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 要:传统专业学院模式下学生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容易出现学科视野狭窄、缺乏综合能力、学科壁垒较高等问题。为保障教学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探索“学院+书院”模式,通过建立“教”与“学”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双院协同”管理体系,多举措全方位调动专业学院、教师及学生三方积极性,以期拓宽专业、强化基础,培养适应新业态模式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关键词:双院制;“教”与“学”联动质量保障;新生适应性教育;“双院协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3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提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要求,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随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现代大学书院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管理新模式,逐渐成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成立北航学院推行书院制,融合了东西方教育优良传统,学院通过“第一课堂”,培养学生专业能力[3],通过导师制、一站式社区等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北航学院通过积极探索“书院+学院”模式实施本科生培养,以期拓宽专业、强化基础,培养适应新业态模式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一、“双院制”培养存在的挑战
自2005年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拉开了我国现代“书院制”探索的序幕,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立书院600多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一次提出“要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2]。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在近20年的探索过程中,解决了学生单一学科专业培养的问题,但也为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双院协同”。陈晓斌认为,书院与学院难以协同育人的原因主要为书院、学院育人理念不一致,书院、学院职责边界不清晰,导师制实效性低,学生对书院、学院归属感低[4]。李会春认为,书院与学院在功能和定位上并未作出恰当分割,导致在课程安排、活动组织、学生认同感等多方面存在张力,协调双院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二者在功能和定位上进一步明确[5]。刘学燕认为,双院协同壁垒存在的原因是权利和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育人目标、理念存在的分歧[6]。可以看出,双院协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育人理念和功能定位划分不清晰。
二、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不足
现代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保障制度起源于美国,强调分权和多样化。随后欧盟基于其自身组织结构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质量保障体系。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可追溯到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教学质量评价,随后从2003年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开始,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改进教育督导方式方法”。
钟秉林等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范式在普及化阶段应有的转变进行了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