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研究

2024-05-11 09:42任书明
科学导报 2024年23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网络时代网络空间

任书明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意识形态

  一、互联网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以年龄、体力、智力等优势将成为网络时代的“先锋军”。网络时代实现了信息高度共享,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网络信息杂乱、良莠不齐、传播速度过快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话语主体的权威性。

  二、网络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

网络时代虽然给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短视频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占据很高的地位,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短视频来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方面,将趣味科普、校园生活等内容作为视频传播的主流方向,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统计学生观看数据,帮助学生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打破仅限课堂师生交流的壁垒,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交互空间。减少课堂沟通成本,输出正向的价值观念,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高校教育者要走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思维走向,从而触碰学生“思维敏感区”。教育者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切实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并且在引导学生过程中,帮助其形成善于判断和甄别信息的习惯,提高其思想认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掌握网络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的解决措施

互联网传播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吸引力,特别是围绕学生兴趣和社会热点开展的网络思政工作正逐步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

  (一)增强高校师生对网络空间舆情的政治敏锐性

高校面对网络空间信息混杂的现象要保持辩证的观点。既要为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留有余地,也要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面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悖的信息,加以批判和抵制;反之,则赞扬和宣传。高校理论思想宣传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具备社会主义的政治素质、政治意识、政治敏锐感、政治辨别力,对网络中的非社会主义的信息和思想传播有洞察力,才能把控大学生思想动态,积极、主动地应对和化解。

  (二)正确引领高校學生的价值观念

加强网络空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建设,深入研究各种社会思潮产生、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网上交锋和交流,是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中之重。组织撰写一批有分量的评论文章,以正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积极开展正面引导、深度引导,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用生动的事实教育人,帮助青年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积极利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以及客观事实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引导学生的情绪、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被网络不端思想侵蚀。

  四、结语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一学校或某一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一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的育人工程。针对自媒体的特点以及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现实困境,多方施策,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网络时代网络空间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混血家庭的悲剧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