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4-05-09 21:33王柱起
大医生 2024年5期
关键词:脑出血

作者简介:王柱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部创伤的诊疗。

【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連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和观察组(41例,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率、神经功能评分、血清指标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能够提高脑部血肿清除率,降低再出血风险及INF-α、IL-6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脑出血;血肿清除率

【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5.004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5.016

脑出血是由非外伤性因素造成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疾病凶险且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临床常选择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此术式能够直视病灶,且止血效果较好,但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大脑周围组织造成的创伤较大[2]。近年来,脑出血微创手术不断优化,以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为主要术式[3]。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但手术过程中医师不能直视病灶,患者术后可能有血肿残留的情况。有研究表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能够为医师提供较微创血肿手术更广阔的手术视野,止血效果较好,能够作为蛛网膜囊肿、硬膜下血肿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4]。基于此,本研究对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6.00±11.5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5.80±11.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5]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检查确诊;⑵存在突发性头痛、恶心、意识障碍、偏瘫及眩晕等症状;⑶大脑幕上血肿量>30 mL,且脑中线偏移<0.5 cm;⑷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排除标准:⑴合并脑干出血者;⑵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⑶合并颅内动脉瘤者;⑷合并脑血管畸形者;

⑸合并脑疝者;⑹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⑴结合患者的术前检查结果,确定手术钻孔点;⑵进行全身麻醉,成功后在穿刺点进行颅骨钻孔,直径1 cm,借助尖刀切开硬脑膜,以电凝刀止血;⑶持导管穿刺至CT检查结果提示的血肿中心位置,到达预设深度后,以10 mL注射器分次抽吸血肿;⑷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头皮,若残余血肿量较大则给予患者尿激酶引流管注入治疗,后结合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拔除引流管,进行缝合。

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⑴结合患者术前检查结果,选择头部血肿最大层面、距离颅骨表面最近的位置作为手术钻孔点。准备不同视角的硬质内镜,检查仪器设备之间连接是否牢固,准备神经内镜辅助器械。

⑵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进行钻孔并规避大脑侧裂区。

⑶以钻孔点为中心,作3~4 cm竖行切口,将钻孔直径扩大至2 cm,以十字形开放硬脑膜。⑷进行穿刺,根据CT检查结果向内部置入引流管路,达到预定位置后撤出管芯,置入神经内镜。⑸在内镜下探测并借助吸引器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地抽吸,完全清除血肿。根据患者出血情况,通过吸引器确定出血点后,采用电凝刀止血,术后置引流管,缝合。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⑴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率。治疗前、后,进行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计算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体积-术后血肿体积) /术前血肿体积×100%。血肿体积=病灶最大层面长×宽×层间距×病灶层数×0.5(cm3)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者再出血率(造影剂从血管内溢到血管外为直接出血,局部血管增粗、走行紊乱或有异常衍射为间接出血)。⑵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前者包含睁眼、语言、肢体运动3个方面,分值范围3~15分,分数越高代表昏迷程度越轻;后者满分42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卒中程度越重。 ⑶血清指标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8 cm半径、1 5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取上层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⑷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8]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包含10个方面,满分100分,60~100分为轻度障碍;40~<60分为中度障碍;20~<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20分为完全残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用,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更高、再出血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OS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O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率比较

组别 例数 血肿清除(%,x) 再出血[例(%)]

观察组 41 89.40±6.80 2(4.88)

对照组 41 82.60±5.40 9(21.95)

t/χ2值 5.014 4.943

P值 <0.001 0.026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x)

组别 例数 GOS评分 NIHS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觀察组 41 8.22±3.41 19.35±1.41* 22.35±3.48 15.07±4.03*

对照组 41 8.34±3.58 17.87±1.32* 22.31±3.44 18.36±2.15*

t值 0.155 4.906 0.052 4.612

P值 0.877 <0.001 0.958 <0.001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2.3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神经外科的常见病,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主要是因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9]。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脑组织受到压迫会引发脑细胞损伤形成血肿,常伴发多重继发性脑损伤(脑水肿、血脑屏障损伤等),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10]。临床以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提升止血效果为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疗原则。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将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作为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该术式能够减少患者脑血管及其分支的损伤 [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更高、再出血率更低,提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分析原因为,微创血肿引流手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且术中医师视野受限,很难彻底清除深层血肿,导致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再出血概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GOS、ADL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提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分析原因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能够充分暴露患者深层血肿位置,医师操作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减少对神经元、脑血管的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损伤后免疫炎症反应会进一步破坏患者血脑屏障,引发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且炎症细胞浸润会加重脑组织水肿程度并影响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原因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机体损伤程度及应激反应较轻。

综上所述,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能够提高脑部血肿清除率,降低再出血风险及INF-α、IL-6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罗莉,王丽琨. CT混合征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术后再出血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3, 20(6): 422-426.

陈勃勃, 李孝伟. 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10): 1738-1740.

肖涛, 万娟, 蒋文武.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9, 16(9): 456-460.

倪海波, 孙晓峰, 钱晓波, 等. 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 19(4): 433-43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12):994-1005.

王小刚, 高丁, 李涛, 等. 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36.

KWAH L K, DIONG J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J] . J Physiother , 2014, 60(1):61.

范文可, 胡永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研究进展[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8, 30(2): 126-129.

RATRE S, YADAV N, PARIHAR V S, et al. Endoscopic surgery of spontaneous basalganglionic hemorrhage [J]. Neurol India,2018 66(6):1694-1703.

李丹, 徐沙丽, 周志林. 基于p38 MAPK/Drosha信号通路探讨脑出血患者继发性脑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1, 35(11): 786-791, 795.

王岩, 沈俊岩, 张福征.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疗效及对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对比[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 51(8): 955-958.

猜你喜欢
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预后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