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
从距今70 万年的人类历史遗存点周口店遗址,到3000 年前的“北京城之源”琉璃河遗址,再到见证870 年北京建都之始的金中都遗址……探访山水之间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之旅。
一山一河,覆盖了大兴、房山、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海淀、昌平、延庆8 个区的全部或局部,沉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也在不断释放新活力。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依然在塑造着北京这座城市未来的模样。
“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群中最著名的一处。“多年来,对‘猿人洞’的科学研究工作始终没有停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科研设备、手段的不断翻新,‘猿人洞’的科研工作又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介绍,为保护这处珍贵的文化遗址,本着“最小遮盖、消除隐患、融入自然”的原则,“猿人洞”保护棚历经7 年论证、3 年施工,2018 年完工,全方位、全天候保护着“猿人洞”。
如今,走进“猿人洞”洞内,通过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依托遗迹的洞壁作为屏幕,介绍地质变迁、“猿人洞”的形成过程以及“猿人洞”发现、发掘、研究经过的裸眼3D 宣传片循环播放。西剖面则采用激光投影形式展示不同年代土层动植物化石信息,让70万年中每个层位出土的不同动物化石“活”了起来。
近年来,通过综合利用测绘、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整体三维数字化测绘工作已完成,同时建立起数字化周口店遗址,对遗址进行云数据保护、管理、展示,实现在遗址基础信息、遗产监测、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更多对于这处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上日程——新版《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开始实施,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目前,该遗址已连续开展了四期遗址本体监测保护工程,将围绕人类起源、生物进化、地质演变3 大展示线索,运用几十种展示手段,建设5 大功能片区,让远古“走进”现代。为配合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同步推进展示提升,最新的考古科研成果有望搬进展厅。
城市源头的探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古人员对琉璃河遗址的探寻从未停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单位先后对琉璃河遗址开展过五次大规模发掘,其发掘次数之多、时间之长,在北京考古史上仅次于周口店。
2019 年,琉璃河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重新启动,带给人们的惊喜不断。遗址新发现宫殿区之外的成规模夯土建筑,发掘了小型夯土建筑3 座,清理了西周早期墓葬5 座,新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各类文物百余件。2021 年,琉璃河遗址考古再获新发现:一套青铜尊、青铜卣和青铜爵组成的青铜礼器组合,器内珍贵铭文为北京3000 余年的建城史提供了不容置疑的实证;一件青铜簋纹饰与40 多年前出土的圉簋纹饰相同,两器重聚首,进一步证实了西周的名、字制度;还有一件铜鼎底部保存了几块羊的骨骼,为考古人员研究西周祭祀和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2019 年以来,琉璃河遗址首次在北京的大遗址中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将遥感考古、航空摄影、电法物探、勘探和发掘的成果统一到大遗址“一张图”中,并摄像记录了发掘全过程,逐层进行绘图、摄像,建立三维模型,全面收集信息。
依托先进的考古技术、丰厚的考古成果,一座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在这里启动建设,沉睡3000 年的遗址逐渐“活”起来。目前,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正在进行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建设。遗址城址区内的城墙及城壕遗址、宫殿区、祭祀区、墓葬遗址区等都将作为重点展示区域,一系列考古研究成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与公众见面。
金中都水关遗址是迄今为止在中都城内发现的唯一一处有营造结构的建筑遗存,其设计之合理、结构之坚固、规模之宏伟、遗存之完整,在全国范围同类遗址中独占鳌头,于2001 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遗址之上,建成了建筑面积2500 平方米的考古专业性博物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
2019 年至2020 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金中都城墙遗址西城墙、南城墙及周边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考古中发现了城墙遗迹5 处,总长约60 米,最宽处24 米;护城河遗迹1 处,宽约66米;城内道路2 条,残长约20 米和40 米。此外,还出土有“官”字款砖、定窑、钧窑瓷片等遗物。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金中都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丁利娜介绍,出土的金中都城墙显示出与历代城墙的继承性,也显示出不同于后代砖城墙的夯土结构。除了城墙,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护城河、马面、顺城街道。这次发掘基本厘清了外城城墙的保存状况、形制结构及其与城外护城河、城内道路的关系,并首次正式确认了护城河、城墙的宽度及营建方式。
以金中都城墙遗址及遗址开挖区域为核心,在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一座占地约15 公顷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将开工建设,预计一年后建设完成。配合金中都城墙保护和展示,该公园将成为彰显历史、融入自然的主题城市公园。
西山脚下、永定河西岸,坐落着一座以琉璃命名的千年古村——琉璃渠村,村内有着760 年历史的皇家琉璃官窑厂,一直为故宫、天安门、天坛等古建筑烧制皇家琉璃制品,从这里烧制而出的琉璃,装点了古都的色彩。
2002 年,琉璃官窑厂参与了故宫为期十多年的古建大修工程;2013 年,在为故宫烧制了最后一批琉璃后,窑厂因环保受限、市场收窄等原因停产。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为琉璃渠村的“重生”按下了“加速键”。2019 年,在多方合作下,琉璃渠老窑厂厂址开启了一场持续三年的文化拯救活动,保护、转型、改造、升级,废弃的琉璃窑厂里,窑火重燃。
2023 年2 月24 日,焕新升级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了窑火重燃仪式,包括琉璃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蒋建国、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长安在内的一批老师傅重操旧业,园区成为本市第一个保留生产功能的非遗主题文化园区。
漫步在园区内,仿佛置身一座活态的琉璃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利用老窑遗址打造的琉璃文化展陈,路两侧石柱上还有各式各样脊兽做装饰,连园区草坪上也点缀着用遗存的琉璃瓦做成的展品。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更新项目,园区以“保护性更新”为主线,保护传承非遗琉璃烧制技艺。很多年轻工匠也慕名而来,跟着老师傅学习琉璃古法烧制技艺。
园区亮相后人气渐旺,半年多来已经开展了40 多场研学活动,并在利用釉烧隧道窑老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空间内开办多场艺术展览和论坛活动,琉璃文化特色民宿也已开张。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副经理李妍介绍,园区现已引入优秀非遗工作室、文化创意类企业、网红咖啡餐饮等业态,今后还将持续开展各类文化论坛、非遗研学、文创市集、艺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非遗传承的“北京样本”。
这里不仅存续乡愁,“烧制”出一条非遗传承路,还续写新篇章:老窑厂变身集琉璃制品保护性生产、琉璃文化传承推广、文化创意办公于一体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于今年2 月亮相。正式开园后,这里除了举办琉璃历史文化展览、琉璃工艺品展、琉璃技艺非遗文化体验等,还以绿色生产方式恢复古法烧制技艺,再现760 年前琉璃官窑厂的华彩流光。
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园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个独特节点,它既是北京工业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的举办地。近年来,首钢园紧紧围绕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历史机遇,深入做好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使首钢园成为世界网红打卡地和展示首都工业文化、冬奥文化和创新文化的新地标。
今天的首钢园,山——水——冬奥——科幻——工业遗存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首钢情怀。百年首钢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新首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处处洋溢着生机、自信和激情。今天的首钢园变成集科技、文旅、体育、娱乐等多业态于一身的世界级网红打卡地。登上首钢滑雪大跳台,感受冬奥冠军同款高度;漫步空中步道,一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徜徉六工汇,体验一站式吃喝玩乐游购等多元生活方式;在全民畅读书店读一本喜欢的书、在首钢文创店买一件独有的伴手礼;到RE 睿·国际创忆馆参观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在首钢极限公园玩滑板、攀岩,体验超级刺激;享受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的五星级品质住宿和多元特色服务,倍感不虚此行;打卡全球首例双塔斜拉钢构组合体系桥,惊叹横跨绿水清波之上的新首钢大桥巧夺天工,白天飘逸灵动,夜晚如梦似幻,吸引人们流连忘返。
首钢园区已形成了集餐饮、酒店、零售、展览、体验等多元于一体的特色消费生态。据统计,自2020年5 月园区向社会开放以来,累计入园客流量达1100万人次。特别是北京冬奥会后,冬奥遗产正在成为首钢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首钢园区推进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首钢滑雪大跳台率先向社会公众开放,已超过100 万人次参观首钢滑雪大跳台;首钢冰球馆举办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星光奖”颁奖盛典、冬奥一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启动仪式等,首钢园已经成为集文化、体育、科创为一体的新地标。
一山一河,为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首钢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