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是养殖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引发该病的诱因很多,导致该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和咳嗽。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程长,一旦发病,常常会继发生猪其他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使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养殖户要充分了解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及发病因素,以便制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流行特点
1.易感性
一般来说,仔猪气喘病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哺乳期,感染该病的母猪会传染给仔猪,仔猪感染后死亡率较高。感染該病的仔猪成年后,表现为隐性或慢性感染的症状,不发病。妊娠后期的母猪感染该病后死亡率较高,易出现急性发作后死亡。
2.季节性
猪气喘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及炎热的夏季发病率较高。由于夏、冬季气候变化快,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对猪群刺激较大,为病原菌的繁殖创造了生长条件,导致猪群易感染该病。
3.流行性
猪气喘病传染源是患病猪只及带菌猪,健康猪群通过与患病猪只接触后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此外,健康猪群与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接触也会被感染。感染过该病的养殖场会呈现出慢性经过的特点,猪群症状不明显,且发病率及死亡率较低;若是养殖场新发病则出现急性症状,症状严重,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
4.继发感染性
在生猪的流通环节对猪气喘病检疫存在不足,部分隐性感染猪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场疫苗免疫不到位,治疗不及时,都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如胸膜肺炎、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临床症状
猪气喘病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与隐性型三种。
1.急性型
猪气喘病的急性型病症,多出现在首次感染该病的猪群及养殖场。患病猪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不愿走动、呆立久卧,体温无明显变化,咳嗽、呼吸急促,部分患病猪出现哮喘声,腹式呼吸明显。病程为1~2周。若是猪群出现继发病症,体温将升高至40~41℃。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呼吸障碍,呼吸频率加快,大口喘气、大口呼吸,发病后期会突然死亡且病死率较高。
2.慢性型
猪气喘病慢性型病症是由急性型病症转变而来的,大多存在于有过发病流行史的猪场,这类养殖场中的初次患病的育肥猪与仔猪多表现为慢性型发病。在发病初期,患病猪只表现出持续性咳嗽,随着病情发展,患病猪会出现呼吸障碍,有痉挛性咳嗽、呕吐,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喘现象。慢性型病程较长,一般2~3个月,有的长达6个月。虽然慢性型气喘病的死亡率较低,但会影响猪群的健康生长。若是后续的饲养管理及治疗不到位,就容易提升慢性型的病死率。
3.隐性型
猪气喘病隐性型病症由急性型或慢性型转变而来,多发生于成年猪。病猪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出现少量咳嗽。该病症出现在存在发病史的猪场。
三、治疗方案
1.西医治疗
猪气喘病传播速度快,如发现患病猪只,就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对临床症状明显、出现急性型病症的病猪,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患病猪肌内注射泰乐菌素,用量为0.1毫升/公斤猪体重,每天注射2次,连用3~5天;或肌内注射卡那霉素,用量为15~25毫克/公斤猪体重,每天注射2次,连用3~5天;或肌内注射氧氟沙星0.3~0.5毫升/公斤猪体重,每天注射2次,连用3~4天;或使用替米考星混饲,用量为300~400毫克/公斤猪体重,连用2周,并配合静脉注射四环素,用量为7~15毫克/公斤猪体重,每天注射1次,连用3~5天;或肌内注射林可霉素,用量为50毫克/公斤猪体重,并配合98%磺胺间甲氧嘧啶1克,加水10升给猪只服用。若是出现继发感染,可喂服头孢噻呋钠,用量为3~5毫克/公斤猪体重,每天喂1次,连用3天;或肌内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用量为0.075毫升/公斤猪体重,每天注射1次,连用3~5天。均可对猪气喘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显著改善猪只病症,但是疾病容易复发,难以根治,使用中医治疗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使用清瘟败毒散治疗,其主要成分为石膏、地黄、黄连、栀子等,有泻火解毒的功效,每头猪用量为50~100克;也可以使用白帆、贝母各30克,葶苈子、白芷、郁金各45克,桑白皮60克,黄连、大黄、桔梗、甘草各35克,加水1000毫升,煎熬至300~500毫升,冷后灌服,每天服2次,连用1周。还可使用清肺散治疗,有镇咳、宣肺等功效,用量为30~50克混料100公斤。还可对患病猪肌内注射鱼腥草注射液,用量为5毫升/头。
(摘编自《山东畜牧兽医》 山东省兰陵县磨山畜牧兽医服务站 赵庆岭 邮编:277723;山东省兰陵县向城畜牧兽医服务站 郭勇 邮编:277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