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4-05-10 04:14周石其周小红
关键词:谱系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周石其, 周小红, 张 雪

(江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这个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无数个具有鲜明特质的具体精神是枝干,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下简称精神谱系)这棵大树。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现状并展开思考,不仅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理论要求,更是对新时代立党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

一、研究现状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创造出许多伟大奇迹,取得许多伟大胜利,作出许多伟大贡献,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精神谱系是各种精神力量、高尚品格、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论断被正式提出之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党史党建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呈现迅猛增长,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构建逻辑理路

理论逻辑。厘清精神谱系的理论来源,是深刻认识精神谱系的首要的基本的任务,更是研究精神谱系的前提。实践、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精神谱系源于伟大理论。当前学术界对精神谱系的理论基础阐释如下:张有武、陈智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科学指引[2]。张爱武、熊浩从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的追求中阐释精神谱系的真理基础[3]。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虽然张爱武、熊浩从对共产主义的科学信仰角度来表明其真理基础,但从本质上说,他们仍然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精神谱系的理论来源这一观点。高振岗、王廷栋指出精神谱系的理论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基础上的一种精神创造,论述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也肯定个人在创造精神谱系过程中的贡献力量,该论点为创造精神谱系的主体作了重要补充[4]。黄明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出发,系统阐释了精神谱系生成的思想指引[5]。总之,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精神谱系孕育产生的理论武器,为精神谱系指引正确方向。

实践逻辑。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就没有精神谱系的产生发展。关于精神谱系的实践逻辑,当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磨炼孕育精神谱系,没有伟大实践就没有精神谱系的孕育。张爱武和熊浩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时期的历史背景及时代任务论述精神谱系的实践逻辑,对精神谱系的实践逻辑作出深刻阐释[3]。第二,精神谱系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高振岗、王廷栋阐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要求[4]。第三,精神谱系源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邓国军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兴国富民的生产实践、富国强基的科学实践、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实践四个方面阐述精神谱系的实践逻辑[6]。邹绍清认为党坚持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构筑中国精神谱系[7]。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征程中,经过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精神谱系,在伟大实践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文化逻辑。精神谱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学界普遍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谱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底蕴,同时,精神谱系继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韩震认为精神谱系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在历史延续中不断升华的[8]。邹绍清认为党坚持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藏和精神追求中构筑精神谱系[7]。史雨川、陈桂蓉认为精神谱系中蕴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从“义以为上”的价值取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刚正不阿的气节操守、“知行合一”的认识理性四个方面阐述[9]。徐建国认为共产党人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经过时代淬炼,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0]。刘国瑞研究精神谱系的文化向度,并从文化灵魂、文化底蕴、文化源头、主体文化进行阐释[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标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伟大奋斗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伟大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哲理智慧、价值追求、高尚品格,是涵养精神谱系的丰富文化沃土。总体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本思想、“大同社会”等思想为精神谱系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来源,厚植精神谱系的文化沃土。

(二)核心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包涵丰富的核心理念。关于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三要素说。王树荫认为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的信心,是中国共产党艰难前行的精神动力,也是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12]。焦金波认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民的价值情怀、创新的实践要求是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13]。二是四核心论。吴雷鸣认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主要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为民情怀、英勇的斗争精神、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14]。王玉倩等人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实事求是的价值准则、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构成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15]。李海容认为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民立场、创业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16]。三是五核心论。闫长丽和李征认为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民情怀、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代表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17]。李梦云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根本基点,深厚的为民情怀是价值旨归,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是伦理指向,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是鲜明底色,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实践原则,共同构成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18]。王炳林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炽热的情怀、奉献、艰苦奋斗、创新等关键词,集中反映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19]。四是六核心论。邓纯东将理想信念、人民至上、敢于斗争、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大公无私视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20]。学术界普遍认为理想信念、人民立场、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集中反映了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还有学者认为精神谱系展现崇德向善扬正气的道德品质[21],精神谱系包含顾全大局与团结协同[22]。学界通过深刻分析精神谱系包含的伟大精神,展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深化精神谱系的核心要素研究。

(三)时代价值

精神谱系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撑。学界对于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是政治价值。王冠和李雪勤认为精神谱系能够创造政治记忆、整合意识形态、提升动员效能[23]。邓凌月认为精神谱系的政治价值主要表现在强化对政党的政治认同、发挥意识形态的凝聚整合作用、提升政治动员效能、塑造中国共产党政治形象等方面[24]。二是文化价值。张莹、陈改君认为对外宣传精神谱系,有利于提升百年大党的文化软实力[25]。赵中华、林彬认为精神谱系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重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6]。杨帅认为传承精神谱系是保持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明繁荣昌盛的必然要求[27]。三是社会价值。刘海飞认为精神谱系在树立社会新风正气方面具有“引领促进”的作用[28]。邓凌月认为精神谱系能够有效形塑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气,教化社会成员,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24]。四是党建价值。颜晓峰认为传承精神谱系不能丢失党的红色基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加强精神强党;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丰厚滋养[29]。郑香丽认为精神谱系是动员全党为党的事业奋勇向前的精神指引、激励全体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精神保障[30]。杨义芹认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密码,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源源动力[31]。还有学者认为精神谱系包含的伟大精神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32]。

(四)赓续传承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发展道路上将有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精神谱系作为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集合,不仅能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精神动力,更能为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武器。关于赓续传承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承的推进方式。张莹和陈改君从传播思想、多元主体、传播渠道、培育全媒型人才四个方面阐述精神谱系对外叙事的推进方式[25]。陈佳琪主要从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宣传教育、深入社会实践、发挥榜样作用四个方面探讨精神谱系的传承路径[22]。二是赓续的历程。曹均学和罗俊认为精神谱系的赓续历程经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期,四个时期分为缘起、接续传承、继续发扬、赓续传承阶段[33]。三是构建理路。邓凌月从精神谱系的构建理路出发,按照主体示范、受众研析、内容优化等方面探讨传承策略,倡导实现精神谱系的时代化大众化[24]。四是赓续传承目标。周燕春主张从百年精神谱系中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前行之力、勇立担当之志,在传承精神谱系中以最佳的精气神迈进新征程[34]。

(五)同伟大建党精神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5],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36],进一步明确二者的关系,为研究阐释精神谱系的源头指明方向。伟大建党精神属于精神谱系,但又超越精神谱系。精神谱系包含的一个个伟大精神所展现的内涵,高度反映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可以说,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正确认识和研究二者的关系,是深入研究精神谱系的关键。关于二者的关系研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伟大建党精神是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康来云认为伟大建党精神奠定精神谱系的文化根基,铸就精神谱系的马克思主义之魂,指引精神谱系为民价值追求,规定精神谱系的党性和先进性[37]。刘建军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活水源头,是贯穿精神谱系的一根红线[38]。白显良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之间是“源”与“流”的辩证关系[39]。张明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二者不是同一逻辑的表达,但是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血脉和发展历程[40]。第二,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王炳林、张雨认为一系列伟大精神无论在科学内涵还是呈现方式上,都丰富和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41]。赵凤欣认为精神谱系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基因的延展与传承[42]。此外,黄蜺、杨超认为伟大建党精神统领精神谱系方向,滋养精神谱系发展[43]。

二、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内容的多样性

精神谱系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息息相关。换句话说,精神谱系的发展演进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而逐渐丰富完善的。精神谱系正式提出后,学界深入研究精神谱系。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精神谱系”发现,从2012年两篇关于“精神谱系”的文章到2021年1000余篇,精神谱系研究的后发性十足。2016年,陈晋首次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随后,刘建军、王炳林、邹绍清、颜晓峰等学者做了深入研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研究从最初的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到毛泽东、周恩来、习近平对构建精神谱系的贡献研究。研究内容从最初的思想内核、实践属性、道德力量、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征,到生成逻辑、演进历程、内涵核心要义、发展特点、时代品格、当代价值、赓续传承、基本经验、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精神谱系的研究内容愈发丰富多样,拓宽了精神谱系的研究渠道,丰富了精神谱系的理论研究。

(二)范围的广阔性

精神谱系跨度较大,跟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从地域上看,精神谱系的研究从地方到国内再到国际。精神谱系的福建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表明福建篇章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福建篇章的14种精神,将精神谱系与地域结合研究,是精神谱系地域性研究的重要范本[44]。精神谱系的国内研究丰富多样,大多从精神谱系本身出发,较之地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具有典型性研究的是探讨精神谱系对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价值意义。精神谱系对外叙事传播是展示中国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精神谱系的研究范围不仅立足国内,而且涉及对外传播,对传播精神谱系、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传播人群来看:一方面,精神谱系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大学生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情怀;另一方面,精神谱系对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引领时代新人的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精神谱系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综上所述,精神谱系的研究范围从小到大、从窄到宽,具有一定的广阔性。

(三)脉络的系统性

事实上,第一批纳入精神谱系的名单按照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期划分标准,共有46种伟大精神。这既符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进程的科学划分依据,也符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实践路径。四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具有科学依据,整体来看,四个时期的伟大精神展示了每一个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精神面貌,描绘了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不少学者主要从这四个时期阐释精神谱系的历史逻辑及演进脉络,有的学者细化四个时期,概括为初步生成时期、继承发展时期、创新性转化发展时期、历史性飞跃发展时期[16]。学者从四个历史时期系统梳理精神谱系,将精神谱系放在百年奋斗史中来解读,以大历史观角度展示出精神谱系的整体风貌。四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促使精神谱系的发展脉络清晰明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三、研究展望

(一)坚持理论基础研究

精神谱系的理论研究总体上比较深入,但是可从以下方面完善。第一,深化精神谱系的构建缘由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精神谱系,并在党的二十大指出弘扬精神谱系[36],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学者们应该联系实际,分析阐释提出精神谱系的意义,研究精神谱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厘清构建精神谱系的缘由。第二,加强学理阐释。虽然很多学者探讨了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但部分研究仍浮于表面。加强精神谱系的学理阐释,是认识研究精神谱系的首要任务。第三,加强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在这百年历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构筑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精神谱系,具有深刻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深入研究。第四,加强精神谱系的实践研究。精神谱系在推进“四个伟大”、坚定“四个自信”、克服“四大考验”、脱离“四大危险”、树立社会新风气、育人铸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精神谱系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更是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研究精神谱系,不仅要着眼于精神谱系在中国发挥的作用,更要增强其影响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范本。

(二)坚持结合“两个结合”研究

精神谱系包括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四个时期的伟大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可以说,精神谱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国具体发展趋势、时代任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所形成的精神集合。研究精神谱系应该坚持“两个结合”的视角,深化精神谱系研究。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深化精神谱系的首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包含了丰富的理论思想。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视角下探讨精神谱系,才能更好地将精神谱系转化为改革创新、直面社会矛盾的前进动力。精神谱系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研究精神谱系不仅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更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和方法论来阐释,采用整体与部分的原理、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等理论,明确其哲学底蕴,以达到研究的理论深度,为研究、传播精神谱系提供方法指导。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精神谱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家国情怀、追求真理、大公无私、自强不息、刚正不阿、知行合一、革故鼎新、以民为本等哲学思想,反映在精神谱系之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三)坚持传承路径创新研究

传承精神谱系不仅是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和作风,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更是新时代继续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实践要求。虽然学术界对精神谱系的弘扬传承路径作了探讨,但在“精神谱系谁来弘扬传承”“怎么弘扬传承”“运用什么方式方法传承”等方面可进一步加强。首先,加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精神谱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更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传承精神谱系理应在全社会、全领域广泛开展,在全社会弘扬精神谱系,掀起学习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热潮,以最广泛的力量宣传精神谱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以最大的信心和勇气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向世界最好的证明。精神谱系包含的伟大精神,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人物。讲好精神谱系的感人中国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精气神,从而产生思想共鸣,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最后,搭建完善弘扬精神谱系的载体。精神谱系不是抽象的,具有丰富的载体,呈现丰富的内涵。精神谱系以重要的革命纪念场所、特殊的纪念日为表现形式,因此必须加强对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利用重要纪念日,深刻反映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坚持比较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

精神谱系不是单一的理论成果,它与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紧密联系。一方面,学界需加强精神谱系与伟大精神的比较研究。精神谱系是由多个伟大精神组成的集合,每一个伟大精神在精神谱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突出伟大精神在精神谱系中的地位,拓宽研究伟大精神的道路,加强精神谱系与伟大精神的关系研究,是研究精神谱系的必然要求。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任务的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创造精神,是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伟大精神的内涵都集中凸显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因此,不仅要研究精神谱系本身,更要研究精神谱系与伟大精神的关系。另一方面,坚持交叉学科研究。精神谱系的研究不仅要从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维度阐释,更要从哲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阐释其内涵,深挖其核心要义,探寻其时代价值,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充分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精神谱系的传承弘扬添砖加瓦。利用信息技术学相关技术还原伟大精神的场景,利用VR等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达到在体验中感悟精神谱系。利用文化学进行分析,探讨精神谱系蕴含的文化现象,深化精神谱系研究。

猜你喜欢
谱系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