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专业博士培养应兼顾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2024-05-12 11:33孙学峰
中国美术报 2024年12期
关键词:实践型首都师范大学欧阳

孙学峰

2022 年 9 月 13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对于书法学科来说,学术学位博士培养划入“艺术学”一级学科(1301),又另设“美术与书法”(1356)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为新时代书法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各高等院校将遵循新《目录》的要求,逐渐展开各个方向实践型博士的培养,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中几个理论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探讨。

应该看到,实践型博士的培养由书法学科的特点决定,更是书法领域博士培养的应有之义。大致来说,人类生活最基本、最主要、最直接的思想交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但是,语言通过口耳相传,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文字通过对语言的记录有效弥补了语言的这一缺憾。汉字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千百年来,尽管出现了刻划、范铸、印刷等多种辅助手段,汉字所有的社会功能主要还是通过书写来实现的。同时,通过汉字书写,又衍生出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文化。

因为汉字的重要作用,历代的人们对汉字书写和书法创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早在先秦,《周礼》要求,学童八岁入小学学习“六书”,及十五岁,入大学修习德行、技艺等内容,“书”即列入其中,与礼、乐、射、御、数等并成为“六艺”。对“书”的学习从根本上保证了信息的传递、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承传。东汉蔡邕主持开设“鸿都门学”,学习尺牍、字画等内容,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书法家,如师宜官、梁鹄、毛弘等。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在這里,孔子所说“庶矣”“富之”和“教之”代表了他对社会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认识。与之相近的是,新中国在经历了人口快速增长、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也进入了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阶段,而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则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书法文化又将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审美的诉求、精神的涵养和文化的提升融入其中,成为集中透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直观呈现形式。

在这一宏观时代背景中,我们有必要焕发中国书法文化自身的魅力,使书法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地运用。反过来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急需适应各个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那么,实践型的博士培养便成为历史的必然。

开设实践型博士的培养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氛围酝酿。1963年,中国美术学院开始招收书法专业本科,之后屡经曲折,直至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都师范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以书法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由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担任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曾就建立书法学科的博士点与启功有过交流。启功相对审慎地发问,什么是硕士的字?什么是博士的字?欧阳中石则说,博士的培养不仅限于创作,更主要的是对书法文化的研究。欧阳中石当时的回应非常重要。在书法创作理论的研究尚属薄弱的前提下,能够首先建立起书法学科的博士学位点,从而为今天开设实践型博士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段时间尽管没有出现实践型博士培养的名称,实践型内容的研究和教学却一直是书法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1993年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欧阳中石和诸位前辈们在长期的书法学科建设中逐渐凝练出“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书学理念,认为“作字”是为了“行文”,“行文”则基于“载道”,至于“书”,主要起到“焕采”的作用,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满足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这16字坚持弘文崇德、守正求新,建构出当代书法事业、我国文艺传统以及时代使命之间的关联,凸显了在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宏阔视野研究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欧阳中石提出以“书法文化”为龙头、“书法史论”为两翼、“字体书体实践”为驱动,辅以古文字学、诗词格律、碑帖学等相关科目。应该说,在明确的书学理念的指导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机制从基础理论直接延伸到了各类具体的应用和实践。

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由此,书法教育变为从小学、初中、高中到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学科建制。在不同的培养层级中,生活、审美、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尽管不断地递加、增进和积累,却一直围绕着书写实践以及如何妥帖地使用为目标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当代的书法教育最初发端于高等教育,教师可以假设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基础而添砖加瓦,或者因某些方面的积淀不够而扬长补短。另外,过去一段时间,书法被过度地凸显了它作为艺术的属性,由此必然会强调个性的张扬,但是,当它一旦变为从完全的“没有”到系统的“有”的完整过程,我们就需要充分挖掘它的科学依据和内在规律。所以,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基础而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厘清书法作为一门学科到底包括什么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在从事书法教育中,能否根据它的科学性和体系性做进一步梳理?只有彻底解决了书法作为一个学科的科学化、体系化、逻辑化,才能真正推动书法教育的顺利开展。

由此,我们看到,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都是书法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如果以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划分,则二者应该是博士培养的两翼:一方面,学术学位着眼于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却必然延伸至具体的应用与实践;另一方面,专业学位主要指向社会实践,必须以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二者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妥协,却又彼此携手、共同提升,否则,便会出现书法学科研究的空白领域。

针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颁布,首都师范大学即通过线上举办“文化定位与艺术学的期待:新时代书法学科建设对话会”,邀请全国各高等院校共同研讨书法学科建设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培贵指出文化立场是书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新版学科目录发布之后,书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大程度地进入“艺术学”宏观场域,也必须扩展到文化的各个方面。

因为书法艺术通过书法创作完成其相应的社会功能,在所有的实践型博士培养领域,书法创作型人才的培养无疑应该占据重要的位置,同时,需要延伸到书法的社会传播领域,使书法创作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另外,需要积蓄内驱力,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再生途径。所以,首都师范大学在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对实践型博士培养设置了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策展与传播三个方向。这是基于首都师范大学办学特点、学科积淀、组织架构、师资构成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而作出的现实安排。

最后,需要指出,书法实践型博士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全面、深入、持续探索的课题。我们期望,书法实践型博士的培养以新起点,走向新高度,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实践型首都师范大学欧阳
首都师范大学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我家的健忘老妈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依依送别欧阳鹤先生
欧阳丽作品
物流实践型人才二次输出模式研究
“生活实践型”任务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FUNNY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