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娟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種常见的发生于结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包括感染、免疫病变及外界刺激。其中,感染性结膜炎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引发,有极强的传染力。在急性期,感染性结膜炎患者需要在家隔离休息和治疗,避免到公共场所和游泳池,以免引起群发性感染事件。
结膜炎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
结膜炎的发病率会因疾病原因、年龄和季节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病毒性结膜炎的发病率最高,可能在任何年龄阶段中出现;细菌性结膜炎以儿童患者居多,约占 50%~75%,且以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发生率较高;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特点是有季节性,以花粉飘扬的春季多见。
结膜炎有哪些类型
病因分类
(1)感染性结膜炎:这是结膜炎最常见的类型,又细分为病毒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大多数成人结膜炎是由于病毒感染,而儿童更容易发生细菌性结膜炎。
(2)免疫性结膜炎:主要是过敏性结膜炎,又称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3)继发性结膜炎:多由角膜、巩膜、眼睑、泪器、鼻腔等组织发生炎症蔓延至结膜所致。
(4)其他类型结膜炎:包括因化学作用或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的结膜炎、全身疾病有关的结膜炎等。
发病快慢分类
主要是针对细菌性结膜炎的发病快慢进行分类。
(1)超急性结膜炎:发病时间在24 h内。通常与淋病奈瑟球菌有关,发作突然,发展迅速,容易引发角膜穿孔。
(2)急性或亚急性结膜炎:发病过程在20 d以内。急性结膜炎有自愈能力,预后良好。
(3)慢性结膜炎:整体病程超过3周。慢性结膜炎无法自愈,治疗也相对棘手,容易留下后遗症。
感染性结膜炎的传播途径
感染性结膜炎有较强的传染性,一般是接触传播 ,即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再接触到被感染者的眼睛而发病,可感染单眼或双眼。这种接触传播最常见的方式是用不干净的手接触眼睛,还有共用毛巾、眼部化妆品,游泳接触脏水等。
结膜炎的病因
(1)过敏因素:一些人属于过敏体质,可能接触到花粉、灰尘、动物皮毛等,眼睛出现红肿、瘙痒、疼痛。治疗过敏性慢性结膜炎的最有效措施是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和环境,同时可采取冷敷和滴眼药水的方式缓解肿胀和止痒。
(2)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差、吸入烟尘、眼镜安装不适,以及接触刺激性气体,都有可能导致结膜发生炎症。为预防环境因素引发的结膜炎,要注意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如果感到眼睛干燥,可使用人工泪液滋润。
(3)病毒、细菌感染:平时做好眼部卫生,不共用毛巾,避免用脏手擦拭眼睛。一旦发生感染,要遵医嘱使用眼药水。
结膜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对于感染性结膜炎,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使用时需遵医嘱按时滴用,确保药物作用时间。对于过敏性结膜炎,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滴眼液。
(2)冲洗治疗:在结膜炎急性期,分泌物较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以清除结膜囊内的分泌物。冲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角膜上皮和结膜。
(3)局部冷敷:冷敷能减轻眼部充血和疼痛,促进炎症消退。可用凉毛巾或冰袋敷于患眼,每次10~15 min,每日2~3次。
结膜炎的护理
(1)保持眼部清洁:及时清除眼部分泌物,避免用脏手或脏物擦拭眼睛。洗脸用具要定期煮沸消毒,以预防反复感染。
(2)避免遮盖患眼:遮盖患眼可导致分泌物不易排出,集存于结膜囊内;且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使结膜炎加剧。
(3)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以免加重病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西瓜、梨等,有助于眼部恢复。
(4)避免过度用眼: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防止眼疲劳。在恢复期间,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或化眼妆,以免加重病情。
(5)定期复查: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结膜炎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是预防结膜炎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眼睛前后,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避免随意用手擦揉眼睛和面部,可使用温和型的湿纸巾擦拭;毛巾及手帕等密切接触眼部的用品要避免与他人共同使用,且要养成经常清洗消毒的良好卫生习惯。
(2)避免共用化妆品:避免与他人共用化妆品,尤其是眼部化妆品,如眼线笔、睫毛膏等,以防细菌传播。
(3)合理饮食:充足的营养是保护视力的必备条件。可有意识摄入富含维生素 A 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等,可增强眼睛的免疫力,防止感染。此外,平时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眼睛的湿润和排除有害物质。
(4)避免眼疲劳:避免过度用眼,特别注意不能长时间看智能手机、电视和电脑等。在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充足的光线,以减轻眼睛的疲劳。建议每用眼1 h就朝窗外远眺,使眼睛得到休息。
(5)避免与结膜炎患者密切接触:由于感染性结膜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故身边有被确诊的患者时,要注意与之保持安全的距离。在患者未痊愈期间,严格防止密切接触,必要时可对其实施单独隔离处理。
(6)避免共用可能接触眼部的药物:多人共用眼药水,可能会通过手部接触药水瓶盖等途径,导致结膜炎的发生。
(7)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在结膜炎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以防交叉感染。
(8)佩戴保护眼镜:对于工作环境较差的从业者,如多风或存在尘烟、有害化学物质等,工作时应佩戴保护眼镜,以防有害物质对结膜产生不良刺激。
(9)定期检查:定期到眼科门诊做眼部检查,有助于随时了解结膜及眼部组织状况,可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炎症感染等不良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