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非遗保护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推广

2024-05-10 06:58王一
新楚文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推广传承

王一

【摘要】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贸易的枢纽,在2021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而且不论是文化内涵还是产业基础都十分深厚。泉州当前正在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丝名城”,期望不断提升自身的非遗保护、传承推广、创新利用的整体水平,培育出更多德技双修的专业化人才,全方位促进非遗进入市场、融入生活,让泉州的非遗事业繁荣发展。在2022年,泉州古琴艺术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真正成为世遗泉州的其中一项组成,同时也是泉州政府深入推进城市名片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首先分析古琴艺术的当代传承推广价值,其次基于非遗视角,从几个方面深入探究古琴艺术传承与推广的具体措施,以期将泉州资源文化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努力成为非遗保护利用的典范城市。

【关键词】非遗保护;古琴艺术;传承;推广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6-006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6.020

【基金项目】世遗泉州视域下古琴艺术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D59)。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文化既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所在,同时也与中国千年的文化生活、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息息相关。在数代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古琴艺术所呈现的音乐意境、文化内涵、艺术成就等,都是其他任何一种乐器所无法相比的[1]。所谓“琴者,乐之统也”,正是因为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使得其自古以来就受到无数人的喜爱,但是由于科技进步、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现代音乐形式进入我国,受到年轻人的普遍喜爱,对传统音乐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这就导致了古琴艺术的传承、推广陷入了困境,所以,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说,传承和推广我国古琴艺术已刻不容缓[2]。

一、古琴艺术的当代传承推广价值

古琴艺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在宋元至明清经历了成熟发展的鼎盛时期,又在近代多元化发展、外来文化冲击的条件下,“乐之统”的地位渐渐不复存在、真正懂古琴、爱古琴、会古琴的人越来越少,使得古琴成为束之高阁的“古董”[3]。古琴是上古时期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虽然当前历史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古琴深厚的艺术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旧值得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

古琴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作为国粹,由于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古琴艺术除了蕴含丰富的音乐,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弹奏古琴的过程中,能够使人切实领略到古典音乐之韵味、魅力,感受古人所追求的博大情操、意境美,即使在新时代的今天,古琴艺术的文化内涵依旧未减分毫,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深刻影响力,为世人所钟爱[4]。古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代也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学习古琴、欣赏古琴艺术的人逐渐增多,并将其作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文化交流、艺术展演之类的活动中,时常可以看到古琴艺术的身影,这种传承行为更好地向国人和世界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5]。

(二)修身养性的教化价值

在儒家文化中,将古琴作为具有教化功能的工具,有“君子养德于琴”的说法,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提及女子长期抚琴“可以變化性情”,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演奏、钻研抑或聆听古琴,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内心、缓解压力、疏解情绪,使自身的心灵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6]。古琴之所以可以起到教化作用,根源在于其别具一格的音乐魅力,古琴的音色深沉,余音如潺潺流水般悠扬,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求演奏者指法细腻、技艺娴熟,有意识地控制音乐呼吸、找准音韵变化,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之中,感受乐曲的灵韵与悠扬,如此才能用音乐传达情感力量,使自己和听者获得听觉的愉快、心灵的和谐。

(三)文化创新的艺术价值

很多人因为古琴的“古”,片面地认为是一种很久的艺术形式,只是因循守旧地采取保留策略,却没有根据现代艺术发展趋势进行革新。事实上,“古”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在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重要性,所以必然要大力传承和推广古琴艺术,才能让上古时代的羲皇气象再次重现,避免古琴成为艺术工具,失去原本的内蕴[7]。在当代,古琴在文化创新、艺术表现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很多古琴演奏家并不拘泥于传统琴谱、演奏形式,纷纷尝试将古琴同其他乐器进行创新融合,并且与现代文化传播语境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地创造出与现代审美思维相适应的新乐曲,为古琴艺术增添了新的生机。同时,古琴艺术也频繁出现在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当中,成为中华文化展示、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二、非遗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推广的路径

在古琴艺术长期传承与推广的过程中,泉州通过采取古琴进校园、古琴进社区、“古琴百人传习”、青年古琴大赛等一系列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很多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首先是当地对古琴艺术有深厚情感和独特理解的老一辈古琴琴艺传承人数量非常有限,现有学琴人员中,大多数是出于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以教材为主,极少接受过系统性训练和口传心授,且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内涵的感知,导致传承链条薄弱,古琴艺术的传承工作推进困难[8];其次是在现代社会中,相比于现代音乐形式,了解古琴艺术的人非常少,由于古琴琴谱以减字谱为主,仅指法、弦、徵的组合就有千种变化,琴谱中没有标注音长时值的符号,学习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每一次进阶都十分困难,难免让人望而生畏,因此自然市场需求也不高,再加上泉州古琴艺术产业发展速度缓慢,整体的市场化水平不高,缺少一个良好的市场生态支持;最后,泉州现有的古琴艺术培训体系尚不够完善,应当在古琴艺术家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同时配合多样化的教育推广策略,让更多人喜欢并爱上这门艺术形式[9]。

(一)加强文化传播,拓展受众面

古琴本身是一种具有极高传播价值的传统乐器、艺术形式,对古琴艺术的深度研究,使其收藏价值被充分开发出来,在国内外的收藏市场上,古琴的出现频率持续升高,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凸显[10]。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推广,可以尝试从收藏方面入手,通过加大文化传播力度,使古琴艺术的受众面不断拓宽,因为倘若古琴收藏家要了解古琴对应的历史、文化、来源,并且掌握分辨古琴真假、鉴别制琴材料、观察漆灰、判断断纹、感知音色的技巧;这些都离不开对古琴的深入全面研究,而且在完成收藏后,还要懂得如何保护古琴、鉴赏古琴,这样才能使古琴艺术不断地传承下去。

泉州在深入推进古琴艺术项目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国艺术演技院借鉴成功经验。中国艺术演技院作为我国最全的古琴艺术收藏场所,其以谱、声、器为核心,通过整合传世琴谱、古琴录音、古琴三类资源,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古琴艺术收藏体系,再加上邀请当地的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地方文化研究人员以及古琴艺术家、爱好者、从业者的合力支持,也让很多人了解到古琴的构造特点、形制演变、风格种类、文化内涵,投入到古琴收藏行列,成为促进古琴艺术传承、推广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拍卖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流动收藏形式,在促进古琴艺术传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既可以使顶级古琴流入市场,又可以使政府部门加大保护及研究力度,让古琴实现保值升值。拍卖是一种公开竞买的交易方式,能够进一步扩大古琴艺术的宣传,有助于增强古琴艺术的城市影响力,推动非遗融入市场、融入现代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根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不算最新仿制品,现有古琴只有两千多把,由于市场上的古琴数量十分稀少,所以顶级古琴在市场上的价格居高不下,这也使更多人开始注意到古琴艺术及其文化,而通过拍卖,可以找到懂欣赏、有财力的收藏家,比如泉州的收藏者何先生,在2003年拍得古琴“九霄环佩”之后,便面向社会举办了音乐会,邀请了古琴大师李祥霆先生现场进行演奏,使这把古琴之音得以重现,同时也让古琴艺术绽放光芒[11]。

(二)关注古琴文化,培养艺术人才

1.深挖哲学思想。古琴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是西方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在开展古琴艺术教学期间,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儒、道、释哲学思想展开深入挖掘,从审美层面入手,带领学生深刻感知古琴艺术。在古琴艺术中,气、韵、象是表现艺术的重要元素,与儒、道、释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孔子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古琴为工具陶冶情操、澄心明净,感知天地之间呼吸之“氣”,实现了礼乐的教化功能[12];释家讲究禅境意蕴,《琴论》将禅学、琴学联系起来,提出“攻琴如参禅”,因为古琴以留白为美,其乐曲中包含很多起承转合、若有若无之处,其中的韵味需要抚琴者自己用心去参透,以琴来寻得心灵的和谐;道家以逍遥自在为了,主张无为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言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自然中的任何事物都并非尽善尽美,一定会存在些许不足。总结来说,气与韵是相通的,然后才构成了象,在开展古琴艺术教学时,教授者一定要学会从关联的角度出发,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学习者一同探索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及其对音乐的影响;引导学习者深刻感受古琴艺术独有的韵味[13]。

2.培养音乐思维。中西方音乐文化伴随社会发展的进程,早已在互相融合中实现共同发展,中西方音乐在思维方式、精神追求上,存在着自娱和娱人的倾向,这就要求教授者在进行古琴艺术传授时,除了细致讲述理论知识、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如此才能追根溯源,从古琴艺术的历史变迁出发,深刻感受其文化、审美的变化,从而有效落实音乐思维的培养。建议以古琴艺术为主题定期举办演奏交流会、琴学讲座、琴曲赏析之类的实践活动,让艺术生活丰富、充盈起来,给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广阔交流平台,大家凝聚智慧共同挖掘古琴艺术的精髓,促进古琴艺术的传承、创新,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琴、爱上古琴;同时通过交流的过程,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演奏水平,让古琴艺术这门具象化的传统文化形式,得到最好的展现[14]。与此同时,始终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积极从地方古典、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中借鉴经验,推动古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突出古琴艺术的现代特色。

(三)打造交互体验,深化文化内涵

1.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状态,为古琴艺术的传承、推广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能够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古琴艺术的魅力直观地呈现出来,真正走出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越来越多的人依托微信、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了解及学习古琴的形制、调音技巧、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或者围绕古琴历史、古琴曲鉴赏、古琴演奏技巧三个模块、分别开发对应的线上精品课程,供广大古琴爱好者根据需求展开自主学习。除此之外,长短视频创作也是传承推广古琴艺术的有效方式,利用各大短视频平台,采取可视化、影像化等手段,对古琴艺术的历史进行追溯,深度还原其文化内涵,逐步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资源库,而受众也可以自由地对古琴艺术内容进行转发分享,如此能够让古琴艺术推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

2.引入数字化技术。伴随5G技术的持续发展,让近距离接触古琴艺术成为可能,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多元,在实施古琴艺术传承与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比如泉州市博、海丝博物馆、泉州府文庙、弘一法师纪念馆等,依托这些场所举办减字谱、大象无行、弦外幽深等数字互动体验展览,积极引入3D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只需要动手轻轻拨动琴弦,就能让瀑布和山水“动”起来,让虚拟和现实在这一刻融为一体,营造出古老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意境氛围。举办古琴沉浸式音乐会活动,除了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音乐会舞台,还可以利用全息投影打造“高山流水”的音乐主题,令观众感受古琴艺术的高雅与动人[16]。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在技术加持下打造的互动体验模式,其传播效率会随着移动深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进而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泉州经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乐器中,古琴由于蕴含丰富音乐、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是如同国粹般的存在。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推广古琴艺术,不仅可以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发挥其修身养性的教化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更好地满足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欢古琴,积极投身到古琴艺术的学习中,身体力行地传承和推广古琴艺术。考虑到当前泉州古琴艺术传承存在着些许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问题为导向,综合采取加强文化传播、关注古琴教育、打造交互体验等策略,助力古琴艺术走出勘岩,迈向大众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许健.琴史初编[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顾梅羹.琴学备要[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3]高罗佩.琴道[M].宋慧文,孔维锋,王建欣,译.上海:中西书局,2013.

[4]李爱真,吴跃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5]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林華.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7]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8]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3.

[9]董文静.闽派古琴的传承现状与传播对策探寻[J].人民音乐,2014(04):54-56.

[10]施咏.当代古琴音乐大众传播论——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9(02):118-124.

[11]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12]郑敏.网络环境中古琴音乐的传播与继承[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146-153.

[13]屠金梅,廖静.古琴在当代大众媒介环境中的继承与创新——以古琴在“古风音乐”中的运用为例[J].音乐传播,2019(02):

96-100.

[14]黄大勇.刘军林.文化旅游融合的认知、动力与发展向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9(12):141-146.

[15]李华伟.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国际经验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7):18-21.

[16]陈则更.欧洲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度假旅游,2018(05):6-7.

作者简介:

王一(1988.3-),女,北京人,教师,讲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非遗传承与运营管理。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推广传承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群众文化音乐的推广及发展探讨
对我国推广大众体育活动的意义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