决于网络信息,有效获取并能甄别信息的科学性的能力即为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可以从获得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三个维度来评价。在高校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和研究部分的社会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对健康相关内容的调研和科普知识的写作,开启主动思考及归纳总结。比如四川省职能部门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打造健康环境、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包括“三减三健”健康讲座、培训社区健康指导员、举办职业人群健走大奖赛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上海《徐汇健康报》特地设置“健康小记者”科普专栏,由学校健康教育的教师为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等,定期拟定健康教育主题并撰写科普文章,其中优秀作品会在班级、校刊、健康报等平台进行展示,这一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是社会传媒平台联合学校进行健康教育传播的一则成功案例 [11]。全方位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健康教育,创新体育信息化“智慧系统”模块,设计开发全国通用的校园“健康素养测评”平台,实现信息化健康素养知识的智能化、实时化测评和碎片化学习,进行健康数据信息化管理和后续的追踪服务,最终目的是“共建共享”、“简易高效”、“应用广泛”。参考美国学校开发的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能够对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细节的分析,完善课程设置和改革教学,因地制宜的发挥数字媒介、互联网“润物细无声”的健康教育作用。
4 结语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健康知识总体得分率最高,健康行为次之,健康技能相对得分率最低。学生普遍对体检相关知识、疾病预防方面关注度较低,这与大众观念里体育和医学明显割裂的共识息息相关。需建立健多部门联合健康教育机制,合力打破理论幻想和实践间的壁垒,在建设健康促进学校的同时加大对“体教医融合”理念的融合,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以及创新信息化“智慧系统”模块,设计开发全国通用的校园“健康素养测评”平台,实现信息化健康素养知识的数字化、虚拟化和碎片化学习,多面治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卜彦丽,王建民.“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1(02):86-90.
[2]张绍兴.大学生健康素养、生活习惯方式与健康水平关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8(03):69-74.
[3]傅华,史慧静.学生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School Health Initiatives:Achieving Health and Education Outcomes: Report of a meeting,Bangkok,Thailand,23-25 November 2015 [R].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7.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aking Every School a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Global Standards and Indicators [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6]张萌,邱卓英,蔡赓,等.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健康促进学校的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1): 111-118.
[7]叶绿,王斌.健康服务视域下健康促进学校及身体活动监测与评估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12):1400-1407.
[8]沈友青,徐祥峰,代会莹.国外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的实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1):3769-3772.
[9]陈济丽,朱丽燕,于洁,等.日本营养教师制度对中国推进学校营养及健康教育的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11):1610-1613.
[10]吕书红.国内外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08):744-746+750.
[11]崔子禕,吴佳倩,柳怡章,等.学校健康教育实践案例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2,17(05):54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