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R技术的红色文化在设计类专业课程教育中的实践

2024-05-12 14:02刘亚平赵勇龚霞
中关村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地考察红色思政

刘亚平 赵勇 龚霞

一、引言

将红色文化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例如將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与VR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综合认知。

历史与文学的结合:通过将历史与文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意义。例如,在VR场景中,可以让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的路线,同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岩》等,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艺术与美学的结合:通过将艺术与美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VR场景中,可以让学生欣赏红色文化相关的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科技与工程的结合:VR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科技和工程成果,通过将科技与工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现VR技术在红色文化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例如,在VR场景中,可以让学生了解VR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VR场景,从而深入了解VR技术的应用和实现。

二、课程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亲自参观和观察红色文化相关场所、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并记录下学生在这些场所中的参观行为、情感体验和认知变化。通过实地观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与红色文化的互动与感知。

问卷调查:设计并分发问卷调查给参与课程的学生,以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和VR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看法、态度和学习效果。问卷可以包括选择题、量表评价和开放性问题,以全面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访谈:选择一部分参与课程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课程的体验、学习成果以及对VR技术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感受。访谈可以采取半结构化或开放式形式,以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教学记录分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表现、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通过分析这些记录,可以评估学生对红色文化和VR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学习成果评估:设计评估工具,包括知识测试、项目作品评价等,来评估学生在课程中所获得的红色文化知识和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情况。这些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判断课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VR技术应用:描述如何利用VR技术来呈现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并介绍选用的VR设备、软件平台或开发工具。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例如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等。确立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指导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内容选择:根据课程目标,选择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和内容,例如中国革命史、共产主义理论、英雄人物等。将这些内容分解成适合VR技术展示的小模块,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和探索。

VR技术应用:确定如何利用VR技术来呈现和体验红色文化内容。可以通过虚拟场景重建、互动体验、多媒体资料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教学方法:结合VR技术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例如,使用探索式学习法让学生主动探索虚拟场景,开展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创造VR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资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VR设备、软件平台、教学材料、红色文化相关资料等。确保这些资源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以便顺利进行课程实施。

教师角色:确定教师在课程中的角色和职责。教师应充当引导者、促进者和评估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在实施课程时,要注意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每个环节和模块能够有机地衔接。灵活调整课程进度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同时,积极与学校教务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团队合作,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随着5G的普及和应用,VR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课堂中融入的红色故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VR红色纪念馆”和“国家虚拟现实平台”等资源,结合VR身临其境地体验革命事迹,立体直观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VR技术在高校专业领域应用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四、应用VR技术的红色文化展厅设计实践

在进行基于VR技术的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研究实践中,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红色革命历史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地的参观和体验。他们能够步入历史的实景,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导师作为解说员,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解读和指导,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直观、深入地理解。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红色文化活动、观摩红色主题演讲等方式,与红色文化零距离接触,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和精神的认识。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能够在情感上与红色文化产生共鸣,增强其思政教育的效果。

随后,针对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感受、认知和观点,可以开展系统的案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在实地体验中的反应和思考,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体会。这些案例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为后续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除此之外,结合VR技术,还可以将实地考察的场景和经历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再现。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在校园中就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无需远行即可体验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意义。这种虚拟现实的体验方式,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中来,也为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的全面推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因此,实地考察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意义,增强其思政教育的效果。同时,结合VR技术,还能够将实地考察的经验和教育效果传递给更多的学生,扩大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例如可以到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和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实地考察的形式,让红色教育更加具体深刻。

虚拟展厅的空间设计方案通过多維度和数字化的方法进行创新设计,除静态展品,还利用VR技术展示一些立体的场景,比如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等,让参观者以全新的方式感受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将红色文化展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VR技术呈现出来。例如,可以将历史照片、手稿、实物复制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让参观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展品的细节,并且方便保存和传播。即利用3D建模和渲染技术,将红色展品以及相关历史场景进行虚拟展示。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看、旋转和放大展品,细致观察展品的细节,包括历史照片、文件资料等。

设计一个入口和接待区域,让参观者能够方便地进入展厅,并且进行简单的登记和介绍。可以加入一些红色元素,如红旗、红星等,来凸显展厅的主题;展厅主题区域,将其分为不同的主题,例如革命起源、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每个区域都可以设置一个主题标志或者特殊装饰,来突出该区域的主题;在展品陈列区,在各个主题区域中,可以设置展柜和展板,展示历史照片、手稿、实物复制品等展品。可以根据展品的特点和数量,选择不同的展柜和展板类型,如立柜、悬挂式展板、落地式展板等;跨时空体验区,利用VR技术,可以让参观者仿佛穿越到革命年代,体验那个特殊时期的环境和场景,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如图1、图2所示。

图1 展厅中心

图2 走道效果图

五、总结

课程实践的成果,包括学生表现、学习效果、教学经验等,并展望未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利用VR技术探索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

历史教育: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政治教育:利用VR场景模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体制、政治制度和政策法规,提高政治素养。

文化教育:VR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文化体验,例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心理健康教育:VR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促进心理健康。

创新创业教育:利用VR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模拟商业环境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VR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一些领域,例如语言学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等,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同时,通过不断完善VR技术和评估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思政教育中的效果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基金项目:2022年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课程思政视域下琼崖红色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NSK(ZC)22-217);2023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南高校红色文化实践创作平台建设——以新时代红色基因研学设计中心为例”[项目编号:Hnjgzc2023-27]。)

猜你喜欢
实地考察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萧梅老师实地考察相关论文综述
追忆红色浪漫
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和对策解析——基于井冈山市的实地考察
Foreign Experts on Sightseeing Tour around Zhe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