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传统文论资源

2024-05-11 00:35王中原
许昌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论后现代

王中原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从历史的现象层面来看,“当代”总是伴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地作为当前的时代而一直处于被称为“当今”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负有不同的时代使命,在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语境中,文艺理论的中国话语建构问题被确立为中国文艺理论学界的一个焦点课题。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本土建构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作为中国文艺理论的主导文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在一定意义上引领着中国文艺理论实践的当代走向。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本土建构强调在文艺理论实践中对中国/本土立场的坚守,以此观之,继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华传统文论在当代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内容。正如陈士部所说:“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建构不能照搬西洋的‘舶来品’,‘中国要坚守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论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前者更是不能置换的立场方法。”[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论在当代的结合根本性地关涉到以下两个重要的问题: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问题,另一个则是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转化问题。在上述两个问题之间,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把握为主要问题,因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建构,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沟通契合”[2]。有鉴于上述,我们既要把中国传统文论把握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建构的一个重要的学理资源,又要把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融合阐释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一个重要路径。鉴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化问题的本质性关联,本文的探究同时也可以被视为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论当代转化课题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概念内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这一表述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言及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确切的内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在中国历史、现实和文化语境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选择、接受、融合、发展、阐释、创新过程”[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生成的理论形态,是中国文艺理论学界(立足于自身的传统、国情和文艺实践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译介、接受和创新而发展生成的理论成果,其实质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始于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其在延续至今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左联”文艺理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实践美学、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自身所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哲学基础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提出了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要求。前者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基本立场、原理和活灵魂与中国文学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生成和展开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后者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建构顺应历史规律,使之随中国社会历史实践的演进而不断地变革和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深刻的历史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在现实实践中表现为与时俱进的当代建构,正是通过历史性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其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不断地保持在时代的当前中,并把自身释放为中国文艺理论建构和文艺实践活动中的主导性文论形态。

“当代”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目前或当前的一个时代,其在英语中的含义是“belonging to present time”(contemporary)[4]360,后者可以翻译为“属于当前的时代”。作为当前时代的当代很容易从历史的数学计量中得到测定,比如,中国历史的当代指的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1949年至今,而世界史范围内的当代指的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的时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这种历史学的公元纪年式的时代划分终究是表层的,它所能把握的只是当代的表面历史现象。不仅如此,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历史学记数式的对当代的把握也遭遇到自身难以应付的困境,因为时间在以数字的形式匀质流逝的同时,那种从质上规定当代的当前很难被界定下来,因为历史总是不断地把一个个的当前抛在身后。在我们看来,准确地揭示和解释当代的基点在“时代”一词上,当代作为当前的时代植根于当前的某个时代的本质规定性,某一个时代规定了一段历史时期,从而使得这一历史时期的数学测量和历史学记录成为可能。那么究竟何为一个时代呢?时代的本质规定性不是时间上的量的累积,而是从某一个质上而来的自身聚集。以中国历史为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一个中国历史实践向社会主义建设行进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实践上的本质规定性赋予了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以一个新时代的特征。由此来看,作为当前时代的当代主要由两个维度来规定:其一是当下所处的当前,其二是由某个特定的历史的质(历史性的展开阶段)所规定的时代。作为当前的时代,当代是从人类历史的整体进程中接受到某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使命,通过历史性的民族对这个使命的决断和承担而确立为当前历史实践的时代性特征。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应该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中的“当代”把握为由当前的文艺理论实践的历史任务所规定的时期。我们将在下文详加探讨这一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当前时代提供质的规定性的历史任务。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中的“当代”一词的阐释,我们不难看到,在本文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和当代化问题。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形态,其当代建构则指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化,亦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建构。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和当代化是共属一体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性本质(与时俱进)要求其中国化进程实现为历史性的展开,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随中国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展开为一个个处于“当前”的历史阶段,从而生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史;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化同时必然是其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化,当代化不是漂浮于虚空的自身展开,而是落实在具体、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的当代化,这一实践活动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其更广大的领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段吉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当代化是一种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关系”[3],中国化与当代化的“互为表里”所说的正是二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中的共属一体。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在这里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的本质阐释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和当代化实践,鉴于“中国化”和“当代化”的同一性和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我们将其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时代任务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践是由其当代使命来规定的,对使命的接收和承担作为任务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当代性及其建构实践。这一时代任务包括文艺理论领域的后现代实践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实践。

文艺理论领域的后现代实践源自于思想史上的后现代思潮,与之相关的一个更流行的概念是后现代主义。在王治河看来,“‘后现代主义’实际上至少可以从下述三个层面上加以理解:文学艺术上的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5]5。我们在此应该选择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来阐述文艺理论建构中的后现代性,因为文艺理论在形态上归属于思想领域,而哲学乃是专注地从事思想的行当或学科。从哲学角度看,思想后现代性在于“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6]5,亦即,思想领域的后现代性的本质在于对现代思想的反思、解构和超越。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看来,西方思想的现代性是西方形而上学的现代阶段的本质规定性,其实质是所谓的主体性(人取代一般主体而成为存在的主体)形而上学阶段,西方形而上学在这个阶段达于终结(即完成)。纵观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7]70。上文中的“哲学”即西方形而上学,马克思和尼采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促成了它在其现代的主体性形而上学阶段的终结,因为它在现代达到了它最极端的可能性。从这个更宏大的视野来看,思想现代性的本质表现为主体性(亦即主体性形而上学),而西方形而上学则在现代性的完成中达到了终结,在海德格尔看来,承荷这一终结之位置的正是马克思和尼采的哲学。终结意味着一个位置的完结和另一个位置的开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尼采的哲学与后现代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同时,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对人的自由解放的高度关切也使得自身与思想后现代性本质性地关联起来,后现代思想乃是“一种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是对资本主义奴役和不自由的控诉”[5]27。在此,我们把文艺理论实践的后现代性解释为对文艺实践领域的主体性思想乃至西方形而上学思想进行反思、批判、解构和克服,通过文艺理论领域的实践从思想层面推动当代历史阶段的人的自由解放。

在当代文艺理论的后现代实践语境下,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首要任务。西方学界在20世纪后期就兴起了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后期西方一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所形成的具有相似倾向的理论观念和理论现象。其中一批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形成了这股思潮中的中坚力量”[8]。“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归属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建构,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出发实行的反思和克服现代性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后现代实践归属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其根本性的使命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文艺领域的思想现代性的反思、克服和超越,从而在后现代思想规划的架构下建构一种属于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据此,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首要任务解释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张弓在谈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建构的时候也表达了相似的见解:“后现代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就不得不考虑到后现代主义美学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借鉴和吸收后现代主义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本土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保证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当代性。”[9]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第二个历史任务是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在于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出发对西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克服,现代性的根本问题是主体性问题,其在伦理层面的存在是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基于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历史肇致了危机深重的现实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所导致的人的存在的异化,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是其最突出的表征。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应对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上选取了生态的视角,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拓展到当代广义的生态关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领域,形成了所谓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确立了新的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在“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等研究课题中得到了多向度的展开。我们在此将其统一表述为生态马克思主义建构。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石,希望借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批判功能,对人类面临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进行批评与反思,以期能够找到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途径、模式,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10]。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念的启发下,出于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其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把生态马克思主义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建构的当代主题。这一主题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标画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任务,要求把(以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引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的一个基本任务。国内的生态美学实践即是在对这一任务的领受中蓬勃地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第三个时代任务是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实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最本己的特征,一切思想、观念或理论最终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以推动实践为目的,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现实的实践乃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2014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指导新时期文艺理论工作的纲领性思想,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层面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指示了方向。董学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方面”,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文艺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文献”[11],其中表达的文艺思想“从多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12]。从文艺理论实践的角度看,《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最核心的思想是提出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文艺为人民的文论思想把“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意义本源、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利益主体以及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现实动力”[13],“从而致使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回答了文学艺术是什么、特别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是什么也即人民的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14]。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把握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5],这一文艺思想从社会历史实践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规定了当代任务——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阐释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规定了其理论建构的当代性的时代任务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学理关联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需要在整合各种学理资源的基础上得以实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作为创建一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中国当前文艺发展现状,在符合文艺发展规律以及尊重传统文艺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也与时俱进,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文艺理论体系”[16]。一种志在追求真理的文艺理论形态的建构必定要有最开阔的视野,应该在其观念上坚持“承接和弘扬一切有价值的文论资源和文论传统”,“应对三大文论,即马学文论、西学文论和国学文论这三种理论资源和三套话语体系的相互关系,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世界性、民族性和当代性”[17]。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实践,其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都在于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按照董学文的观点,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并非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本土的文艺实践相结合,并非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单纯引进、学习、继承和使用,而是在于构建一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的”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本土文艺实践在其“结合中的升华和生发”,注重在丰富和发展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18]。一旦谈及诸如“中国化”“中国的”“中国学派”“本土特色”“民族的”之类的观念,中国传统文论这一学理资源就被无限地推置于思想的前景之中,因为无论从一种知识构成要素、自我认同的文化标示还是一种文论形态的精神内涵来看,中国传统文论都是赋予中国文论以最具本土特征的“中国”烙印的学理资源,甚至连中国现代文论的独属中国的现代性都在其中得以源出。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在此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中国传统文论”为题旨在提出和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中国传统文论视为一个可资借鉴和必须加以重视的学理资源的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应该怎样把中国传统文论资源整合到其当代实践之中?

知识资源模式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处理与中国传统文论资源之间关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处理方式。知识资源模式把中国传统文论资源视为一个可供使用的知识储备库,正如现代人把自然作为能量和物质的储备库来对待一样。在知识资源模式看来,中国传统文论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一个学术知识储备库,能够为后者提供可资利用的话语、概念、命题、观念和问题等等,这些知识资源作为“原材料”或“零部件”被使用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之中。知识资源模式自有其合理之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需要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资源来支撑、保障和开展自身,同时,这些知识资源作为来自中国传统的学术支撑从本土话语的层面确保了对所谓的“中国性”或“本土性”的坚守。

知识资源模式在特定的层面把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纳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中,这个层面仅只关涉于外延上的整合,对于这种融合来说,如果没有内涵或质上的界定(即赋予界限并释放到其在场中去),将会仅仅是一种学术“资料”层面的组构或拼贴,并不能实质性地助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而那种从内涵或质上把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纳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模式就是二者在深层精神层面的会通与融合,我们称之为思想熔铸模式。该模式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其当代建构中应对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如王元骧所说,“以往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时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融合上做得不够”[19]。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中,我们要尤其重视思想熔铸模式,力图加大对这个模式所关涉的建构层面的关注和投入。

在处置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方式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思想熔铸模式关涉这一建构的建构主体及其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体并非一个在当代现成在场的文艺理论从业者群体,也并不是在中国现代历史中凭空出现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传统从来都不是已经过往的东西,不是可以与我们毫无关涉的摆放于当下的历史之物,更不是我们必须背负的过去之重负,而是一直保持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深处的东西,即便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不可能隔断这种“血脉”上的相连。中国传统文化是那种把我们释放到当下的曾在,并且因此是一直都在场的要素,由此这种释放才使得我们能够充分地把握当下的历史实践。也就是说,我们的传统实际上一直都在当下存在着,始终参与并塑造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历史实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思想熔铸模式揭示并且承荷着中国传统文论资源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主体的塑造,从民族文化传统的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体性——确保这种建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因此,我们应该把思想熔铸模式把握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应对和整合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主导方式,并以之与知识资源模式相结合,如此才能充分地将中国传统文论资源释放和整合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中,从而使后者最大程度地赢获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学术支持。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实践必然要求把中国传统文论资源吸纳、整合到其自身建构之中,具体的实施方式以思想熔铸模式为主导,兼纳知识资源模式。中国传统文论资源从本土文论传统的层面塑造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体,确保了这一建构的民族主体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这方面的当代建构是一体两面的,从中国传统文论的角度来看,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是中国传统文论当代转换的一个重要的路径。对此,代迅表达了相同的见解,他认为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是一个未完成的开放性过程”,其当代实践应该“以研究当代艺术重大问题为契机,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础上,融合近期西方文论和中国本土固有的优秀文论成果,进一步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20]。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对中国传统文论的居有

上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关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为何需要以及如何把中国传统文论资源接纳、整合到其理论实践中去的问题。该部分探讨的意图在于提出和解答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具体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论资源进行整合。上文的探讨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引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对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接收和整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任务为导向,实施的路向涵盖思想熔铸和知识资源两个模式所关涉的层面。这里预先得到确定的是,中国传统文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必需的学理资源,这一学术资源将会为当代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提供来自本土传统的知识资源和思想视野。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本质规定性是,基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理在中国文艺理论实践领域实行现代性批判,并为克服现代性问题而探索、建构一种崭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中国传统文论是一种前现代的文艺理论资源,鉴于现代性在前期主要是由西方思想来规定和引领的,我们可以宣称中国传统文论实质上是一种异现代的文艺理论形态,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本质及其任务来说,这一文论资源能够为之提供一个本土的思想资源。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旨在批判和克服主体性凸显的问题。在当代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中生发出一种“情感动向”或“情感理论”的思潮,这一思想形态认为“情感为先于个人的身体力量”,这种在“主体死亡”之后的“非主体的情感”恰恰是前主体的存在,它能够使人的前主体存在状态得到显现和持守[21],从而把人置于一种非自我主体性的存在之中。情感力量的运作能够把人的过于凸显的主体观念置回到一种本源性、理想的生存状态之中,从而克服掉主体性的问题。而对于这种情感路径的后现代方案来说,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抒情传统”呈现为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东方思想形态。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情感论文艺观是一种典型的非现代主体性的理论,其对审美情感的强调以及人于情感中展现的人性及其生存理想,为当代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提供了一种东方的“后现代主义”学术资源。

解构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决定性思路和方法,这里的解构并非是纯然的颠覆、否定或消除,其实质在于,通过向更原始的本源的回溯,超越并松动过于凝固或凸显而致使其不能自我认知自身的传统,从而将其置回到其本己边界中,并将它的存在充分地释放到其本质形态中。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在中国传统文论中早已有其可以会通的存在,典型的例证是魏晋的自然论文艺观,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观念代表的就是中国的解构主义思想,这种观念的要义在于,通过向(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的溯源对从本源中脱落而得到凸显的名教进行解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传统文论中实际上包含着所谓的“后现代要素”,这些“要素”以观念、案例、方法、问题等多种样式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建构展现自身,从思想资源上为后者提供学术支持。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现代性的本质是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现代阶段,后现代主义思想试图立足于(异于形而上学但比后者更切近原始真理的)另一种思想形态来克服现代性,它宣扬思想的另一个开端,倡导一种后形而上学的思想形态。中国传统思想显然就归属于这另一种思想形态,以其相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原始性和本真性而深得开启后现代思想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重视。天道思想以及基于这种思想之上的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原道观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在这个层面,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后现代”思想作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学术支撑,使后者获得一种本土的思想视野和参与世界后现代对话的思想支点。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质是,基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理对文艺实践领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进行清算和批判,从理论上反思文艺实践领域的反生态和非生态主义观念,并在建设性意义上从文论实践的层面倡导和推行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人文主义观念,这种观念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设定为历史实践的最高理想(即“诗意地栖居”的观念或当代的生态文明社会构想)。在现代生态思想的观照下,中国传统文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智慧。宋坚认为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包括崇尚自然的生态审美观,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向往自然造化的天工之美,追求天地大美的审美境界,体现了生生不息的生态情怀”[22];周进珍认为“中国古代文论蕴藏着难解难分的生态情结,其核心是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23];吴建民则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艺生态思想,古代文论家以生命态度对待文学,产生了大量的拟人化文学批评,从而使古代文论具有鲜明的生态学特点”[24]。从生态观念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生态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直接转化为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学术支持。在思想层面,中国传统文论从理论层面展现了其所植根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生生”观念。曾繁仁认为“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原始哲学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一种‘天人相合’的‘中和论’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实际上也是一种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思想”[25]377;程相占教授认为“生生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理念、根本价值观”[26]4,而以“生生”思想为哲学本体论的“生生美学”被他解释为生态美学当代建构的一条路径,很显然这是一条基于本土思想的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建构路径。以作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的“诗言志”命题(朱自清语)为例,“诗言志”而“志于道”,诗的本质在于显明人对(“生养”并赠予万物以自由的)天道的顺应,后者作为“志”在现实人生实践中展开为参与、赞助和守护万物的自由存在,此即“赞天地之化育”或“尽物之性”,这就是所谓以人道应和天道的“天人合一”思想。参与、赞助和守护万物的自由存在即是所谓的护生,天地有大德曰生,因此,人最高的道德使命乃是赞助这种万物的生养或化育,这就是所谓的“生生”观念。从传统的本质来看,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生态观念一直以其本己方式存在于中国人的历史性生存的当前之中,从思想观念上塑造着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并且以其本土传统的位置为后者的实践营构出一个在本土和西方、古代和现代之间进行思想对话的学术空间。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建基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中,其本身参与和塑造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实践整体。“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新时期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7]。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也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通过创造性的转换使传统民本思想参与到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在黄宁看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借鉴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文艺情怀”[15]。中国传统文论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本思想和忧国忧民的观念,例如,自屈原提出“发愤以抒情”的诗学观念以来,中国传统文论在对其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发愤说”文学观的传统,其与“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一道表达了忧国忧民、匡时济世、关切民生疾苦的文学思想。鉴于传统的深刻影响力以及其中深刻而高尚的道德内涵,中国传统文论中体现民本思想和忧国忧民观念的理论资源为当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和知识资源。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论植根其中的“人为天地之心”“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主义观念显示自身为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建构的本土思想视野。在中国传统文论看来,人乃“天地之心”,这一定位规定了人之人性,人在倾听和接纳历史的天命之际才得以展开其历史性的生存,而其生存的本质乃是悟道和弘道,亦即,“替天行道”以赞助天地之化育。人既是道心,也是万物之心,人最高的尊严及其本质性的自由在于看护万物自然而然(亦即自由)的存在。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至高的人道主义,一种本真的人本主义思想,而这种思想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那里就曾得到过最具代表性的表达:“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28]1《文心雕龙》典范地例示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即便在后现代思想的视野中,这种“人为天地之心”的观念也是一种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源始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这一人文观的照耀和辉映之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必将在重审本土传统和居有理论前沿两个层面赢得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的问题域。

五、结语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及其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学术关联进行了探究,意在把中国传统文论阐释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所必需的学理资源。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及其任务,本文从理论层面揭示了中国传统文论作为这一建构的一个重要学理资源的存在面向。这一理论层面的探究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先行的学术视野,作为预先的展望,后者为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一个重要学理资源接收和整合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引。借此,在这一向度(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与中国传统文论的本质关联)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乃至中国传统文论当代转换的相关实践才能够得以合乎时势地开展。本文的探究作为一种理论上的预先筹划具有其特定的暂先性,亦即,这种理论上的先行洞见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测度、构想和预判,我们在这里所提供的思考及其所取得的结论最终都要在(于这一向度上)得到具体实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践中得到认同、修正、批判或抛弃。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论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