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与传递

2024-05-10 06:58黄晴宋岩峰
新楚文化 2024年6期

黄晴 宋岩峰

【摘要】传统动画色彩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审美倾向,对于塑造和传递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认同感的内涵、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与传递的路径、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与传递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关于进一步发挥传统动画色彩提升文化认同感的意见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揭示传统动画色彩与文化认同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并为中国动画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關键词】传统动画色彩;文化认同感;塑造与传递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6-004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6.01

动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审美性等功能,还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动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百年风雨,始终坚持以民族为本、以时代为鉴、以创新为要的发展理念,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其中,传统动画色彩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审美倾向,对于塑造和传递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1]。文化认同感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文化所产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它是个体或群体与文化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联系,也是维系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文化认同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2]。

传统动画色彩是指中国动画中所运用的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色彩语言。它源于中国传统美术风格,并受到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影响和启发。它不仅注重写实,更注重表意;不仅追求视觉效果,更追求意境效果;不仅表达形象内容,更表达精神内涵。它是中国动画艺术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动画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3]。本文从文化认同感的内涵、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与传递的路径、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与传递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关于进一步发挥传统动画色彩提升文化认同感的意见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揭示传统动画色彩与文化认同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并为中国动画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文化认同感的内涵

(一)文化认同感的概念

文化认同感,深藏于每个个体的心灵深处,是对所属文化的归属和感知。它不仅表现为对共同价值观、信仰、习俗的承认和遵循,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依靠。当在异国他乡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家乡的风土人情在银幕上展现,那种由心底涌起的激动和亲切感,便是文化认同感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与所属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感受到了作为文化一分子的骄傲和自豪。传统动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展现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通过丰富的色彩运用,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特色以视觉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这种通过动画形式传递的文化信息,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认同,从而增强观众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

(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

文化认同感是国家凝聚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一个拥有强烈文化认同感的国家,其国民会更加团结一致,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同时,文化认同感也是个体精神寄托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当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认同和理解时,其精神世界会更加充实和丰富,自我价值也会得到更好的实现。传统动画在塑造和传递文化认同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动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能够通过色彩、画面等视觉元素直观地展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其次,动画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感染力,能够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等手法深入地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最后,动画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受众基础,能够将民族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本土文化。

(三)文化认同感在传统动画中的体现

传统动画通过丰富的色彩运用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传统动画中,常常可以看到水墨画风格的运用。这种风格以墨色为主调,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展现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意境。此外,中国传统动画还善于运用红色、黄色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来展现吉祥、繁荣等文化意象进一步增强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除了色彩运用之外,传统动画还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等手法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例如在中国传统动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关于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正义等主题的展现。这些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这些价值观。同时传统动画中的角色形象也往往具有民族特色,如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孙悟空、黑猫警长等角色,他们的形象和性格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二、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与传递的路径

(一)通过色彩传达民族特色

传统动画中的色彩运用,远非简单的视觉装饰,而是文化的深刻印记和民族特性的鲜明体现。这种运用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画所想要传达的文化信息和民族特色,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例如,中国的水墨动画,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意境。水墨动画中的色彩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通过水墨的渲染和流动,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韵律感。这种美感和韵律感,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除了水墨动画之外,中国传统动画还善于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来传达特定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更能够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通过色彩传达文化价值观

在传统动画中,色彩成为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动画创作者通过巧妙的色彩运用,成功地将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以中国传统动画为例,红色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一色彩在中国文化中与正义、勇敢和善良紧密相连。当观众在动画中看到红色的元素时,他们不仅看到了色彩的鲜艳,更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这种红色的运用,如同一种无声的语言,让观众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中对勇敢、正义的崇尚。

同时,绿色和蓝色等传统色彩也在动画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分别代表了生机、活力与宁静、和平。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动画的视觉效果,更为观众打开了一个理解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窗口。在这样的色彩语言中,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从而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通过色彩构建共同记忆

传统动画中的经典场景和角色往往与特定的色彩相关联,这些色彩成为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例如,《黑猫警长》中黑猫警长的黑色制服和红色领结,以及《葫芦兄弟》中七个葫芦娃的七彩服装,都成为观众心中永恒的经典形象。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角色的魅力和独特性,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除了角色形象之外,传统动画中的场景和情节也常常与特定的色彩相关联。例如,《大闹天宫》中天宫的金色和云彩的白色,以及《哪吒闹海》中海水的蓝色和龙宫的金色,都成为观众心中难以忘怀的场景。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更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从而增强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通过色彩构建共同记忆的方式,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也在心灵深处留下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从而更加坚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4]。

三、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与传递中存在的不足

(一)过度商业化导致色彩失真

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一些传统动画为了追求更高的收视率和票房收入,过度使用鲜艳、刺眼的色彩,使得动画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这种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往往会导致动画中的色彩失真,无法准确地传达出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意境。色彩失真,不仅会影响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更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当观众看到的只是动画中夸张、刺眼的色彩时,他们很难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更难以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缺乏创新意识导致色彩雷同

在传统动画中,一些创作者在色彩运用上缺乏创新,导致不同作品之间的色彩雷同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创作者在色彩运用上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色彩雷同的现象,会导致观众审美疲劳,降低他们对传统动画的兴趣和期待。因为当观众看到的只是千篇一律的色彩时,他们很难从中感受到动画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更难以对其中的文化元素产生兴趣和关注。

(三)跨文化传播中的色彩误读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传统动画中的色彩可能会被误读或忽视。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观众对其他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也可能是因为创作者在色彩运用上没有考虑到跨文化传播的因素。色彩的误读或忽视,会影响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当观众无法理解或接受动画中的色彩时,他们就很难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意境,更难以对其中的文化元素产生共鸣和认同[5]。

四、关于进一步发挥传统动画色彩

提升文化认同感的意见和建议

(一)坚持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传统动画色彩在传递民族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动画色彩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坚持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需要创作者在色彩运用上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的特点,同时结合现代色彩理论和技术,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动画作品。具体而言,创作者可以通过研究民族文化中的色彩运用规律和象征意义,以及借鉴现代色彩理论和技术的成果,来提高传统动画色彩的运用水平。例如,在中国传统动画中,红色常常被用来代表喜庆、吉祥和热情。在现代动画中,创作者可以运用现代色彩理论和技术,通过对红色的明度、纯度和饱和度进行调节,来营造出更加丰富、细腻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借鉴现代设计中的流行色和时尚元素,来丰富传统动画色彩的搭配和表现手法。此外,创作者还需要关注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例如,现代观众更加注重画面的真实感和细腻感,因此创作者可以通过运用更加逼真的色彩表现技巧和更加丰富的色彩搭配方式,来增强动画作品的真实感和细腻感。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现代的音效和特效技术,来营造出更加震撼和逼真的视听效果,从而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二)鼓励创新意识,丰富色彩运用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线,也是提升传统动画色彩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鼓励动画创作者在色彩运用上不断创新,尝试新的搭配和表现手法,对于增强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作者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设计领域的色彩运用技巧。例如,可以借鉴绘画中的色彩搭配和表现手法,以及设计中的图形处理技巧,来丰富传统动画的色彩表现力。其次,可以嘗试运用现代的色彩处理技术和工具。例如,使用数字绘画和CG技术,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色彩的选择和调整,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加细腻和逼真的色彩效果。另外,创作者还可以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汲取灵感,发掘新的色彩元素和运用方式。例如,可以观察和研究自然景观、社会现象和文化符号等,从中获取色彩的灵感和素材,并将之运用到动画创作中。

(三)加强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减少误读现象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语言理解的困难,传统动画色彩可能会被误读或忽视。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加强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创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色彩认知习惯和审美偏好,以便在创作过程中做出针对性调整。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和观众测试,收集他们对色彩运用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创作者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色彩运用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此外,创作者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传统动画色彩的理解和认同。这些活動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了解和体验其他文化的平台,增进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画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和完善传统动画色彩的运用方式。

五、结论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传统动画色彩在塑造与传递文化认同感方面的重要性、影响路径以及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传统动画色彩对文化认同感具有显著影响,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动画色彩在增强文化认同感方面的作用,需要坚持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鼓励创新意识并丰富色彩运用、加强跨文化沟通与合作以减少误读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传统动画色彩的潜力,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红岩.中国传统动画影片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与应用[J].新闻爱好者,2023(01):69-71.

[2]袁君怡.浅析动画色彩设计在动画短片中的作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1):87-88.

[3]陆小路.中国画元素在传统动画中的运用[J].四川戏剧, 2019(07):87-89.

[4]刘浩然.动画色彩设计研究——浅谈色彩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9,3(16):182.

[5]刘晏祯.东方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动画影片中的传递[J].中国民族博览,2017(08):160-161.

[6]于浩.简析传统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Z1):157-158.

作者简介:

黄晴,女,汉族,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