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教室高质量运作与管理的路径探索

2024-05-13 07:09赵敏于玉东
留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特需康复训练教室

赵敏 于玉东

融合教育是世界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让每一名农村残疾學生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融合教育发展最为迫切的期盼。资源教室作为推动融合教育的载体,使得融合教育的开展成为可见、可行、可评价的工作。

增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普通学校创办融合教育班,建立配套的资源教室,接纳特殊需要儿童入校接受融合教育;根据特需儿童分布,合理布局资源教室,在政策、资金方面向农村融合学校倾斜;建立专项资金跟踪机制和相关目标管理制度,加强督导、督查,做到资源教室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资源教室要建立健全康复训练设备使用登记等相关规章制度。特殊需要儿童康复训练应纳入课表,规范开展康复活动;融合教育学校要拓展特需学生在资源教室康复训练的时间,多样化设计使用资源教室的形式;所有活动和设备使用要有记录,以便通过对记录的统计来观察学生康复情况,从而为学生康复提供科学依据,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改进提供佐证数据。

资源教室配备的专业器材要体现多样化。在购置资源教室设备之前,要有针对性地对融合学校的特需学生进行调研,除了购置满足一般康复需要的感统设备外,也要增加针对孤独症的沟通训练系统、学习障碍认知系统、结构化教学专业设备等更为精准的专业化康复设备。

要将资源教室建设成为资源教师和家长的培训基地。资源教室有非常专业的书籍,加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专业化培训,能为普教教师、资源教师和家长的成长提供专业帮助。农村的融合学校对县级特教学校和资源中心的依赖度比较高,所以我们要注重将“输血”变“造血”,利用资源教室带动、培养更多有专业素养的资源教师。

资源教室的环境布置要安全、温馨,要适宜特需儿童学习、康复。资源教室特定的环境,温暖、接纳、包容的氛围,会令特需学生和家长感到安全和放松,就像有了自己的“家”,能够有效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提高其对康复活动和教学的配合度。

建立资源教室使用情况评估机制。通过评估,能非常直观地检测融合学校的工作开展情况,也能为上级教育机构对该校的监督提供依据。对资源教室的评估可以从管理制度、师资配备、经费保障、使用情况及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过程可以采用课堂观摩、座谈、听取汇报的形式进行。一个学校的融合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完全可以通过该校的资源教室用不用、用得好不好来了解。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装备“十四五”规划课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专题“资源教室培智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编号JYZB2203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特需康复训练教室
“313”教室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患者眼中的“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