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光 章胜勇 罗峰
摘 要:推进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对强化课程思政实效和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开展相关评价的研究正当其时。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价值塑造,评价其是否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隐性与形成的长期性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带来诸多困难。评价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需要多个评价主体以多种方式从多个维度开展,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建议从评价思政元素的挖掘精准度和融入度、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学生言行的契合度等方面来纾解困境。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困境;纾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07-03
近年来,课程思政受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很多高校尚处于探索融入路径、推广实施的实践阶段,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因此评价课程思政的成效为时尚早。然而,教学评价对监控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从理论层面探讨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原则、测评方法和工具等正当其时。为此,笔者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思政一线教学管理经验,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内涵入手,探讨课程思政的特点,分析课程思政评价所遇到的困境,并提出纾解路径建议,期冀能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一、文献回顾
课程思政已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越来越多的学者围绕课程思政开展研究,内容覆盖面广,成果较丰硕。早期研究主要偏重于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功能,探讨如何与思政课程、其他专业课程构建大思政体系,实现协同育人、同向同行。高德毅较早提出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从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等不同类别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建设重点出发,建构“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1-2]。史巍认为,要抓住澄清认识、系统整合、双向渗透等关键点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3]。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学者开始聚焦于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义、实现路径等[4-5],并从教育实践视角总结出各学科、各教育类型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6-7]。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关注到课程思政的评价,普遍认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尚无定论,还未能设计出一套广泛认可、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8],这已经成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主要障碍之一[9]。学者多从评价原则、方法、工具等方面展开深度剖析。在评价原则方面,要为了、基于、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值”,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10]。在评价方法上,问卷调查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问卷调查+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较为常见[11]。评价工具上,多采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柯氏四级评估模型、CIPP模型等[12-14]。不同学者对课程思政评价对象、内容的理解不同,在评价课程思政效果时,其关注重点和评价体系(指标)有较大差异。陆道坤认为,评价课程思政应以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评价为圆心,渐次扩展到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课程群评价,并且评价主体和指标应有所区别[10]。徐妍艳构建了包含教学团队、教学管理、教学特色、教学研究等指标的测评指标体系,测量学校或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后的真实效果,并对5个专业进行了实证研究[15]。杨玉浩使用“大学生专业精神”的概念构建了“两阶段六维度”的专业精神动态测评模型。从现有文献来看,课程思政的评价多是顺势评价,主要关注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投入程度、教学管理情况、评价流程的问题,或不健全过于宏观,或片面有失合理性[16]。而作为最大受益主体的学生,其培养效果在评价中未得到充分体现。鉴于此,笔者尝试挖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内涵与逻辑,以专业为单位探究评价育人效果所面临的困境与纾解路径,从而为评价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内涵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在充分尊重各专业课程的内在结构体系和内在知识逻辑的基础之上,尽可能挖掘和提炼其蕴含的价值基因、文化价值和科学精神等,通过元素融合、隐形渗透等方式有机融入教学,潜移默化地浸润教化,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相统一。从功能角度讲,课程思政给专业课程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内涵,给专业知识和技能叠加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等。
在评价课程思政效果时,应把握好以下三对关系。一是学生精神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课程思政重在促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向真善美发展,它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增值的过程。评价应综合体现“过程性”“增量性”和“综合性”特征,关注学生纵向的自我发展过程,不应唯结果、唯“存量”。二是学生“知”与“行”的关系。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過程中,结合专业的逻辑特点,通过感染、暗示、模仿、依从、认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然而,看到并非学到、听到并非悟到、知道并非做到,可以通过测试、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思想元素的知识点,但了解学生真正的情感、态度、价值倾向还比较困难,要通过长期跟踪观察才能掌握学生是否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三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素养关系。它是“成人与成才”“育人与育才”关系的具体化,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相统一。课程思政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质、时代精神,强化学生的专业志趣和科学精神,使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
三、评价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困境
在评价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时,各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困难,突出表现为测量什么、如何测、测得准不准等问题。
(一)课程(因素)育人效果难以划分
课程思政不是重新开设一门课程或一项活动,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统筹协调各方育人主体、各类育人资源才能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所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易区别是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单一努力的结果。再者,学生态度、价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更不能说是哪门课程所塑造的。因此,在评价育人效果时,课程思政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供了何种帮助、如何实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等方面是见仁见智的。
(二)评价结果的信度效度受到质疑
思政效果直接表现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发展与变化。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隐性和模糊性,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过程的长期性,恰恰与评价本身“准确测量、直观呈现”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某一时点评价学生的态度、情感时,学生的表达是否真实,与平时行为表现是否一致,是否受到环境、压力、同学关系影响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三)效果评价标准见仁见智
各个专业都有独特的学科逻辑和知识逻辑,每门课程在专业中都有各自的定位和价值,它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内容和数量也大不相同,思政元素挖掘程度不一。当前,课程思政主要关注思政元素的挖掘,较少研究各类课程和科目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没有区分课程类型、课程特色、學生学段特点等。虽有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和标准评价某个(类)课程思政的成效,但在统一评价标准方面无从谈起。
四、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的困境纾解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各环节、各方面、各课程相互“叠加”的结果,评价应该围绕设定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多个评价主体参与,以多种方式、多个维度开展评价,尽力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任课教师从专业的角度观察学生对人文意蕴、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等的理解;辅导员从日常言行中观察学生精神成长和价值塑造;学生从课堂教学、实践实习、学习生活中体悟个人成长和收获。鉴于思政的内隐性,评价应多以描述性、形成性、过程性为主。对于效果评价的困境,笔者建议从四个路径予以纾解。
(一)评价思政元素挖掘的精准度
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数量和内容不同,不宜“应挖尽挖”“如数尽讲”,宜精不宜多,要有所侧重。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找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最佳结合点,以有机互融和无缝对接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同时,要避免一些思政内容在不同课堂被反复提及,而另一些内容却无人提及。因此,各专业从学科高度确立每门课程思政内容的定位和任务,明确各课程思政间的相对边界,构建分类、分科、分课、分层、分学段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系统、精炼、一致、连贯的课程思政元素分布图,达到“逻辑关系保持一致、知识体系配合补充、理论层级衔接递进、价值引领效应凸显”的专业与思政和谐统一。在思政元素挖掘精准度方面,可以依据课程思政元素分布图来评价,尤其是从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考量。一是从广度上看,是否覆盖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要体现出学生对个体精神成长的追求,也要体现国家主流价值观对个人价值的要求。二是从深度上看,结合点是否“深入”“深刻”[17],应充分结合专业知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洞察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从实践中寻找解决思想困惑的方法,在专业知识的诠释中展现学术理论与意识形态的完整统一。
(二)评价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度
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符合学情和学习习惯。课堂教学应能调动学生主动性,最大程度让学生融入和互动,发挥课程思政在启迪思想和价值引领作用。在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时,要水乳交融地有机融入,把握“时、度、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专业课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在适当的时间,以合适的形式和方法把适量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内容、课堂教学中。因此,评价育人效果时,要评价其教学融入的“适时适量”,学生可从自身角度评价是否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否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
(三)评价课程思政的学生满意度
课程思政满意度,借鉴顾客满意度的概念,是指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中学生对自己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和专业伦理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所产生愉悦感的程度,是衡量授课之前的期望与实际授课感受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评价课程思政满意度从课程思政的课堂满意度和专业认同感两个维度展开。课程思政的课堂满意度指学生对课堂上所表现出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课堂管理、学习氛围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整体满意程度。在这一维度中,默认为课堂已开展思政方面的教学,只是因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原因,学生可能没有明显感知。专业认同感指大学生对自己所在专业的认可和接纳程度,主要包括对专业的自豪感、社会价值、职业伦理、职业前景等方面的评价[16]。这个维度在一定程度可以测量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育上的深化和拓展,强调主流价值在专业上的呈现,展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效果。
(四)评价学生言行的契合度
课程思政的核心,不仅在于把理想信念、道德情怀、人文精神、科学价值等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更要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养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态度观点和价值行为都能反映出其内在思想和价值观发展程度,因此,在评价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时,有必要观察学生的言行是否一致,是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将学生言行的契合度分为两个维度,即学生言行一致性、言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这个评价指标要求把学工战线纳入评价主体,他们是大学校园中对学生思想状态、言行举止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学生成长档案法、关键事件法等,对学生言行、思想表现进行及时、持续、完整的记录并形成纸质文档存储,便于评价之用。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价值塑造,是否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隐性与形成的长期性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带来了诸多困难。评价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需要多个评价主体以多种方式从多维度开展,尽力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可以从思政元素挖掘的精准度和融入度、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学生言行的契合度等方面来纾解困境。笔者仅从育人效果的视角对课程思政评价提出一些粗略设想,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如评价指标操作化问题、各评价主体的权重问题、评价(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3] 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018(4).
[4] 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
[5] 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
[6] 赵静利.外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1).
[7] 单子丹,曾艳红,王焱.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双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2).
[8] 成桂英,王继平.教师“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的原则和关注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9(1).
[9] 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7).
[10]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 2021(3).
[11] 李缘媛,赵亮,陈佳欣,等.医药卫生领域课程思政教学 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21(6).
[12] 苏小菱,洪昀.基于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课程思政有效 性评价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
[13] 苏伯文,赵树平,胡其亮.基于柯氏模型的高校线上教学 效果评价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1(3).
[14] 许祥云,王佳佳.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 建——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框架[J].高校教育管 理,2022(1).
[15] 徐妍艳.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测评指标体系实证研 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12).
[16] 楊玉浩.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型初构[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22(1).
[17] 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 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收稿日期:2023-06-01
作者简介:康国光,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21179);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耕读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内在联系机理研究”(202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