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改革

2024-05-11 13:48:51何亮银史晓丽韩坤煌陈美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何亮银 史晓丽 韩坤煌 陈美霞

[摘 要] 课堂教学创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适应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食品检疫学”课程的相关教学探索与实践。在分析目前“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困境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展“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摆脱困境的教学改革。经过教学团队的不断努力,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8-0081-04

一、“食品检疫学”课程概述

食品检疫学是研究检验检疫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是以生物学、化学等为基础,融合了法律法规相关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高、学科联系广泛的特点[1]。“食品检疫学”是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掌握食品检验检疫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处理技术,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具有在食品质量管理、卫生监督等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检验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食品检疫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困境

“食品检疫学”课程建设符合我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发展方针,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一)主讲教师少,教学团队建设落后

自2017年开始授课以来,仅一位专任教师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直到2022年,本课程设置配套的实验课程,才有一位新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建设长期滞后。缺少团队成员之间的集思广益,给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创新与纠错进步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我院现施行的人才培养方案,“食品检疫学”理论课程仅设置16学时。就教学大纲而言,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16学时明显捉襟见肘,若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无疑需要更多学时。

(三)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食品检疫学”是一门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实验教学是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2]。前期,课程并未开设配套实验课程,仅在理论教学中设置了6学时的实践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尚未建设专门的实验室,而临时实验室条件简陋、设备缺乏,许多重要实验无法顺利开展,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长期以来,“食品检疫学”的教学多以传统模式为主,教师按教材在课堂上讲授,学生被动学习;在课程实践环节,学生根据实验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讲义,按照步骤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或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思政元素挖掘不够

以往的“食品检疫学”教学工作较为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而在思政教育方面重视不够。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把控与德育引领的落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在校园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种种问题,如迟到、早退及逃课现象,说明其纪律性尚有待提高;课后沉迷游戏,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荣誉感差、没有团队意识等,表明其友善意识和团结精神需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反映出我们在思政教育上的短板,需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

(六)教学评价单一

前期,课程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部分,对过程性考核不够重视,这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期末考试压力,也不能很好地对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开展“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食品检疫学”是我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食品检验检疫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强调专业性及国际性的课程,实施“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创新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更是符合我校根据自身实际提出的“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和理念,与应用型转型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四、“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难题,在“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探索应用,同时开展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将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提高对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视程度

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应用型人才标准,各级教学主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是前提。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教学团队成员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食品检疫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教育理念新穎、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队伍。除了大力引进相关学科人才外,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编写教案、组织教学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加快校本教材建设

良好教学实践的开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材做保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学科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等问题,选取难易适当、图文并茂、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注重实际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材。

(五)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食品检疫学”教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课程的专业性与国际性,探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占比和具体分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建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完整教学体系

“食品检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乏实践教学的补充,理论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3]。团队成员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七)善用网络多媒体资源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课程教学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除了国际、国内公开课,慕课,TED等,还有专业领域从业者运营的个人频道,如混乱博物馆、色谱学堂等。这些网络资源大多信息密集、语言生动、讲解透彻,视频表现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八)加快双语教学进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培养能更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食品检疫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双语教学在保障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外,还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拓宽学生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更具国际合作意识和竞争力,从而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4]。

(九)重视思政元素的融合

优化教学目标及内容,巧妙地将思政元素与传统的“食品检疫学”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除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外,课程教学大纲还应增加价值引领目标,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态度与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树立促进国家检验检疫事业健康科学发展的理念等[5]。

(十)开拓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一是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推行产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三是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把车间建在学校,把课堂设到车间”,不断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四是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院校可以选派教师定期进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实践,以实现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里的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到院校兼职,直接参与到教学、教研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6]。

(十一)建立教学信息的反馈系统,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

笔者在“食品检疫学”教学实践中发现,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通过收集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维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评价包括线上学习参与度和课堂参与度相结合、线上测试和线下测试相结合,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自主学习能力;终结性评价采用闭卷、开卷相结合,闭卷部分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开卷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

(十二)借鉴成功经验

开展课程教学的教师除了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外,还应广泛借鉴其他院校,特别是同类发展水平院校的成功经验,不断研究和总结教学规律,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成果

“食品检疫学”教学改革的实施得到校教学主管部门、二级学院的支持,也获得了相关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结合专业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开展“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部分成效。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加强

通过引入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激发,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堂理论知识,还能在课下做拓展阅读,丰富知识外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尝试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利用自己的所学所做,积极参与到各级比赛项目中,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及“互联网+”等。

(二)教学团队建设加快

自“食品检疫学”开课以来,学校和二级学院加大引才力度,引进多位具有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食品相关学科背景的青年教师,补充到检疫学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团队中来。目前,“食品检疫学”教学团队包括2名理论课教师,1名实验课教师,还有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负责教学大纲的编撰与审核,教学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三)课程配套逐步完善,实验教学比重上升

针对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实验教学比重不足等问题,笔者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理论课教学课时,并设置配套的实验课程;建设了检疫学实验室,配备专业化仪器设备,使其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还编撰了检疫学实验讲义,并拟申报校本教材建设。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在教学方法上,笔者增加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在课件中加入Flash动画、图表及视频等元素;还申报并获批了校级双语教学课程,顺利结题并发表教学改革论文一篇;学生成绩提升明显,考试不及格人数逐年下降,中高分成绩人数比重加大。总体来说,通过革新教学方法,“食品检疫学”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五)思政元素充分融合,课程育人目标持续达成

笔者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寻找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領域,申报并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通过构建“专业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与价值观念传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认识生命本质、注重生命安全的观念;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依法行事的职业道德操守;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等辩证唯物论观点,理解对立与统一、质变与量变等唯物辩证法观点,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法律意识,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结语

“食品检疫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目前,我们只是结合院系实际做出一些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教师团队应该常教常新,不仅要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应该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亮银,陈美霞.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食品检疫学”双语教学思考[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4(2):219-224.

[2]赵新宇,代智光,任长江,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2):83-86.

[3]高璐,杨振泉,饶胜其,等.基于探究性实验教学法开展对分实验课堂:以《食品检验检疫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5):250-252+257.

[4]陈美霞,阮少江,郑世仲,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1,533(34):79-82.

[5]王喜滿,丁锐,廖阔,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笔谈)[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7(1):21-46.

[6]宋崇富,田志美,薄连震,等.浅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9):203+205.

[7]鲁燕飞.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J].中国高校科技,2021,396(8):98.

Innovative Reform 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Food Quarantine in the Mode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HE Liang-yin1,2, SHI Xiao-li1,2, HAN Kun-huang1,2, CHEN Mei-xia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Fujian 352100, China; 2.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ndong Aquatic Product Deep-Processing, Ningde, Fujian 352100, China)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reform in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marine resources development technology majo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n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related to Food Quarantine cour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ilemma of Food Quarantine classroom teaching, we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 reforms, and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s were carried out to get rid of the dilemma. Through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the teaching team, the teaching effect has been notably improved, and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Food Quarantine; innovative reform in classroom teaching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分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2:44:57
基于CBET模型教学效果调查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中国市场(2016年41期)2016-11-28 06:37:50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9:54:33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8:32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31:51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29:27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