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娄山关之战与遵义大捷

2024-05-12 05:49孟昭庚
党史纵览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革军委桐梓娄山关

孟昭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名篇《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雄关”指的是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所翻越的著名天险之一。长征途中,中央红军曾两次攻打娄山关、两次进占遵义城。1935年1月,红一军团二师六团首克遵义城、红四团首占娄山关,战事进行得很顺利。而到了2月,中央红军第二次攻打娄山关和遵义城时却经历了一场苦战。本文所介绍的便是红军二打娄山关和遵义城的故事。

1935年2月中旬,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先是西渡赤水(一渡),但在试图北渡金沙江时受阻,后又转而东渡赤水(二渡)重回黔北。红军回师黔北,既出乎蒋介石的预料,又击中了蒋介石的要害。当时,蒋介石认为,黔北穷困,难以久留,红军战略意图仍是东出湘西,与贺龙、萧克部会合。因此,他忙令贵州军阀王家烈亲率所部在綦江、桐梓一线堵截。由于黔军力量薄弱,蒋介石又令薛岳派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第一纵队所属韩汉英的第五十九师和唐云山的第九十三师由贵阳、清镇地域开往遵义,增援王家烈;同时,令周浑元部向遵义靠拢;命集结在川黔边的上官云相部驰援桐梓;令刘湘督促郭勋祺部对红军实行尾追进击,以迟滞红军的行动;严令何键注意黔东防务,以阻红军东移入湘。

蒋介石此番部署,就是妄图“一鼓荡平”中央红军,将“四窜之匪”在黔北一网打尽。

针对蒋介石的军事部署,毛泽东自有妙计在胸。2月20日,中央红军在太平渡和二郎滩渡过赤水后的当晚,中革军委就命令红一、三军团对桐梓县城发起攻击。

遵照命令,红一、三两个军团于22、23两日,日夜兼程向桐梓、遵义一线急速挺进。在王家烈兵力尚未部署就绪时,红一军团行动神速,于24日22时出敌不备地袭击桐梓。桐梓守敌只有两个连的兵力,一经与红军接触,旋即弃城西逃。黔北重镇桐梓再一次被红军占领。

毛泽东和中革军委对“会攻桐梓”可能出现的变化早有准备,曾指示红一、三军团:“如桐梓无敌,应乘虚占领娄山关”,切断遵、桐交通线,以便红军作战和转移。当时的《敌情通报》中指出,蒋军向遵义增援的命令刚下,贵阳离遵义160余公里,一昼夜无法赶到;红军主力已集中,而桐梓至娄山关仅一二十里,完全能占领娄山关并先敌赶到遵义。

在红一军团占领桐梓后,红三军团立即向娄山关疾进。当到达回龙场的时候,毛泽东赶来了,他号召红军官兵一鼓作气,消灭王家烈和周浑元的主力,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毛泽东说:敌人就像五个手指,咱们要一个一个把他们割掉。怎么割这些指头呢?现在的关键是一面“牵牛”,一面“宰猪”。“牵牛”就是派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往北,伪装成红军的主力,用打了就跑的办法去与川军兜圈子,给敌人造成中央红军主力还要北渡长江的错觉,至少要在桐梓以北把川军牵制3天以上。同时,红军主力南下去打遵义,大刀阔斧地去“宰”黔军这头“肥猪”。红军官兵们都被毛泽东的话逗乐了。

娄山关雄踞娄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440米,向北距桐梓县城15公里,南接遵义县境,是遵义的北大门,一孔之道,险峻异常。川黔公路盘旋其中,两侧群峰并立如剑、绝壁千仞。关口西侧是主峰,陡峭不可攀登;东侧山峰俨如巨锥,名叫点金山(又叫点灯山),是控制关口的制高点,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在中革军委攻击娄山关的作战命令发布后,敌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黔军师长柏辉章、旅长杜肇华部的4个团已先于中央红军开到了娄山关一带。突破娄山关的先机已失,只有趁敌立足未稳强行夺关了。

25日13时,红三军团十三团在向娄山关挺进时,在桐梓以南、娄山关以北的红花园与正向北推进的黔军第三旅六团遭遇,当即将其击溃。

六团是黔军主力部队。在旅长杜肇华的带领下,该团沿着原路退回娄山关后,即占据了入关隘口的两翼高地,第一营扼守右翼,一个连扼守左翼,置主力于点金山,并在山上构筑工事,用火力封锁山下公路,以阻止红十三团的正面进攻,并掩护其他两个营在关上修筑工事。为防备红军由右翼小箐经牛王屯抄袭板桥镇,前后夹击娄山关,敌师长柏辉章令旅长宋华轩率第十四团向关上右翼高地及牛王屯、小箐等地增援;令第十五团驻守板桥一线,策应关上,以防红军抄袭后路;令第六团“守卫娄山关3日”,以掩护中央军吴奇伟部过乌江。

25日夜,红军各参战部队都先后完成了作战准备。23时,中革军委下令,务必在敌人援军到来前拿下娄山关,并命令彭德怀统一指挥红一、三军团和干部团。26日拂晓,红十三团在团长彭雪枫的率领下,开始猛攻娄山关之主要制高点——点金山。

彭雪枫决定派三营先把左侧的一个高地拿下来,然后掩护一营攻击点金山。三营刚开始攻击,就遭到了黔军第六团杨国舟营的火力拦截。黔军居高临下,用机枪封锁了通向关口的公路,据险扼守,给进攻的红军造成严重杀伤。于是,三营派出了一个连,迂回到黔军阵地的侧翼,利用黎明之前的夜幕和漫天的云雾作掩护,突然发起冲锋,以猛烈的攻势冲入敌阵。黔军两面遭袭,最终无力支持,开始向点金山撤退。三营占领了可控制娄山关关口的左侧高地,为一营攻击点金山建立了一个有利的出击点。

随后,一营的进攻开始了。在点金山上据守的是黔军第十团,他们凭借着险峻的地形和构筑好的坚固工事拼命抵抗,同时也得到了身后黔军炮火的支援。一营分为两个梯队向山顶轮番冲击,均未能奏效。

16时,彭德怀亲临红十三团的阵地,命令在天黑之前务必要拿下娄山关关口。眼看天就要黑了,彭雪枫焦急万分,他对连长们说,如果最重要的制高点点金山拿不下來,中央红军全面突破娄山关就等于是一句空话,咱们红十三团决不能给红三军团、给军团首长丢脸。

随即,彭雪枫命令一营组织突击队,不惜一切攻下点金山。一营将突击任务分派给三连。三连连长领到任务,大吼一声:“跟我上!”全连官兵吼成一条腔,跟着连长,冒着弹雨在陡峭的山崖上往上攀登。一排的3名战士充当了开路前锋,他们用嘴叼着匕首,背着枪和手榴弹,双手扒着绝壁的缝隙一点点地向山顶靠近。在他们翻上山顶的那一瞬间,黔军向他们蜂拥而来。3个红军战士猛地投出了几颗手榴弹,手榴弹的硝烟还没散尽,3把尖刀寒光凛冽地向敌人突刺过去……前沿的黔军向后退缩,但是整整一个营的黔军又反击上来。三连连长大喊:“咱们没有退路!往前冲啊!”这时候,一营一连、二连和重机枪连恰好也翻上了山顶,4个连的火力向黔军猛烈射击,黔军顶不住了,被赶下了山顶,点金山主峰终被红军占领了。但是,红军立足未稳,黔军第十团在旅长宋华轩的督战下,再次向山顶反扑过来。彭德怀见状,立即命令谢嵩、钟赤兵率红十二团快速登山,接替伤亡惨重、已难以支撑的红十三团坚守点金山主峰,将红十三团撤下来休整。与此同时,红一团(缺一个营)也攻占了娄山关东侧的石炭关。

26日上午,黔军用2个团的兵力,先后组织了3次反扑,均被红军打退。接着,红军组织火力掩护,又连续攻占了十几个山头,将敌防线全部击破。张宗逊和黄克诚率红十团乘势由左侧迂回攻击黑神庙,邓国清和张爱萍也乘势率红十一团迂回板桥断敌退路。在红一军团迂回部队的配合下,红十团、红十一团先后拿下了黑神庙、板桥等地,红十三团休整后侧击黔军右翼。黔军眼看就要被包饺子了,战意顿消,纷纷夺路逃窜,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红军一举攻克了娄山关,完全控制了娄山关至板桥一线,遵义城已无险可依。

从娄山关败退下来的黔军连夜逃到高坪附近,迎头遇到了王家烈率领部队来增援娄山关和黑神庙。当听说娄山关已经失守、红军追过来的时候,王家烈大惊失色,立即率部缩回遵义城。

2月26日20时,中革军委以朱德的名义发出了“关于我军乘胜夺取遵义致红一、三军团”电:黔军约6个团已被红军击溃,目前遵义城内空虚,薛岳的中央军27日前无法到达遵义。因此中央红军各军团须“乘溃敌喘息未定跟踪直下遵义”。

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红三军团于27日凌晨发布了攻打遵义的作战命令:十团、十一团向遵义新城、老城攻击;十三团阻击懒板凳方向的来敌。同时,红一军团也发布了作战命令。两个军团作战区域的划分是:以遵义城北的公路为界,路东为红一军团作战区域,路西(含公路)为红三军团作战区域。

当红军兵锋迫近遵义城时,沮丧的王家烈心情极其复杂,他知道遵义城守不住了,就对那些恳求他坚守城池的豪绅大贾们说,你们还是各自逃命去吧!但是,当他收到薛岳关于中央军的两个师正在疾驰北进,顷刻就可以到达遵义的电报之后,心里又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于是他决定固守遵义城,等待中央军增援。

27日上午,红一军团开始攻击遵义新城,至19时,完全控制了遵义新城,残敌全部龟缩老城,企图固守待援。

红三军团进攻遵义老城的先头部队是红十一团,军团参谋长邓萍跟随先头团前进。27日中午时分,当他们飞奔到遵义城北公路边的董公寺、飞来石的时候,与赶来阻击的黔军遭遇。

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立即率领先头营向黔军发起了攻击。可是很快,攻击的红军就被黔军强大的火力所阻挡。红十一团又投入了两个营再次发动进攻,黔军不但没有动摇,阻击的火力反而更加猛烈了。由于后续部队还没有赶到,红十一团只能边打边撤。

红十一团刚撤出不远,军团主力就到了。红十一团立即与主力部队配合,向黔军阵地的两侧迂回。激战了一阵后,黔军旅长杜肇华和副旅长江荣华负伤。柏辉章发现黔军已经腹背受敌,便急忙下令全师撤回遵义老城内。红十一团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遵义老城城墙下的一片开阔地前。

这时,黔军第五团已经从鸭溪赶到遵义,黔军在湄潭的部队也在向遵义疾进,薛岳的中央军第九十三、五十九两个师距离遵义只有两天的路程了。因此,中革军委认为占领遵义的时机稍纵即逝,再度要求红一、三军团务必于当日拿下遵义城。

2月27日下午,久雨初晴,红日当空。红三军团所属部队分兵两路向遵义老城东、西两侧包抄。位于前沿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心急如焚,在安排部队休息之后,他带着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兰国清到遵义老城城墙下的一个隐蔽处观察敌情。邓萍建议先派一个营接近城墙,提前隐蔽起来,等主力到达发起总攻时,这个营可以首先冲上去。张爱萍随即向三营下达了潜伏命令,同时派出一个侦察排秘密控制要点。在继续观察的时候,城墙上的黔军发现了动静,便向这里打枪。兰国清建议换个地方,但邓萍认为这里视野开阔不肯移动。突然,邓萍的头颅被一颗子弹击中,身子一歪,倒在了张爱萍的肩膀上,当即牺牲。

这天夜里,红三军团向遵义老城发起了总攻。

彭德怀的命令是:“拿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

红十二团、红十三团的突击队成立了。几个突击队各带1挺轻机枪和2架云梯,突擊队员每人配发1支驳壳枪、1把马刀和5枚手榴弹。21时30分,突击队队员开始向遵义老城城墙靠近。28日零时30分,突击队队员悄悄地爬上了老城城墙,杀死了哨兵,在城墙上吹响了军号。山城遵义又一次在梦中惊醒,红军指战员们高喊着“为邓参谋长报仇”,更加勇敢地向城里猛冲。黔军没能组织起任何抵抗,便丢盔弃甲,从城南夺门而逃。

28日凌晨,红一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向中革军委报告:“遵义新老城于本28日晨完全占领。缴获正在清理中。”

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指挥员。彭德怀将他安葬在遵义城外山坡上的一棵沙棠树下。

王家烈出城逃跑的确切时间是27日15时,那时红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他的部队还在董公寺一带阻击红军,但是他内心已惶恐不安,便带着手枪队,顺着遵义至贵阳的公路往南跑去。28日上午9时左右,跑到忠庄铺的王家烈碰到了乘坐轿车而来的中央军第一纵队司令吴奇伟。吴奇伟没有责备王家烈,因为他知道要在贵州地面“剿”共,那还得依靠王家烈这条地头蛇。于是他好言劝慰王家烈,要王家烈率部和他一道回遵义。当王家烈向吴奇伟说他身边现在只有一个团的时候,从江西一路“追剿”红军到达黔北的吴奇伟胸有成竹地说:“我带的两个师大约还有一两个小时就到了,任务是反攻遵义。两个师加一个团的兵力对付朱毛足够了!”吴奇伟当即决定就在遵义以南找个地方迎击红军。在王家烈的指点下,吴奇伟让先行到达的韩汉英的第五十九师在老鸦山和红花岗一带布阵,他让王家烈的那个团守住川黔公路以东的几个高地,说是公路以西全归中央军了。

吴奇伟与王家烈见面后还不到2个小时,中央红军的攻击部队就到了。自长征以来,吴奇伟的部队一直追在中央红军身后,成为红军的大敌。如今,吴奇伟纵队的两个师孤军深入红军的眼前,这个战机是万分宝贵的。

遵照中革军委关于与吴奇伟部决战、消灭其全部的命令,彭德怀在和杨尚昆研究作出包抄、攻击吴奇伟纵队的部署后,便率部马不停蹄地向红花岗、老鸦山方向疾进。

林彪和聂荣臻也命令红一军团各部队在遵义东南修筑工事,等战斗打响之后,红一师包抄敌人后路,红二师准备追歼。

接近中午时分,国共两军相峙于遵义城南的红花岗和老鸦山。红花岗主峰海拔991米,地形险要,是扼守遵义的南大门。红十一团首先抢占了红花岗主峰,他们的任务就是死死地阻击,把敌人拖在这里。和“双枪兵”黔军不一样的是,国民党中央军的炮火十分密集,并且有飞机的支持。敌第五十九师的两个营在炮火的掩护下,反复向红十一团的阻击阵地冲锋,双方都出现很大的伤亡,尤其是中央军担任主攻的那两个营“官长伤亡殆尽”。

对红花岗主峰的进攻受阻之后,吴奇伟调整了作战方案,集中兵力向红十团防守的老鸦山阵地发动了进攻。参加进攻的不但有敌第五十九师,还有刚刚赶到的敌唐云山第九十三师。在炮火的轰击和飞机的轰炸下,老鸦山山头上的树木和野草都燃烧了起来。红十团的官兵连续几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是敌人的进攻规模越来越大,一部分敌人已经冲到了主峰上。急了眼的红十团团长张宗逊让政委黄克诚留在主阵地上,他自己则率领官兵发动了反冲锋。在小小的山头上,双方展开了空前残酷的肉搏战,场面异常惨烈。一次次的肉搏战一直持续到15时,张宗逊负伤倒下,参谋长钟伟剑牺牲,老鸦山阵地遂被国民党军占领。

这是一个危险的时刻,如果红军在遵义以南的阻击线被敌突破,不但红一军团向敌人两侧的迂回包围失去了掩护,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处境,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中央红军自突破娄山关以来的所有努力都将毁于一旦。

彭德怀上了最前线,亲自组织部队反攻老鸦山。红十一团三营的两次进攻都失败了。红十团的进攻同样受挫,九连在连长黄思沛和指导员丁三的率领下曾经冲上了主峰,但是遭遇到敌人猛烈的反击,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只能退了下来。

朱德也上来了。他在电话里对红十一团政治处主任王平说:“这是背水一战,如果失败,我们就得到乌江去喝水。”红十一团再次组织部队强攻,可在加强了一个连的兵力后,进攻依旧没有效果。

中革军委命令:干部团上!

土城战斗之后,干部团再次出现在战场最危急的时刻。

干部团由北向南投入正面进攻,红十一团从左侧助攻。红军所有的机枪都开了火,指战员们不顾一切地冲锋向前,经过勇猛冲杀,终于把攻入红军阵地的敌军消灭,夺回已失阵地。关键时刻,迂回到敌后的红一军团突然向吴奇伟指挥部所在地忠庄铺发起攻击,占领了忠庄铺东北端和北端阵地,将吴奇伟的预备队唐云山第九十三师分割包围,并很快歼其一部。而此时从另一侧迂回的红一军团部队也突破了黔军的阻击阵地向纵深发展,王家烈在红军的再次打击下早已跑得无影无踪。眼看中央红军的合围趋势已经形成,吴奇伟不得不命令第九十三师掩护指挥部立即向南转移。随着红军的枪声离吴奇伟的指挥所越来越近,他的信心终于动摇了。顿时,敌军指挥系统大乱,一线敌军开始忙乱退却。一直在前面与红军血拼的敌五十九师在红军铁拳猛砸下也垮了,洪水般地溃退了下去。

战局的突变令彭德怀和林彪几乎同时下达了一个命令:追!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对干部们说:“我们没有吃饭,敌人也没吃饭;我们疲劳,敌人比我们更疲劳。追击的成功关系全局,要不顾一切追下去,力求全歼敌人,这个决心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红军的追赶之下,敌人丢盔弃甲,就像散了群的鸭子,四散奔逃,彻底溃败了。

红一师参谋长耿飚率领红二团沿着公路追击。开始的时候部队还比较集中,但是跑着跑着部队就散开了,因为吴奇伟的部队已溃不成军,跑得到处都是,不断有战士被留下来看管俘虏。一时间,从遵义通往贵阳的大道上,号声四起,杀声震天,红军战士们高喊:“追呀,把中央军赶到乌江里去喂鱼虾呀!”

跑在红二师最前面的是红五团。当他们追到一个名叫螺蛳堰的小镇时,发现敌第九十三师一〇七团在严令之下正在这里挖工事准备阻击红军。红五团侦察排报告说,封锁公路的是十几挺重机枪,工事也修得十分坚固,挖了好几道壕沟,每条壕沟里都配备了很强的火力,还设置了大量带刺的竹桩。红五团团长亲自率一营正面攻击,团政委指挥二营、三营左右迂回。一营三连在一连、二连的火力掩护下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砍倒竹桩,第二梯队疏通道路,第三梯队掩护。1个多小时后,道路基本被疏通了,迂回的部队也已经到位,红五团随即发起总攻。在一条壕沟里,红军指战员和30多个国民党兵展开了肉搏,七连的一个班长连续刺死了两个敌人,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扑向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拉响了手榴弹。红军的勇猛完全压倒了敌人,战斗的结果,敌第一〇七团几乎被全歼,只有少数官兵逃脱。敌团长躲在一个小村子里的一户地主家,也被红军搜索队活捉。

在漆黑的夜色中,吴奇伟的座车被挤在溃兵之中无法通行,无论卫兵们如何开枪驱赶,就是没有人给他这个指挥官的汽车让路。吴奇伟焦急万分,只好放弃汽车,在卫兵的搀扶下,和混乱的部队拥挤在一起向乌江逃去。29日天蒙蒙亮时,跑到了乌江边的吴奇伟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也走不动了。红军追击部队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他的参谋长吴德泽只得厉声命令卫士把吴奇伟背上乌江浮桥。

吳奇伟一过乌江,就气急败坏地命令道:“快把浮桥砍断!”

有人提醒他说:“还有不少弟兄在桥上呢。”但吴奇伟只说了一个字:“砍!”顷刻间,浮桥的桥索就被砍断了,桥身摇晃几下便扑在江面散了架,被激流冲得无影无踪。仍在桥上的国民党士兵随着浮桥的断裂便也全部跌入了滚滚乌江。

在红军的追击下跑到了乌江边的1800余名国民党士兵,发现浮桥被拆掉了,这才知道他们已被吴奇伟无情地丢弃了,一时间骂声不绝于耳。当红一军团二师在师长陈光和政委刘亚楼的率领下包围过来后,这批溃兵孤立无援,只得缴械投降。

2月28日傍晚时分,毛泽东随着中央纵队通过了云海苍茫的娄山关,前往被红军重占的遵义城。毛泽东策马登上娄山关,又下马观看刚刚硝烟散尽的战场。他极目远眺,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出口吟出了气势豪迈的词章——《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一扫自1934年10月长征以来如乌云一般压在红军将士心头的沉闷情绪,也表达了毛泽东从土城青杠坡之战惨痛的阴影中走出后的豪放心情。

后来,毛泽东在为这首词写的作者自注中指出: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中央红军遵照毛泽东的部署,5天之内首克桐梓,再越娄山,重占遵义。遵义一役,中央红军击溃黔军王家烈8个团,消灭中央军吴奇伟部2个师,毙伤敌2400多人,俘敌3000余人,活捉敌团长1人,击伤敌旅长、团长3人,缴获步枪2000余支、子弹10万发及其他军用物资。此次遵义大捷,不仅是长征以来,而且也是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中央红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遵义城的广大劳苦群众,得知红军击溃了王家烈、吴奇伟的消息,奔走相告,兴奋异常。遵义成了一座欢乐之城,城头和红军驻地到处张贴着胜利捷报。

遵义县革命委员会于3月5日下午在第三中学操场举行了盛大的群众大会,热烈欢庆遵义战役的辉煌胜利,同时追悼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

当人民和红军欢庆胜利之际,蒋介石却在顿首哭泣。据史料记载,蒋介石在得知遵义战役被红军痛歼了他的嫡系两个师后,痛哭流涕地说:“真是奇耻大辱。”国民党新闻机构也不得不公开承认国军受到“极重大的损失”。(题图为油画作品《娄山关大捷》 作者:郑艺、宋克、周楷、关君)

(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中革军委桐梓娄山关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娄山关》
浅谈桐梓超长公路隧道综合管控方案
娄山关花海
我和爸爸
桐梓:表里河山
洱海上空的星星
中革军委的由来及其与中央军委的关系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解说娄山关
对“西北军委”记述问题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