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童帽:万千怜爱顶上头

2024-05-11 09:00
农村百事通 2024年5期
关键词:虎头银饰帽子

行走“客家摇篮”江西省赣州市,经常听人说及“客家文化是由客家妇女支撑起来的”,除了她们“健妇把犁同铁汉”“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外,从一顶集万千怜爱于一身的童帽中亦能见微知著、窥斑见豹。

客家童帽又称“铃帽”“花帽”,是一种以黑色浆土布为底,辅以红色手工刺绣,四周镶以各种图案、银饰的儿童花帽。其色彩对比强烈,装饰美感浓郁,既有防风御寒的实用功能,兼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表达。

中原汉民南迁赣、粤、闽等地之后,面对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艰苦的自然环境,根据当地的气候、民俗等对中原棉帽予以改良,从而形成了这一兼容并蓄又独树一帜的客家童帽。

客家童帽乃是客家妇女对孩子满腔爱意的传情之物,制作过程复杂烦琐,要经过浆布、晾干、剪样、纳底、缝制、绣花、收边、装饰等多道工序,手工缝制,做工考究,费心劳力。即便如此,客家妇女无论再苦再累再难,都会把爱心、祈愿和祝福等凝聚到那小小的帽子上。外婆更会为了送给外孫子女一顶体现家族荣誉、自己手艺的童帽,不惜倾囊而出。

客家童帽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客家精神和审美观点。比如,人们把黑色、红色代表的“天与人”文化元素融入童帽之中,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在童帽中对比强烈的黑中衬红的颜色搭配。

客家童帽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最常见的当数虎头帽和狗头帽。其中,虎头帽去除了中原传统虎头帽的厚实棉层而改用布料,多层浆制,并针对儿童抵抗力较弱的特点设计成前额短而后尾长的样式,左右两边加上护耳和系带,以提高其防风御寒的保暖效果。狗头帽除前述特点之外,最突出的是在其上有两只高高竖起的“狗耳朵”,有的还有两只“眼睛”或“狗毛”,儿童戴起来显得既机敏又威风。

客家童帽前额纹样多以刺绣装饰,图案丰富,绣工精细,寓意丰富。象征长命富贵的牡丹花、多子多福的石榴花、长寿康健的梅花等花卉植物,象征平安祥瑞的麒麟、幸福美满的鸳鸯、功成名就的狮子等虫鱼鸟兽,反映不同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的人物形象,等等,均有展现。

客家童帽装饰颇为特别的部分,就在于帽子的边缘有很多铃铛一类的银饰,因为客家妇女认为这样可以祛邪辟秽,保护孩子,同时又能增加重量,防止帽子掉落。此外,清脆的铃声还适时地告诉家长孩子的安全距离,饱含了家长对孩子的牵挂和情感。

作为客家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客家童帽不知陪伴了多少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的美好回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客家童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在会制作的人很少,老手艺面临传承危机,对其保护和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值此文成篇之际,笔者脑海中突然泛起“虎头帽上有个王,孩子戴着能逞强,豺狼虎豹都不怕,走遍天下无阻挡”的歌谣,伴随孩子们烂漫的笑声和童帽的清脆铃声,久久回荡……

(江西   孟秋望)

猜你喜欢
虎头银饰帽子
夜钓虎头鲨
虎头电池集团更名启事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
银饰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苗族银饰——大山深处绽放的美丽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
1945年苏日两军在虎头筑垒地域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