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探析

2024-05-12 08:09连冬花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问题导向三位一体

摘    要: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以问题为导向就是抓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优势,但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以及培养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弱化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因此,各高校需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才为主体、导师为主导、学校为统领的三位一体培育模式,以此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改革,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综合创新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向;拔尖创新人才;三位一体;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43-04

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引领国家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对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加快实现民族自立自强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强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认识问题的科学性、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正成为深化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趋势。本文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立足点,在分析人才培养过程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探寻构建基于问题导向的“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一、以问题为导向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优势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出的。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把“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学界目前虽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已形成共识的是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他们敢于创造、勇于创新,具有突出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能力, 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与领军者。

以问题为导向就是以矛盾为抓手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斷推向前进。”[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培养其具有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抓住了培养问题的“牛鼻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具有多维性,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问题而言,有根本与非根本之分,有表象和深层之别,有紧要程度和实践差异的不同,需要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精准施策,这恰恰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以问题为引领,从纷繁复杂的问题中发现本质问题、关键问题,以问题的发现为起点、以问题的解决为终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发现问题的敏锐性。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首先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问题的敏锐性,而敏锐性的养成则需要好奇心。好奇心是个体在认知世界过程中表现的对未知事物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机,是推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燃料器,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重要标志。好奇心表现的是对世界及人自身为什么如此的惊异之心,是强烈问题意识所驱动的探究之心,是捕获科学问题的敏锐之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的好奇心,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发现问题敏锐性的内在优势。

以问题为导向,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认识问题的科学性。问题是启动人们认知活动的动力源,没有问题意识,人类的创新活动就可能成为多余。认识问题的科学性是指主体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属性,正确反映问题本身。“问题相对于已知和未知,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已知状态与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矛盾的主观反映”[3]。以问题为中介,搭建已知和未知的桥梁,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二者的关系,就成为提出新思想,形成新理论,找到新路径的必由之路。科学史上大量的科学理论都在证明着一个事实: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往往是走进科学新视野、发现科学新奥秘的钥匙。由问题主导的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认识目标的不确定性,以问题目标的最终实现引领着认识过程的科学性。

以问题为导向,增强拔尖创新人才解决问题的自觉性。科学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科研工作者以诸如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历史担当等作为展开持续研究的精神动力。对此,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有些人尽管天资卓绝,但因缺少社会责任感,难以担当国家和社会的大任,因而不能成为理想的拔尖人才。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虽不能保证研究者在面对困难时能有持续奋进的自觉性,但与其他的培养模式相比,因为是出于对问题的好奇,故能够在更深的程度上增强研究者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二、以问题为导向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自主培养人才方面,我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肩负着比过去更为重要和艰巨的历史使命。如何在现有的培育模式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症结,已经成为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改的重要环节。

江南大学是由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机械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食品机械、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位,在国内轻工机械、包装工程等领域享有很高的行业知名度,是国内该领域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目前已经拥有机械工程一级硕士点和博士点,包装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和包装工程入选首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名单。机械学院深知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背景下,其在探索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械行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中所担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此,学院建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生命健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有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平台等优质教学资源,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和首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并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学院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培养理念:创新人格塑造理念的普遍缺失

创新人格是吉尔福特在1950年首次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高创造性个体在创造性行为中表现出的品质类型。如个体具有的好奇心、开放心态、勇于挑战和冒险、独立自信等特质,属于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创新人格对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驱动和调控作用,可以预测一个人在相关领域所能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在目前高校的研究生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研究生创造性人格塑造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模糊性。高校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监督,各二级学院则是方案的具体执行者。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在提出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注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但缺乏明确培养要求,在塑造创造人格培养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二级学院自然也不会将与此相关的内容置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其次,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自发性。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而人格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所以创新人格不是一种本能特质,而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塑造的结果。研究生导师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潜意识地喜欢和引导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但大部分导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对优秀研究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最后,研究生學习过程的非主动性。主动性是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是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参与导师课题,撰写研究论文虽然是研究生的必要功课,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保证毕业的过程而非塑造自身创新人格的过程。研究生在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和进行的相关实验过程中明显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模式:“母鸡带娃型”主导下的“雁阵型”匮乏

“母鸡带娃型”模式是指由导师主导下的学术团队的人才培养特征,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团队成员几乎以分散自主状态跟随导师从事科学研究,除导师外,团队成员中缺乏或是没有明确的能够引领研究方向的拔尖者。该模式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而拔尖创新人才的拔尖特性,决定了培养模式需建构为一个“雁阵型”模式,即以注重选拔头雁来培养拔尖人才。头雁在性格上具有学术研究的好奇心和责任心,在实践行动上具有团队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既可以助力导师、激励团队完成科研任务,又可以锻炼自身,塑造创新人格。很多学术团队也有导师根据学生能力确定的得力助手,但这些助手大多有头雁之名却无头雁之实,且具有不确定性。因为他们的任务不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而是在传达导师要求,组织师门成员从事科学实验等,在科学研究方面基本没有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也没有产生雁群效应。

(三)培养体系:学科、学位、专业的非一体化衔接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决定了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水平,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拔尖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将学科优势、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当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学科、学位点、专业衔接不够、相互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科建设对学位点、专业建设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不足,学科、学位点、专业三者资源投入分散、共享度低,科研平台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贡献度低等问题,制约着高校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4]。与此同时,研究生导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封闭,学院的学科优势、科研资源基本局限于相关学术团队内部,即有的培养体系在学科、学位、专业之间还未达到实质上的一体化,难以鼓励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边缘学科等的综合问题研究,这时,以问题为核心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就显得困难重重了。

(四)培养管理:教育管理的协同育人能力薄弱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校为人才培养工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三全育人”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是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相协同的过程。以科研问题为中心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一直是高校努力的方向,但由于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管理方式的差异性,高校与其他单位建立的协同育人机制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以协同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还有待深化。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面对全球科技变革深入演进的时代浪潮,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作出的战略指引。

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即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有模式成就的基础上,可应用系统思维,构建以问题为核心,人才为主体,导师为主导,学校(学院)为统领的三位一体培育模式,以此深化创新人才培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以人才为主体,塑造具有提出问题能力的创新人才

无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真问题、大问题,都隐藏在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需要必要的条件和能力。亚里士多德曾对古希腊为什么能够在哲学(包含科学)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做过思考,他认为哲学家(或科学家)具有的惊异、闲暇、自由特质是其重要原因。因为惊异提出了问题,闲暇创造了思考空间,自由成就了灵感。而今,这些特质依旧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首先,要培养人才对科研问题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头。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说:“基于好奇心,寻求对世界、对物质的起源和架构的了解,是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的核心特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意义上以知识学习和考核为主要内容与以研究生毕业论文为核定目标的教学方法,营造好奇心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学习氛围并进行学术引导,通过组织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交流、社会实践等具体措施,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重视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责任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科学技术作为强大的生产力,使得科技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拔尖创新人才因其卓越的科技成就,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显著而深刻的。无论在哪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对拥有大量资源的拔尖创新人才而言,培养其承担社会责任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需要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知行合一、德才兼修”的培养方向,以为学和为人统一为目标,在科研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塑造学生的学术精神和学术诚信,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又能规范其学术伦理道德,为拔尖创新人才未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奠定综合能力。

最后,要注重人才自我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培育创造力的有机土壤。马克思指出:“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的时间。”[5]在闲暇状态中,心灵的自由会激发人对问题大胆、冒险、跳跃式的新奇想法,这就是创造性活动。因此,无论是导师还是学院,都需要给学生留出空闲时间,引导学生将空闲时间转化为闲暇时间,鼓励其进行大胆独立而自由的思考。

(二)以导师为主导,培养具有认识和解决问题

能力的创新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顶端,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核心环节。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路人,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的认知程度和担当精神,从根本上关乎着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

首先,以理性的自觉发现学术团队中潜在的“头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导师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在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中,导师按照自身认可的标准,以学术眼光在不同层面选择潜在的“头雁”,目标是将其培养成为团队科研的“领头雁”。

其次,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德智双提升。从事科学研究,既需要广阔的知识视野,也需要崇高的科学精神。导师围绕着学生本身的研究能力和性格特质等,一方面可要求“头雁”对学术前沿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探索,按照一学期一次或多次的频率在团队中展开讨论,在导师指导下引领团队展开分析研究;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主要是鼓励学生在课题申请、团队建设等方面表现出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在遇到问题或难题时要具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坚持的耐力。

最后,鼓励引导学生在闲暇时间自由思考。在摆脱了必要的文献查找、实验室实验和各种论文、报告写作以及各种杂事后,导师引导学生学会给自己留出闲暇时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学习状态,让自己在学术思考、知识获取上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在已有知识和学术兴趣之间来回穿越,以破圈之力激发灵感,以灵感触发学术问题和学术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创造力。

(三)以协同育人为引领,强化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是具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综合性人才,需进行多维度的协同培养。协同育人是大科学时代造就科学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6]以协同育人增强创新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突破学院团队之间的相对封闭性,构建学科群专业交叉的协同育人模式。在管理层面,应鼓励引导学科群内部不同团队之间进行协同育人,将不同团队的专业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通过学术活动在学科群内进行知识的创新、传授、传播和传承,师生在学科群内进行互动式学术探究,取长补短、开拓进取,共同培育创新人才的综合研究能力。

其次,發挥校内学科优势,打造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的协同育人团队。以问题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要求多方联动、协同管理。学校应在多学科间联合制定学科融合创新制度,通过政策倾斜或经费奖励等自主性政策措施,打通校内优势学科的融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确保具体实施学院之间建立有效的优势学科育人团队。

最后,利用校外实践优势资源,搭建多中心实践创新的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社会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发现问题,更需要其能够解决问题。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优势,以问题为核心拓展育人空间,搭建与政府、行业产业和用户等多元主体的跨界整合育人机制,把握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协同创新发展为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四、结论

基于问题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教师、学校为要素,整合各类资源,以拔尖创新人才特性为理论指导,构建一个帮助学生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动态开放系统,进一步深化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9.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320.

[3]  魏发辰.关于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兼与林定夷先生商榷,哲学研究[J],1989(12).

[4]  郝芳.坚持三个融合 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N].光明日报,2020-09-29(1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0.

[6]  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2023[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23:254.

[责任编辑  姜    雯]

收稿日期:2023-09-08

作者简介:连冬花,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社会支撑系统研究”(18BKS085);江南大学项目“基于科教融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路径研究”(YJSJGYB22_011)

猜你喜欢
拔尖创新人才问题导向三位一体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论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