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十三师

2024-05-10 11:38冯清利
时代报告 2024年3期
关键词:军垦红星战士

红星闪闪放光彩,

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

1973年夏天,著名作词家邬大为和魏宝贵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之邀,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下的这首主题歌,一经传出,便风靡风行,影响了几代人。潘冬子手捧闪闪红星的形象,深入人心。

经典永流传。

在新疆兵团十三师的日子里,时时处处,我都能感受到“红星”在闪烁。红星农场、红星渠、红星军垦博物馆、红星将领、红星忠魂、红星英烈、红星医院、红星影院、红星发电厂、红星面粉厂、红星鸡场、红星炭厂、红星牧场……

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名称,都不厌其烦、不惧重复地以“红星”冠名,没有比十三师更如此钟爱“红星”二字的吧?这是一种深深的红星情结。

不能不说,红色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要超出其他色彩的位置,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红色代表吉祥、喜庆、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等,它象征着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

这是燃烧中的火的颜色,这是生命中血的颜色。

在中国的节庆文化中,红色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通过书写张贴红红的对联、悬挂红红的灯笼,传递希望,表达美好祝愿。

最早使用五角红星作为军队战士帽徽的国家,不是我们,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将五角红星作为帽徽,寓意汉满蒙回藏的共和,也希望五角星的幸运可以带给中国革命希望和胜利。

喜欢红星,实则偏重于“红”。五星使用红色,能激发战士以铁血意志为胜利而英勇斗争。

在中国革命和历史中,红色代表着中国的声音、先烈的信念、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国家依然将五角星用于军队,并且以五星红旗作为国旗。

红星符合人们的审美,是人们心中最美的符号。

红星是胜利的标志、正义的化身、革命的象征。

十三师的遍地红星,既是对“红星”寓意的喜爱,更是对“红星”精神的传承。

小小竹排江中游,

滔滔江水向东流。

红星闪闪亮,

照我去战斗。

革命代代如潮涌,

前赴后继跟党走,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

位于哈密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代号为“红星”。“生在井冈山,成长在延安;转战千万里,扎根东天山”是该师历史的写照。

十三师现有总人口14万余人,下辖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红星四场、火箭农场、红山农场、黄田农场、柳树泉农场、淖毛湖农场等8个团场。

8个团场,场场都有着自己光荣的历史,场场都有自己辉煌的历程。无论是来自冀鲁豫,还是来自湘鄂赣,当年的指战员们以异乡为故乡,以他土为热土,把建设好新疆作为终身使命。

红星一场前身是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曾被毛泽东主席授予“红星部”光荣称号。1952年,部队挺进二道湖地区,修渠引水、开荒创业,是新疆最早屯垦戍边的部队之一。

和兄弟部队一起荣获过“红星部”光荣称号的红星二场,于1952年由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集体转业建立。部队前身是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战斗和生活过的陕甘宁边区教导旅二团。

在红星一场场史陈列馆,我們肃立在军垦战士的塑像前,轻轻走过战士新婚之夜的洞房“地窝子”……

在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踏上一层层的台阶,我们去重温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在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我们认真倾听讲解员每一句解说的话,阅读每一段闪光的文字,观看每一张珍贵的照片,不忍错过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

在《红星二场及其前身部队西进歌》展板前,我们一起默默诵读:

诞生于南昌起义,征战在中央苏区。

三年国内战火燃,七天七夜保延安。

铁流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鏖战急。

转战西北历艰险,横扫二马胡宗南。

八年抗日烽火起,平型关上马蹄疾。

高奏凯歌进新疆,剿匪建政垦荒忙。

晋察冀,冀鲁豫,浴血疆场杀顽敌。

创业东疆征西陲,屯垦戍边创辉煌。

一句句歌词的背后,是一场甚至几十场艰苦的战役在打响;

一句句歌词的背后,是上百乃至上千上万革命战士的牺牲。

这是用无数次鏖战、无数人生命凝结成的血水写成的“西进歌”。

字字铿锵,句句荣耀!

人们永远忘不了那些长眠的英烈,人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共和国元帅记挂的指挥员——刘云彪

刘云彪,福建省长汀县人。1930年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侦察连连长、骑兵侦察连连长、骑兵团团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115师骑兵营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1942年4月12日,因积劳成疾,在河北兴旺县逝世,年仅28岁。为纪念他的功绩,晋察冀边区把定唐县改为云彪县。1987年10月,在他牺牲55周年之际,聂荣臻元帅当面授意李中奇将军撰写了《回忆骑兵团团长刘云彪》一文,并签送《人民日报》刊发。

在博物馆内,我看到了这份泛黄的《人民日报》。从文中的描述里,刘云彪的形象清晰起来:中等身材,消瘦,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话来嗓音洪亮,语气温和,让人感到既威严可尊,又和蔼可亲。

文中记述了一段红军东征时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1936年2月,红军开始东征。他骑着一匹白色战马,指挥全连直插阎锡山的巢穴山西。在兑九域一举歼敌一个步兵营,俘敌300多人。

在率部乘胜南下追敌到洪洞一带时,骑兵侦察连碰上敌一个骑兵连。刘云彪发现这连骑兵,马匹肥壮,装具崭新,兵士年轻,想到党中央关于扩红的指示,他有了新的考虑。

他命令部队以迅猛的动作将其包围,让神枪手打掉敌连长,边缩小包围圈,边进行政治攻势,迫使敌人全部当了俘虏。经对其进行抗日宣传后,绝大部分愿意留下抗日,遂扩编了我骑兵第二连,壮大了我骑兵队伍。

在他的积极努力和全连同志的奋战下,东征后,我军骑兵由200多人扩充到500多人。返回陕北后,经军团决定,建立了我主力红军第一个骑兵团。

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英年早逝的英雄。

年仅32岁壮烈牺牲的副师长——罗少伟

罗少伟,陕西汉阴人。生前系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副师长。1935年,罗少伟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940年,在山东抗日前线夜袭曹县韩村集时,罗少伟独自攀上日军指挥所屋顶,用手榴弹炸毁了敌指挥部。

1946年8月,罗少伟率部队偷渡无定河,歼敌800余人,胜利完成了迎接王震南下支队北返延安的任务。

1947年3月,胡宗南指挥20万大军围攻陕甘宁边区,罗少伟率领教导旅一团分三道防线阻击敌人,浴血奋战七昼夜,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9年,罗少伟任六军十六师副师长,随部队进驻新疆哈密。

当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封建农奴主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裹挟农牧民抢掠烧杀、攻打地方政府、偷袭驻疆部队、破坏社会秩序,严重威胁新疆新生人民政权的稳定和边防巩固。

1950年3月,新疆剿匪指挥部成立。十六师投入到清剿哈密叛匪的激烈战斗中。

4月1日,罗少伟乘车到哈密七角井检查部队防务,突遭40余名土匪袭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噩耗传来,全师指战员无不痛哭失声。4月2日,当遗体被运回哈密时,战士们悲愤万分,一起振臂高呼:“为罗副师长报仇!为死难烈士报仇!”有的战士咬破指头,用鲜血写成请战书,强烈要求奔赴剿匪疆场。

在十六师将士举行的追悼会的挽幛上,一句“晴空万里,少伟何存?痛悼烈士,此心如焚”,使我们仿佛也身临现场,感同身受,义愤填膺。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英烈永在,丰碑永铸!

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哈密地区土匪和国民党残部叛匪的叛乱得到基本平息,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

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

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

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征袍未曾脱下,新的号角已吹起。从硝烟中走来尚未得到休养生息的指战员们,新疆的土地又赋予了他们新的任务。

十三师进驻哈密后,有三项主要工作:一是抓紧改造起义部队,剿匪肃特;二是抽调大批干部开展群众工作;三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帮助驻地人民发展经济。

当时的哈密,匪徒嚣张妄为;气候异常,干旱少雨;粮食紧缺,交通不便,解决部队吃饭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但最要命的是缺水。哈密盆地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区域,没有水,就没有绿洲生态;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经济。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望着哈密周边终年积雪覆盖的天山山脉,战士们下定了决心:修渠引水,在戈壁滩上开天河。

1951年3月19日,十六师300多名指战员召开修建红星渠誓师大会。48团、47团和师直2000余人开进戈壁荒滩,新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摆在指战员面前的困难重重。设计的问题,水泥的问题,石头的问题……设计可以请专家,水泥需要从内地运,但没钱,没运输实力;自己烧水泥,没设备,没配方;开采石头,需要炸药、钢钎、汽车,这些部队全没有。

没有解放军战士攻不下的堡垒,没有解放军战士战不胜的困难。指战员们有的是智慧。

没有砌渠工具,战士们自己架起铁匠炉,制作铁锤、钻头、铁锨、铁镐;没有运石工具,战士们把圆木锯成一截一截,中间挖个孔,代替车轮,自制木轮车;没有水泥,湖南参军学生潘妮根据自己父亲(建筑工程专家)的配方研制而成了一种叫做“代水泥”的水泥。

为提高功效、节省资源,战士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土办法、好办法,施工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解决了。

战士王德提出双锤打石眼儿、勤掏勤钻的方法,工效由每人每天完成20~30厘米,逐渐提高到110厘米,最高时达到540厘米;战士徐进义发明了“搭板装窑法”,从12人一天半装一窑,提高到7人一天装两窑;战士郭金虎创造了土路条代替铁炉条的办法,一年节省铁5100公斤;四十七团二连试验成功“高线运水泥”的方法,在30米高的山上,用木轨把代水泥运到山谷里,只需一分钟。

1951年冬,挖土方、运石头、拉沙子、铺渠道、开山炸石、烧灰筛灰等工作全面铺开。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西汉实行“屯田定西域”以来,西域屯垦史上涌现了张骞、班超、郑吉、耿恭、林则徐、左宗棠等大批爱国英雄志士。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乏爱国志士。

在十三师新星市的日子里,看得最多的、听到最多的,还是建设红星渠的故事。

红星军垦博物馆里一张背石头女兵的照片,尤其引人注目。

女兵叫赵秀勤,河南省南阳人。参加修建红星一渠时,她16岁。1951年8月来到新疆。

讲解员介绍说,那时,女兵一般三人为一组,大伙儿换着背。每次背石头时,赵秀勤需要弓着身子,两个战友将一块大约四五十公斤重的石头放在她背上,她雙手从下托着石头底部,战友在两旁扶住,3个人从山上慢慢往下走,放到大约300米外的平地上,再由男兵装车拉至渠道处。

曾有记者找到了健在的赵秀勤,她回忆说,刚开始不会背石头,多数战士的肩上磨出了泡,磨出了血。衣服磨烂了,找点儿烂布补上,有的垫上些草继续背。日复一日,看到不断延长的修成的渠,战士们干劲更足了。

在赵秀勤看来,相较于男兵从事凿石眼子放炮、推磨筛陶粉等重体力、危险性大的作业而言,背石头没有那么苦。

2022年8月,赵秀勤到红星一渠、二渠参观。看到水位监测、排水、上下山的路等一切越来越好,她露出了甜甜的笑。

她感慨最深的一句话是:“再也不用背石头了!”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更多英雄人物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我想有必要把他们介绍给更多的人。他们都是明星级的、永垂史册的人物,值得我们去认识。

发明“拉山爆破法”的特等功臣王德

王德,河北省良乡县人,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起义参军。后王德主动报名随部队进疆参加剿匪护政。在修红星一渠时,王德担任爆破任务。每天上工干活,他总是走在前面,提前将全班当天作业区的危石、碎石清理干净,部队上工即可立即作业。收工休息时,他总是落在后面,大家撤离工地回营,他给所有炮装上炸药,点炮炸石。艰难危险的活,他都冲在前面抢着去干,一年多时间里三次立功。

在总结战友姚炳荣“连环爆破法”的基础上,王德创造了“拉山爆破法”,一次炸石30~40立方米,提高了功效8~10倍。1952年4月的一天,王德为撬悬崖炸松的山石,被砸断一条腿,不幸光荣牺牲,时年25岁。

绰号“黑人”的兵团二级劳动模范吴三德

吴三德,陕西省韩城县人。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四十八团一营机炮连,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修建红星一渠时,别人背一袋沙子,他背两袋,别人捡16方石头,他捡28方。他用三联模打土坯,每天工效保持在3000块。夏天干活只穿一条短裤,浑身晒得黝黑,绰号“黑人”。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兵团二级劳动模范。1957年,出席全国农田水利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不亚男儿”的兵团二级英模吕桂花

吕桂花,女,山东莱阳人,1954年吕桂花来疆支边,分配到红星二场一连,工作时吃苦耐劳,不亚男儿。修红星渠时,日挖土方30多方,多次受到表彰。1955年加入共青团,先后参加兵团共青团代表大会、兵团首届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8年被评为兵团二级劳动模范,1979年荣获“三八红旗手”称号。

1952年8月1日,红星一渠终于竣工、开闸放水。此后,一个个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天山雪水顺渠而下,一变,成了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水、希望之水、幸福之水。

从1952年到1972年的20年间,9条大渠全部如期竣工:

红星一渠全长32千米;

红星二渠全长37.4千米;

红星三渠全长47.4千米;

红星四渠全长28千米;

红星五渠主干渠16千米、支渠20千米;

庙尔沟干渠全长32千米;

三道沟干渠全长27千米;

红山口干渠全长13.2千米;

淖毛湖大渠全长30千米。

这些渠道总长283千米,相当于石家庄到北京的距离。这些枯燥的数字,是军垦战士在和平年代立下的新的辉煌战绩!

战争年代养成的战斗作风,成为战士们一生披荆斩棘的利器。进山可以开路,遇水可以架桥。战争年代所建之功与生产建设时期所立之业,不能说孰大孰小,他们一脉相承,共同熔铸成了红星的色泽与质地。

可以想象,在20世纪50—70年代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完成这么巨大的工程,每一米的掘进和延伸,付出了怎样巨大的牺牲!

壮烈也罢,不壮烈也罢,不同情形的生命奉献,无不为了这片土地上能吹拂和煦的春风、盛开幸福的花朵……

在这些渠的名字中,叫得最多的是红星渠。指战员们用战争年代赢得的光荣称号——“红星部”来命名这些水渠,是要让它成为建设祖国边疆的开端、作为献给新疆人民的第一件礼物。

我注意到博物馆里展出的一份手写的歌谱,歌名叫《幸福的红星渠》,四句歌词“红星红啊红星亮,红星精神永传扬。先辈开出幸福渠,造福边疆往年长”,唱出了人们对红星、红星渠、红星精神的赞美。

资料记载,红星渠建成后,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1950—1952年三年大生产,红星一场共生产粮食5万公斤,油料13574公斤,夏、冬菜64万公斤,有效地解决了部队部分供给,减轻了人民负担。

平地开荒、洗碱造田,是兵团人在天山脚下的又一历史壮举。

哈密垦区是出了名的重盐碱地区。“无风一片白,风起白满天。”红星二场所在的火石泉地区曾是一片一望無垠的大碱滩,每亩碱滩上含有40多吨硝和碱以及6吨盐。

前苏联土壤专家来此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土壤根本无法耕作。

无法耕作,也得耕作。这是比向天山要水更艰巨的战斗、更为严峻的考验。是战胜盐碱,还是向盐碱低头?指战员们坚定地选择了前者,坚决苦斗盐碱!

1953年4月,四十七团三连190多名战士首先在驻地红柳滩的东一、东二、东四斗拉开了全团开荒造田的序幕。战士们摆开阵势,一排排,一列列,挥舞铁锹、十字镐,刨开碱层,打起地埂,削破硝板,开挖渠道。

方圆十几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火石泉大碱滩变成了热腾腾的战场。

在十三师文广旅局工作的兰妹一直陪着我们。她介绍说,战士们开荒建场时住的地方叫地窝子。这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木材匮乏情况下而挖建的较简陋的居住方式。

挖建时,先将厚厚的盐碱层挖掉,然后在地表向下挖一个斜坡作为入口,接着挖一个近两米的长方形深坑,再就地取材,砍些红柳枝作为房梁屋架,上面铺一层芦苇,最后盖一层土,地窝子就基本成型了。

夏天气温高达40度,冬天低到零下20度,一遇大雨,床头屋漏无干处。广大军垦战士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一住就是10年。

新婚的战士怎么住?公共婚房,且只能住上一个晚上,就要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

真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一种住处!实地一看,同行的人,无不惊讶、感叹,不愧为中国最有骨气的房子。

那天,我们都穿着在文工团借的解放军服装。在一处公共婚房,兰妹示意我和她一起坐在床边,让同行的人录段小视频,再现一下当年的情景。

我双手端放在双腿上,联想到彼时彼景,顿感这种场合的庄重,遂感到呼吸也不均匀起来,当年的战士也一定拘谨而幸福吧。

倒是兰妹围的红围巾还真有一点儿喜庆的气氛。

每一名老军垦,都有自己讲不完的故事。那天,我们与十几名老军垦面对面,听他们的讲述,直到下午两三点,仍意犹未尽。好在十三师红星二场编辑的《老军垦画册》中,还有14个老军垦洗碱造田的故事。

老军垦薛元生讲的故事

周立成曾是四十七团的战士,参加开荒治碱时,他和战士们在地上打埂子围成格子状,光着膀子,赤着脚,手握铁锹,在齐腰的盐碱水里一泡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腿被盐碱水腐蚀出一条血口子,刺痛钻心。他说,现在有些老同志的腿依旧是雪白的,好像腿上的肉让漂白粉漂白了似的。

老军垦周立成讲的故事

周立成曾是四十八团的战士,他说,放水泡碱是异常艰难的劳动。白天烈日晒得身上脱皮,傍晚蚊子扑到身上,叮得人奇痒难忍。战士们想办法穿厚一点的衣服,头上的帽子一直护到脖子下面,只漏出两只眼睛,可蚊子还能叮透。他干脆全身糊满泥巴,抵挡蚊虫叮咬。这种办法在部队迅速推广,都说管用。

从兰妹那里,也能知道很多老军垦的故事。这些年,作为军垦新一代的她,一直致力于整理搜集这方面的内容,她认为她有责任来做这件事。

她说,当年的老军垦们,白天治碱,晚上挖芦苇,都是顶着晨星开工,伴着夜星收工,两头不见太阳。收工回到地窝子,疲惫不堪。吃晚饭时,黑灯瞎火看不见,有的战士吃着吃着,馍就从手上掉落,在地上一摸,摸到一个跟馍差不多一样大的石头,放在嘴里一咬,差点儿把牙咯掉。

她还告诉我们,每治好一块土地,战士们都要捏一撮土放到嘴里尝一尝,直到没有苦、咸、涩味了,这块地才能种庄稼。战士们说,我们的土地是一口一口尝出来的。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

最难夜夜梦家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向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

这首描写军垦战士拓荒的诗,是兵团当时生活的生动写照。

当年的六军十六师指战员入疆以后,听,劳动的歌声漫山遍野;看,劳动的热情高又高。戈壁滩上盖花园,不再是梦想。

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兵团人将无坚不摧的意志转化成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靠的是将一往无前的斗志转化成永不懈怠、永不放弃的毅力,靠的是将夺取胜利的豪情转化成积极争先、勇创一流的激情!

兵团人血脉里永远流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兵团人骨子里永远渗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

1954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这支英雄部队集体转业,开始了踏上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的新征程。

团场的工作方针是“发展团场经济,致富职工群众”,目标是“兴城、强工、优农”,方向是水利化、机械化、园林化,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开展起来,农场规模迅速扩大,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文教卫生初具规模。

一个欣欣向荣、百业兴旺的现代化国营农场在亘古荒原上奇迹般地出现了。

不能不说,是老红军、老八路代代相传的精神,感召和激励了全国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来到边疆,继承和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明星级的、永垂史册的人物。

第一次走进罗布泊找水的红星总场场长毛熙屿

毛熙屿,1914年出生于湖南省,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团长,1957年底任红星总场场长。1958年9月,为解决水源,扩大耕地面积,他亲任总指挥,组成13人的小分队,决定进“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找水。经过多天的艰难跋涉、周旋,他们战胜了热浪、干渴、断粮等种种困难,进入罗布泊腹地,找到了一片水源。这是解放后第一次有人进罗布泊找到水,为农五师以后两次派人进罗布泊提供了宝贵经验。因长年累月奔波,积劳成疾,毛熙屿于1958年12月病逝,享年44岁。

支边后成长为高级经济师的席长学

席长学,1944年3月生,陕西省彬县人,1960年3月由兵团招收支邊。他任红星一场场长后,年年超额完成承包任务。1990年至1998年,共实现利润1722万元。完成了葡萄种植项目、棉花基地建设项目,新光开发区万亩果园基地建设取得好成绩。兴建了场办公楼、医院门诊楼、职工浴池、文化活动中心、教学楼、农贸市场。农场公路柏油化,连队道路砂石硬质化,全场1000多户职工自建了住房,100户职工住进了楼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支边后成为兵团二级英模的王焕兰

王焕兰,1936年10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初中毕业就响应号召进疆支边。1958年1月,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她被下放到红星二分场养畜队当饲养员。通过开荒种菜、改进饲料管理等措施,带领大家克服了饲料不足的困难。同时注意圈舍管理,保证了猪圈卫生达标。在接受饲养巴克夏任务后,她一年有200天住猪舍观察看护种猪。在她的精心看护下,饲养班喂养的120头母猪,年终繁育增加183头,净增率达到了152.5%。1959年,王焕兰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60年,先后被树为兵团“十二面红旗标兵”之一、兵团“二级劳动模范”。

王焕兰是20世纪50年代初大批进疆女兵的优秀代表之一,像这样的女兵不胜枚举。

小时候随父母迁居河南南阳的李新野,1951年上高二时,她得到六军教导团在南阳招兵的消息,就报名参加了解放军。这也是一位“不亚男儿”的女兵。她精通农业技术,熟悉各种农活。1959年任红星一场一连连长,王震将军曾称赞她是兵团第一位女连长。后曾任红星一场参谋长、哈管局副局长等职。

为了使部队能够安心生产,扎根边疆,长期执行屯垦戍边的战略任务,当年,新疆军区曾从湖南、山东、甘肃、河南等地招募了大批女兵进疆。

最富传奇色彩的是“八千湘女上天山”,她们的故事曾被写成文学作品、拍成电视剧。

1950年7月到1952年5月,新疆军区共招收约8000湖南女兵。“八千湘女”的进入,为漫天黄沙、茫茫戈壁的世界里增添了温柔和绿意。

“八千湘女”,犹如吐鲁番的葡萄、和田的玉石、克拉玛依的石油、喀什的石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这些被称为“戈壁母亲”的女兵们,和男同志们一道开荒种地、兴修水利,与少数民族群众手拉手、结对子,传播现代理念、帮助生产生活,增进了各族群众交往团结,在各條战线上发挥着聪明才智,奉献着青春和热血,有力促进了屯垦戍边事业的稳定发展。

新疆逐渐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1954年到1966年期间,新疆的耕地面积由113万亩增加到1212万亩,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厂以及拖拉机厂、发电厂、水泥厂等一批大型工厂拔地而起。

十三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事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农业发展中,十三师着手构建棉、果、畜“三足鼎立”,粮、经、草“三元结构”的农业经济格局,即哈密垦区以发展棉花、林果、蔬菜种植为主,巴里坤垦区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为主,伊吾垦区以哈密瓜种植为主。

进入21世纪以来,自动化节水灌溉、GPS自动导航播种驾驶技术、棉花大面积机械化机收等农业“六大”精准技术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达到5800亩,精品果园1.1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

工业是团场经济的支柱之一。十三师在红星二场积极打造“十三师丝绸之路经济开发区”“十三师光伏产业基地”“红星二场火石泉产业集聚区”三大平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创动科技、红星重工、顺风光电等一批“耗水少、污染小、产出高、规模大、能循环、带动强”的企业集团,由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到发展新型环保工业。

在城镇化建设中,十三师思路清晰:围绕“一市一区五镇”(即新星市、大营房城区、火箭农场——红星二场一体化建设示范镇、二道湖镇、巴木墩镇、柳树泉镇、三仙镇)创新城镇一体化发展机制。

在文化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十三师提出积极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和“东天山旅游联盟”,充分挖掘十三师的红星军垦文化、丝路绿洲文化、古代游牧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等,打造具有兵团特色和十三师区域特点的文旅产品,助力十三师“军垦文化名城”的打造和“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建设。

2019年,十三师全年接待游客6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9亿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十三师仍实现全年接待游客56.63人次,旅游总收入2.67亿元。

2023年,总投资3.3亿元的体育公园、体育馆、地质科技博物馆、沙漠主题公园、红星军垦文化传承教育中心等10余个项目顺利推进。

随着红星一场提出的建设乡村旅游服务、高端农产品种植、农商产业育成、城郊康养居住、现代化养殖加工“五大基地”、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乡村振兴的基础必将得到夯实,乡村振兴的路会越走越宽。

在红星精神照耀下的光荣部队、魅力之师,必将创造新时代新的奇迹。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是发挥兵团作用的重要途径。

曾荣获全国农垦战线12面红旗、创造新疆当代史上许多“第一个”的红星二场,在兵地共建、促进兵地融合和民族团结上也走在前列。

他们的做法可行有效。坚持党的领导,依照“六联机制”开展工作:一体化党建联建、社会维稳联防联控、文化交流互访联办、农业技术示范联合、教育医疗成果联享、资源环境治理联动;建立兵地连村“互学、互帮、互助、互促”四互机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兵地“一盘棋”。他们坚持打破行政界限,在旅游规划、项目开发、游线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形成兵地深度合作,形成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品共推、市场共拓、效益共赢的局面。红星二场与二堡镇仅一渠之隔。为了搞好兵地共建,双方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协作。

2013年,双方曾签订《兵地融合共建发展框架协议》。

在道路共建中,双方共同修建的友好路,成为连接兵团团场与地方乡镇的重要通道;在水利共兴上,加强场镇沿线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每年洪水期可减少场镇农、林、牧、副、渔各业损失170万元,可减少防汛抢险救灾等费用80万元;在利益共享上,修路过程中,二堡镇党委积极协调做好34户农民的让地工作,并无偿提供戈壁沙石料。北京天行健光伏发电项目,得到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实现顺利并网;在维稳共担上,红星二场党委坚持主动作为,建立兵地一体的维稳机制,多次实现与二堡镇共同组织民兵联合演习。除了兵地之间关系融洽外,战士与群众之间也建立了鱼水深情。在红星二场,军垦老兵李宝山、周美清夫妇与艾合买提·玉素甫的故事家喻户晓。

李宝山是一名军垦老兵,1950年到哈密屯垦戍边。当时他所在的红星二场一连与二堡镇五大队仅一路相隔,双方虽有兵地之分,语言不通,但友好地打着手势、相互交流。

李宝山是一连政治指导员、治碱队的队长,艾合买提的父亲玉素甫·哈特是一名铁匠,在长期交往中,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1957年,玉素甫家发生变故,李宝山赶忙前去探望。艾合买提5岁时,左手4根手指意外受伤,李宝山借来一辆自行车,急赶20多公里奔赴团场医院,付了全部医药费,救了艾合买提。

数十年来,玉素甫父子一直是李宝山夫妇永远的牵挂。他们夫妇也多了一个维吾尔族儿子——艾合买提·玉素甫。此后,艾合买提·玉素甫还经常带着他的一双儿女看望老两口。到花贝花市参观时,一位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主动打开录音机,在欢快的乐曲中为我们跳起了新疆舞。我们都以为她是花市里的一名员工,原来她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看花的。姑娘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努力曼。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不怕慢。

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热情。当我们走进伊州区柳树泉农场沙枣泉村时,维吾尔族村民敲起手鼓,弹起热瓦普,跳起欢快的舞蹈。我们被浓浓的民族情谊包围着,也幸福着他们的幸福……

作者简介:

冯清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洛阳市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宜阳县文联主席。出版散文集《一路好奇》,作品入选《2021年河南文学作品选散文卷》《202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获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第五届“奔流文学奖”优秀奖,主编《宜阳散文选》。

责任编辑/董海燕

猜你喜欢
军垦红星战士
兵团记忆
郭红星:扶危济困终不悔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闪闪的《红星》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无名战士有名剑
闪闪的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