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高校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环境素养。高校各专业须在师生对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认同、发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的渗透式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各专业与环境意识教育的关联性课程设置、师生进行跨学科的环境知识学习和交流、跨学科环境议题的项目设计、利用数字资源增加环境相关议题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推进课程融合,实现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28-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以及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明确了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需要社会各个系统基于自身的资源和条件践行生态节约观,同时要求系统内成员以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高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组织成员之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1]。通过倡导环境意识教育,发挥高校在绿色发展方式转型中的教育作用,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高校专业课程与环境
意识教育密切关联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感受、经验、情感,主要指人们“意识到”并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准备,相似的概念还有环境素养、环境关心等[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一些研究者对环境意识(素养)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环境意识应该包括对环境的感知、了解环境问题、关心环境、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能够分析和评价环境问题信息、参与各阶层工作解决环境问题等特征[3]。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的公民,使其具有合理使用环境资源的素养,生成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在已有研究中,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显著,环境意识能够预测环境行为并直接影响环境行为,对群体的环境意识教育能够影响环境行为的发生[4]。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是生发环境行为的重要前提,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应具备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所涉及的环境素养,并有意识地贯彻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践行绿色发展观,进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质量。高校通过开展通识课程、环境教育活动、环境教育讲座等形式,促使大学生获得环境认知和技能,提高大学生对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感知,提升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但目前仍存在着多数高校环境意识教育程度较低,环境教育形式单一和内容缺乏层次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的环境认知偏差、环境关心程度不足等问题出现[5]。因此,高校须加深环境教育程度,丰富环境教育形式,增加环境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实际上,环境教育是一个关涉多学科的教育过程,高校可以在多学科语境下丰富环境教育形式,增加环境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不仅与环境学相关学科的专业能够教授学生环境相关知识,各个学科专业都能够结合专业特色在环境教育中发挥作用,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中。这是环境的渗透式教育,是环境素养提升的重要出路之一,这也是美、英、德等国家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6]。高校专业课程作为环境意识启蒙和提升的载体,具有更为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通过专业课程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的累积效应,影响大学生在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与此相关的环境认识、环境感知、环境问题的处理技能等,在专业领域内思考环境保护的议题,对未来从事该领域的生产以及选取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这样一来,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就成为当前专业课程的一个发展内容和方向,也是融合课程思政的体现,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强化融合环境意识教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方向,既发展专业课程的纵深度,也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水平,促使其生发环境保护行为。
二、高校专业融合环境意识教育的课程建设逻辑
高校文理工各個学科专业体系内的课程众多,课程所涉内容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并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为前提结合环境议题进行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教育融合基础。再加上当前中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对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使得专业必然要融合环境意识教育,以促使大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对环境意识进行深刻反思,因而,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的建设逻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高校各个学科的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需要明确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师生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理念是专业教育与环境教育融合的方向指引,只有认同这一价值理念,转变过去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态度,才能促使师生形成深刻的价值共识,主动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内化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习中。在过去的生态价值观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人类豁免主义”,或可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想法,即总是认为人类具有文化的特性,具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逃避自然法则的惩罚,没有把人类放到生态系统正确的位置中,造成了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后果。专业课程融入环境意识教育需要师生对此种不受自然限制的“人类例外”的观念和价值观进行自省,明确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非生态系统的主宰者的认识。部分师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不明确,在看待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植物、动物等成员时,存在着“不平等”的观念,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影响了我们推进“和谐共生”理念下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只有在意识上具有对人和环境和谐共生的根本认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培育具有环境素养公民的目标。
(二)提升学生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所必需资料的谋得方式,是在生态系统中现有各种物质资料储备的前提下开展的方式选择。生产方式的选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粗放型生产方式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耗竭等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社会转型中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带来农药超标、基因技术滥用等不可预知的环境风险,这都促使政府和社會必须寻找能够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减少环境风险,认识生产方式中的环境问题并将之转变成绿色发展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需要结合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增加未来学生在专业领域选择或升级绿色生产方式方面的认知。因此,发展方式的绿色改革不仅仅是实际生产者需要关注和实践的问题,未来的生产参与者——大学生也需要对此有所感知。尤其是当前社会对“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少不了对生产领域中的碳交易、碳税、碳排放、碳中和等概念的应用和理解,以及对生产中的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的产业布局的认识。结合这些内容联系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予以说明和分析,寻找防治污染的技术和经验分享,为学生未来选择与升级绿色环保生产方式提供了可能。
(三)助力学生将环境意识内化为行动
生活方式主要是人们选择“怎样生活”的问题,是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的方式,简单说来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乐”领域的活动方式。“衣食住行乐”领域的方式选择关系到生产、生活以及自然资源被如何利用的过程,因此生活方式的选择必须是理智的,是能够在认识到当前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环境问题与风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适当消费自然资源的过程。当前,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为构建生态社会提供了方向,但大学生对具有“亲环境”倾向的生活方式的意识和行为认识不足是当前存在的显著问题。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嵌入“衣食住行乐”领域对环境有利和有害影响的知识点,结合学生自身生活中的碳足迹,在生活方式上认识和反思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在衣着上更倡导选择自然材料的服饰,在饮食方面抵制吃对环境有益的动植物,在住方面采用更为环保的家居材料,在行方面依靠更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等,专业课程的设计要使学生弄清为什么选择以及选择各种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使其在选择上更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意识。通过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进行生活方式及相关方面的学习,提升大学生对专业与生活关联性的认识,强化对选择减少环境污染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在绿色生活方式选择上的诸多可能。
三、高校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的实践方式
从内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发展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课程建设逻辑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应采取专业与环境意识教育关联性课程设置、跨学科的环境知识学习和交流、跨学科环境议题的项目设计以及利用数字资源等方式开展高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
(一)专业知识与环境意识教育的关联性课程设置
当前,专业课程更重视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如对概念、理论、公式、方法、模型、设计等知识点的系统讲授,更强调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而专业课程单一性的设置影响了融合环境意识教育的目标,缺少把二者进行关联的课程设置过程,继而影响师生在专业方面环境素养的提升。为了达到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目的,在明确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要强化这些知识点与环境的关联性,并以整体化思维进行专业课程设置。这一过程可以由专业任课教师发起并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由学生在生产和生活中分享观察与体验的生产方式和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经验,以交互学习式的教育思路,使师生在环境意识教育过程中获得更深入的环境问题思考。比如“喝茶对我们的环境影响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环境议题,包括茶生产链、包装、运输、消费等过程对环境的影响[7]。在工业化背景下,日常生活中那些较小的技术如洗涤剂的使用对环境污染的程度等,这些问题可以联系多个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在明确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开展环境意识教育。
(二)专业师生进行跨学科的环境知识学习和交流
不同学科的教师因专业知识有限和日常环境相关知识储备不足,需要通过跨学科交流促进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可以通过了解社会学、生态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内涉及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拓展环境教育的相关思路。这种专业融合环境意识教育的思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学校有意识地举办相应环境认识层面的交流,增加师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以获得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更深层次的“想象力”,为专业课程融入环境意识增色。如社会学专业的教师在讲授环境社会学课程时,讨论涉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议题,可以通过查找建筑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建筑学中建筑设计应协调地方自然环境、延续历史环境、营造人文环境,或是观照心理环境等方面的认知[8],增加课程中此议题对环境意识的考量,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跨度,促使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反思。
(三)跨学科环境议题的项目设计
多样化的教育途径能够提高环境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其中跨学科环境议题的项目设计是一种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在校级项目申报中增加专门的环境议题,鼓励多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可以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增加跨学科的环境相关的项目设计,以此增加学校师生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度。这些环境议题的项目是跨学科之间的综合性研究,不同学科的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和沟通,设计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中涉及环境议题的项目,以此展开对该项目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进而获得对环境问题的深层认识,以此提升实践层面的意识和能力。如城市社区更新背景下社区建设中的环境议题,可以通过社会学、社会工作、绘画、建筑学、音乐、环境等专业的共同参与,打造依托多学科多专业、符合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环境服务和环境艺术,进而实现提升环境意识教育的目的。
(四)利用数字资源增加环境相关议题分析和讨论
数字时代的信息资源丰富,各种新闻、出版物和电影都有涉及环境议题的内容,专业师生可以利用各种环境相关的数字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结合专业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对其中的环境议题进行分析。对环境时事新闻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沙尘暴和雾霾频繁发生、水域抗生素超标、核废水倾倒等都蕴含着影响环境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对电影中的环境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如对《流浪地球》《机器人总动员》《阿凡达》等影片中地球生态灾难、自然资源的争夺、机器人使用的相关影响等方面进行发散式思考,使学生具有专业课与环境之间关联的想象力。尤其是涉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体验的环境议题,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角度,使学生形成对数字资源中环境议题的反思,形成思维惯性,提高学生对环境的意识和感知。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投入更多关注、引起重视的领域。高校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的渗透式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更为多元的学科研究基础、多样的数字化教育手段以及多层次的环境治理方式,为高校的环境意识渗透式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当前国家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提倡的绿色发展角度出发,结合专业课程的知识特征,促进大学生综合性理解环境和人和谐的关系,选择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当前高校专业建设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 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2] 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 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4).
[4] 钟毅平,谭千保,张英.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3).
[5] 刘敏,周琪.基于实证的高校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2(2).
[6] 何丹,陈珂,石小亮,等.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渗透教学模式研究——以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7] 何吉杭,戴建靖,吴秋萍,等.茶产业链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23(2).
[8] 许凤杰,刘冠.20世纪80年代建筑中的环境意识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3(3).
[责任编辑 包玉红]
收稿日期:2023-06-04
作者简介:窦影,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