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探究

2024-05-12 22:08刘宏泉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3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刘宏泉

摘要:在我国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在各行各业当中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为了有效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其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工作,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具体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合理优化管理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文章针对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展开分析,介绍了具体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探讨了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具体的运用路径,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运用路径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需要注重与时俱进,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全面创新优化,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在新的发展时期,各类企业需要积极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束缚,促使人才梯队的发展与之实现有效匹配,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束缚正是各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为促进人力资源优化改革,全面凸显绩效管理的重要价值。

一、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一)管理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管理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有效创新人力资源应用,使相关管理理论得到进一步创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尤其要对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加大重视,以实现规范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把学习个人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企业组织理论的创新

当前企业组织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学习型组织理论,要实现扁平化组织层次、系统化开放、顾问式组织发展,这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需要。以全面学习为基础,以结构关系的调整为基础,在工作伙伴关系方面能够保证有效优化个人关系并趋向发展。更完善的发展模式需要在学习型组织中形成,共同发展的愿景也需要明确。全面强化群体学习,充分运用系统思维,以此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需要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各个环节都需要集中力量进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一是员工培训活动和职业发展计划需要得到全面优化,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工作重点。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亟待在培训内容层面进行设计。保证培训体系可以趋向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地满足多层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需要。企业应该在培训渠道层面建立一支能够培养出更多多元化员工的内训师队伍。另外,目前薪酬福利已经不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手段,而依据的是薪酬成本的快速增加和人力成本控制的需求。目前需要完善培训体系,明确职业规划,以企业发展现状为依据。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数字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创新

(一)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点,也是很多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员工科学制定绩效目标,并全面评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做好具体的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绩效。企业在实际改革绩效管理工作时,需要把各种要素集中在一起,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得到全面整合。首先,要判断员工的绩效动态特征和多重因素,所以需要HR对员工进行多维度的考核,这样考核的全面性才能凸显出来。其次,需要在关键性绩效指标中判断与考核对象相对应的责任考核指标,明确界定关键性绩效指标。这样能便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项职责权限合理划分,各个领导部门能全面掌握下层级各部门业绩指标,防止出现隐瞒情况。

(二)人员培训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培训是重要工作内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在员工培训工作创新中需要做好各项工作。从主体对象的培养层面来看,由一线员工向多功能员工延伸的传统主管阶层的员工逐渐向多阶层员工发展,培训活动的覆盖面由此得以凸显。从发展目标层面,更加注重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主要是加强工作能力。在培训方式上,由传统授课方式逐步向互动式、交流式授课方式转变。从培训模式的层面,从传统的授课教师一句话讲逐步到互动沟通的授课模式上来。从培训模式上看,从从未设置过的专职培训讲师到外聘讲师和内训助教相互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训效果的提升也是由此而来的。在培训中,通过内训助教,使教职员工之间的有效交流得到有效加强,从而为建设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有效支持,使培训的效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三)激励方法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有效地调动员工参与各项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各项活动高效开展,以全面调动员工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各种福利制度的发放、津贴的补充及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来判断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个体化发展差异。做好多样化的激励管理工作,把发展事业作为职工需求较高的重要激励因素。以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员工为目标,着眼于每个员工的实际发展现状,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与企业并驾齐驱。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要把员工的个人修养与其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从个人学习、发展全局中集中精力。

三、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性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其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这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以此来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应对,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性不断增强,市场则是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为了使企业在管理决策的制定上更加周全,通过合理地利用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获取,并深入分析和有效利用相关数据。因此,为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了解其使用情况,企业需要合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从而对企业的绩效、流量、培训及招聘等所有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此外,数字化技术应用后,不仅可以提高招聘效率,还可以提高员工培训质量,进一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使企业具备远程培训和在线招聘等相关功能。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字技术,逐步由过去的手工操作向自动化管理转变,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率,使其管理方式得到有效转变。企业需要合理构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效,以更好地执行企业绩效考核、薪酬待遇、档案管理等不同工作内容。与此同时,企业应采用数字技术,确保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有效实现远程面试与在线培训等,这样可以使企业的人才招聘和培训成本得到降低,并有效提升招聘与培训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果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得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开展能够得到有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能够加快,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降低沟通成本,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效能。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准确性

进一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通过数字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精准性。具体地说,既可以实时更新数据,又可以有效统计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应用。对于企业而言,其需要合理构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针对员工有效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在深入分析相关数据后,对员工的个体差异性加以明确,为其指导具体的发展方向,这样可以使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得到保证。除了这些,企业还应该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全面的人才需求分析,明确市场发展现状,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制定招聘方案时更科学、更精准。而且,在数字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后,还能让企业有效地获得员工的意见,并展开分析,使HR管理工作得到合理优化,使管理的精确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四、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调配不合理

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而言,保证在合适的岗位上能够安排人才,从而使其个人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就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企业角度来说,在实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人才和岗位之间的适配性可以充分展现出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在當前阶段,部分企业往往更加重视资源形式,在人才调配方面不够灵活,这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在对人才进行招聘时,企业的招聘人数以及岗位发布都有着明确标准,在实际招聘时需要按照具体要求实施。从实际情况来说,一些应聘人员对企业当中的某些岗位十分适合,因此在招聘时会结合岗位适配性作出合理调整。但部分企业在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时,由于未深入分析内部岗位结构,进而导致其在设置不同岗位的员工数量时存在误差,导致企业未能合理进行岗位调配或者分配。

(二)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绩效考核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具体考核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标准化与量化倾向,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更为重视,虽然可以确保考核工作开展,并使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得到保证,但对员工个性化特征存在忽视,没有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具有的多元化价值。在实际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时,一些企业所制定的考核目标,容易忽视职工自身的社会属性,这与我国人才培养与发展思想相违背。除此之外,企业自身的绩效考核在制定标准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差异性,导致考核内容的确定上缺乏针对性,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执行效果产生影响。

(三)缺乏健全的奖励机制

部分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还相对落后,因此在人才薪资待遇方面不够优厚,降低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常会针对员工开展培训活动,以此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但由于培训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所设置的培训课程过于程序化,进而未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实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激励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企业的奖励机制还不够健全,进而无法有效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上薪资待遇上未能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而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这给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虽然建立起激励机制,但由于无法保证公平性,进而降低了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

五、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用路径探析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

数字经济时代,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发展新时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才流动的速度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快,这就造成了企业在市场交易中所面临的成本增加,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因素。因此,企业与员工在新经济时期逐渐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以劳务合同为纽带,以心理合同为纽带,这一现状促使HR将顾客化的人才产品和各项服务提供给广大员工。此外,在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全面向着全球化、知识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挑战中的很多都是围绕着HR管理展开的。另外,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全面贯彻人性化管理的新规范,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因为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事报酬制度很难得到保障。

(二)运用柔性管理方式

在数字经济、信息化发展时代,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在实际获取时还不够完全,而且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新的时期,刚性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具体的管理需求,在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时代,人力资源信息的获取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和不彻底性特征。在实际采用弹性管理模式时,需要全面加强信息的运用,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可以充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为员工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保障,根据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则所采用的非强制性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完成相关工作行为。在开发功能时对柔性管理进行应用,做好针对性教育、多方位沟通、协调激励等工作,都必须重视员工自身的发展潜力。柔性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直接与间接的合作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加以重视。这样就能有效促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主动沟通,实现各种思路的传播和问题的有效传播和方便快捷。此外,还可以综合建立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企业宣传、舆论监督、多方动员等多种方式。

(三)强化绩效管理

首先,要确定考核的主要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多方位重点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考核。在绩效考核、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方面注重对员工工作能力的判断。涉及职工自身的知识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体到工作人员自身。在工作态度考核阶段,我们需要把纪律观念、责任意识、积极向上的态度等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来抓,在日常工作中对广大职工提出要求。从员工角度来说,需要客观评价各项要素,包括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数量,并要明确具体的工作时间,这样可以使员工的工作绩效得到全面考核。其次,在具体管理人力资源时,需要科学制定考核标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原则开展考核工作,以避免标准原则的种种僵化。此外,在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制定上也应予以规范,主要涉及行为规范、履职情况规范、任职资格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在绩效考评的全面实施过程中,需要以上级领导考评、基层员工考评、同事考评、自我考评为重点,对选取对应的考评人员进行规范化考评。在注重经常性检查、项目评比、制作记录、多种渠道获取各类考核参考信息等方面,全面突出考核的公平性,也要多渠道收集各类考核信息,增强考核信息的准确性。

(四)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评价

当前全面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需要找寻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对战略实施中的各项问题集中整合。制定针对性措施对各项问题进行控制,集中清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项障碍,便于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在人力资源战略中需要基于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以此来实现资源战略的正确评价,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五)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企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合理规范评价机制。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使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完善,需要对绩效评价机制加以健全。在实际管理人力资源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制定评价标准,以此来有效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使具体的评价流程能够得到优化,确保客观、公平地开展评价工作。除此之外,在考评机制的建立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员工的业务特点,做到考评机制规范化,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进一步保证绩效考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其次,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客观评价。企业需要科学制定相关标准,对具体的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规定,使评价过程具体化,确保其在客观评价绩效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评价指标上来看,其具体包括员工自我学习能力、工作质量和效率等。在具体开展评价工作时,需要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并将评价结果有效反馈,使员工能够对自身不足加以明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六)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其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企业经营期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建设企业文化,并有效契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有效发挥出员工价值。与此同时,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时,相关企业可以采用座谈会、交流会等不同方式,向企业员工充分宣传相关的模范人物以及先进事迹,为员工有效树立榜样。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对相关的文艺节目进行举办,有效激励员工,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工作当中,使员工在工作中的疲劳感与紧张感得到有效缓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就要全面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创新相关管理理论,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以此来实现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企业需要以提升绩效管理成效、注重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的有效结合为目的,对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进行判断,全面突出人才发展战略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申祥琨.數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23,638(10):91-93.

[2]黎钰珍.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J].大武汉,2023,12(06):179-181.

[3]周建峰.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探索[J].中国煤炭工业,2020,14(12):68-69.

[4]宋海燕.“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区域治理,2021,6(46):35-37.

[5]杨欣.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32(21):156-159.

[6]邓丽娇.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23,11(07):121-124.

[7]崔琳琳.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人力资源开发,2023,17(18):88-90.

[8]荣娜.云计算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42(05):111-113.

[9]王海义.浅谈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3,19(33):130-132.

[10]高利宏.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商人,2023,14(12):164-165.

(作者单位:栖霞市城市运行中心)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