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江南杭村夺炮始末

2024-05-12 11:34许国
党史纵览 2024年4期
关键词:营长大炮步兵

许国

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展厅内,陈列着一门日式“九二步兵炮”,这门炮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上个世纪新四军江南杭村抗战夺炮的故事。

“九二步兵炮”是日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研发、装备于侵华日军的一种武器。它轻便,易于携带;高度低,易于隐藏;灵活应用射角,用途广,仰角80度可作重型迫击炮,平射可打土木、一般砖石工事,曲射可作榴弹炮、迫击炮用;威力大、杀伤力强,是战场上的重武器。

1943年底,新四军经过艰苦作战,在安徽的郎溪、广德,浙江的长兴等地创建了新的游击根据地。

1944年春,日军调集了大批兵力对新开辟不久的郎广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了20多天的反复“扫荡”,抢粮拉夫,烧杀淫掳,无恶不作,老百姓恨之入骨!面对日伪军的暴行,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四十八团的指战员们按捺不住心头怒火,个个摩拳擦掌,等待时机,要给来犯之敌以迎头重击。

机会终于来了!

3月29日上午9时许,驻扎在广德门口塘流洞桥据点的日军南浦旅团小林中队100余名日军和一个300多人的伪军大队,带着由几匹战马牵引的一门崭新的“九二步兵炮”,经千口、寒冬岭、水东岕,窜至广德杭村一带“扫荡”。

新四军侦察员发现此情况,立即向驻扎在浙江长兴温塘的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四十八团的团长刘别生报告。刘别生随即将此情况报告给旅长王必成。十六旅决定利用有利地形打个伏击战,命令四十八团立即出击。刘别生当机立断展开部署,遂命令在杭村附近山里集训的一营营长曾旦生和教导员江淦衡迅速率部占领杭村东南的木鱼山高地,准备从侧翼打击敌人;命令三营营长徐超和教导员郑大方迅速率部猛插占领杭村西南的慈姑山高地,届时从正面攻击,同时截断敌人的退路;命令二营营长黄祖煌和教导员杨焕章带领部队去杭村东北的广宜大路西侧埋伏,防止敌人北逃,并负责堵截溧阳、宜兴两个方向的可援之敌。

大战在即,当地群众在广德县抗日民主政府的组织下,紧急动员起来,组建起100多人的担架队,积极做好战后救护服务准备工作。很快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着敌人钻进伏击圈了。

驻扎在长兴仰峰岕的王必成和刘别生赶到广德杭村,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下午1时,三营指战员们赶到慈姑山高地刚埋伏好不久,数百名日伪军正沿着慈姑山下的大路,稀稀拉拉地往南走。走在前面的那些伪军,正得意洋洋,枪上还挂着抢来的鸡鸭财物,几个日军头目骑着高头大马。此时,三营营长徐超率领九连静静地埋伏在慈姑山的树林里,教导员郑大方率七连埋伏在离大路近的山沟里。一营指导员们则埋伏在木鱼山高地。当大部分敌人走进我军的埋伏圈时,只听徐超一声令下“打”!顿时,步枪、机枪一起开火,日伪军猝不及防,被打得哇哇乱叫。同时,教导员郑大方率七连沿山沟正面向敌人展开冲杀。日军军官见队伍被前后夹击,便慌慌张张跳下马来,组织反抗,企图抢占山头,但被我军击退。

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之时,四十八团副团长饶惠谭带领机炮连小炮排的战士,携2门迫击炮、6发炮弹从长兴温塘赶来参战。日伪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四处逃窜。这时,在三营阵地督战的王必成举起望远镜观察敌人。突然,他把望远镜递给小炮排排长戴文辉,说:“你来看看。”戴文辉接过望远镜一看,激动地大叫:“大炮,大炮!”王必成兴奋地说:“我叫你来,就是要你用小炮打掉他们的大炮。只准你打3发炮弹,有把握吗?”原来,缴获来的迫击炮没有瞄准器,打炮完全凭经验目测定位。戴文辉充满信心地回答道:“有把握!”随着王必成的一声令下,戴文辉第一发炮弹立即在敌人“九二步兵炮”附近爆炸。紧接着又打出第二发炮弹,就直接落在敌人拉炮的几匹大洋马中间。王必成见状连喊:“打得好!打得好!”原来敌人的大炮是用两匹洋马拉的,还有几匹马驮着炮弹。这发炮弹虽然没有击中敌人的大炮,却击中了旁边的几匹战马,战马要么被打死,要么受惊后狂蹦乱跳。遭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敌人顿时慌了手脚,似没头苍蝇,四处逃窜。

王必成密切观察敌情,见全面进攻的时候到了,当即命令部队全力冲锋。刹那间,嘹亮的冲锋号声、猛烈的枪炮声和战士的喊杀声震天动地,我军从两边的山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敌人。徐超率领九连从慈姑山高地往下压,郑大方率领七连像一把尖刀,沿山沟刺向敌人。团长刘别生指挥一营,从木鱼山高地冲杀下去,配合三营夹击敌人。敌人被打得七零八落,那门“九二步兵炮”早已陷在田埂小路的沟边,动弹不得。教导员郑大方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冲在最前面,他挥着驳壳枪高呼:“为人民立功,冲啊!”连续击毙数名敌人后,冲入敌阵,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惊恐万状的日伪军被打得人仰马翻、弃枪乱窜。连他们的命根子“九二步兵炮”也顾不上了,慌慌张张地向门口塘方向逃命去了。

战斗仅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就大获全胜,歼灭日伪军70余人,俘虏20多人,缴获了敌人的战马和大量的枪支弹药。那门直射威力大的日式“九二步兵炮”和3发炮弹由一营一连二排指战员率先冲入阵地夺得,成了当时江南敌后轰动一时的战利品。当地群众编了一首歌谣赞颂这次战斗说:杭村战斗打得好,军民抗战逞英豪;鬼子丧命又丢炮,日寇从此威风扫。但是新四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三营教导员郑大方、九连连长李小毛、一营一连二排副排长王志祥等18名同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杭村战斗让新四军军威大振,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的抗日斗志。南京日军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得知南浦旅团小林中队“九二步兵炮”被新四军缴获的消息后,十分震怒,当天严令:立即加紧“扫荡”,不惜一切代价将大炮夺回来,并且要逐级追究责任。

第二天,日军就出动1000多人,加上伪军、特务、汉奸共4000多人,日军小林中队长被绳索捆绑,押在队伍前面带路,开始漫山遍野寻找新四军,扬言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大炮。

日军的报复行动早在王必成的预料之中。缴获大炮的当天,开完庆祝大会后,这门大炮就被转移到煤山地区去了。由于山路崎岖不平,大炮又很沉重,翻山越岭,两匹骡马拉得十分吃力,部队行动很缓慢。于是,旅、团首长当机立断,命令把大炮拆卸成几个部件,由机炮连分开运着走,在煤山一帶与日伪军捉了几天“迷藏”。可是,部队不能总是与日伪军兜圈子。王必成和政委江渭清商量后命令:只把大炮炮身和3发炮弹随身带走,其余部件全部就地掩埋。机炮连连长吴福庭、小炮排副排长王国富等人与四十八团新四军被服厂厂长吕道明,找到当地保长和地下党组织,订制了3只形似棺材的大木箱和一口棺材,将炮轮、炮架、炮栓、炮后座等一大堆零件分别装进木箱和棺材里,秘密运到茗峰的山顶,分散挖坑埋藏起来。被服厂的物资也同时分散埋藏。部队转移后,留下吕道明等少数几位新四军指战员化装成老百姓,暗中监视敌人行踪,成功地躲过了敌人的搜寻。

日军探知新四军没有将大炮带走,便猜想大炮被埋了起来。于是天天押着小林中队长在新四军所过之处,漫山遍野搜寻挖掘。丘陵地区,山多林密,尽管日军费尽心机,到处搜寻,处处开挖,也未见大炮的影子。日军仍不死心,又生一计,到处张贴布告悬赏,谁说出埋大炮的地方,就赏法币20万,并派人挑着钞票,每到一处,就把法币摊在桌子上,强行集合老百姓,妄图以钱收买人心。然而,面对知情者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日军的如意算盘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面对日军司令部要求夺回重炮的连环“夺命令”,南浦旅团的日军也是绞尽脑汁。南浦旅团长只好厚着脸皮给驻扎在长兴温塘的新四军写信哀求讨要大炮:“没有大炮的日子很不好过,请贵军把大炮还给我们,贵军需要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能办到,一切好商量。”并提出了交换条件。王必成看了信,对刘别生说:“我们就回他一封信,大炮在这里,他要就自己来拿,只要他有本事。”刘别生当即回信说:“你们有本事就来拿,我们还可以较量较量。”敌人软硬兼施,前后折腾了20多天,仍一无所获。虽然恼羞成怒,却也无可奈何,最后,烧了几座村庄,杀害了几名农会干部,并将丢炮的日军小林中队长押解苏州枪毙了事。从此,驻扎广德的日伪军再也不敢大摇大摆地走出据点,进行“扫荡”耍威风了。

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九二步兵炮”,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显神威、屡立战功,成为十六旅最威武的“炮兵功臣”。1944年8月23日,新四军十六旅发起长兴战役。23时,四十八团二营攻打长兴白阜埠,营长黄祖煌在集镇边乡公所捉到一个伪军排长,将其带到碉堡附近对伪军营长喊话,伪营长却拒不投降。此时,刘别生突然带着“九二步兵炮”出现,伪营长一见到大炮,立即大喊:“不要打!不要打!我们立即投降!”当夜攻克白阜埠、方山窑等12个据点、60多个碉堡。当日,在每个碉堡放一把火,火焰冲天。在攻打合溪据点时,4个碉堡已被火烧了3个,但最后一个碉堡里的伪军营长硬说:“新四军没有大炮,我们不投降!”刘别生听后,立即于第二天凌晨把大炮从白阜埠拉到合溪,送他一颗炮弹,把碉堡顶部打了个穿心过!那个伪军营长见势不妙,立马扯出白旗投降。此役全歼敌伪军4个营,迫使1个连伪军投诚,并缴获八二迫击炮2门、轻机枪11挺、长短枪340支,收复国土40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6萬余人。

全国解放后,这门日式“九二步兵炮”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见证。

(责任编辑:孔晓莉)

猜你喜欢
营长大炮步兵
以热血灌溉革命之花的“铁军”营长
小兵对抗“大炮”
草地
结 婚
声波大炮
烈马
九二式步兵炮传奇
“步兵”一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