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乱”与“东迁”:郑武公“处于卫三年”探析

2024-05-09 21:0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卫国郑国左传

廖 昊 东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089)

《左传·隐公六年》载:“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杜预注曰:“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徙,晋文侯、郑武公左右王室,故曰晋郑焉依。”[1]55郑武公是“两周之际”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协助平王东迁,为郑国开疆拓土,奠定了东周数百年的政治格局。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左传》《史记》等史籍语焉不详,而近年整理出版的《清华简(陆)》所收录文献《郑武夫人规孺子》,却提到郑武公曾“处于卫三年”,遥相指挥郑国内政。这为研究郑武公的生平事迹及其在“两周之际”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郑武夫人规孺子》中,郑武夫人在劝谏郑庄公时言:

吾君函(陷)于大难之中,处于卫三年,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如毋有良臣,三年无君,邦家乱巳(矣)。自卫与郑,若卑耳而谋。[2]104

郑武公在即位之初,曾经被困在卫国达三年之久。这期间郑武公难以回国,于是遥相指挥国内大夫以治理国政。这一材料不见于传世文献,反映了郑、卫两国在两周之际扑朔迷离的政治关系。近些年出土的文献证明,幽王死于戎乱后,周朝曾出现过平王与携王“二王并立”的局面。晋、郑、卫等国都曾参与过这一王权之争。晋、郑两国协助平王东迁,受到周王室倚重。卫国也因勤王之功,被封为“公”爵。那么又何来郑武公“处于卫三年”呢?

追溯两国渊源可知,卫国受封源于“三监之乱”,历来为周王室所倚重,是周王室控制东方诸侯的重要倚仗。而郑国受封最晚,与周王室血缘关系最近,却又矛盾重重。郑桓公追随幽王死于戎乱,而郑武公后来又迎娶了仇敌申国之女武姜。从《左传》记载来看,东迁之后周王室与郑国关系也并不融洽,在郑庄公时期相继发生了“交质”“射王中肩”等冲突。郑国与卫国、周王室这种隐秘而深邃的矛盾似乎暗示着郑国在“两周之际”曾有着巨大的政治立场转变,并直接影响到了这一时期的王权之争。

此外,郑国与卫国在领土、地缘形势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结合《左传》记载来看,郑国东迁占领中原大片膏腴之地后,与卫国曾长期发生冲突。郑国的疆域大致在济、洛、河、颍之间,也就是今河南省中部偏西地区。这一区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卫国作为东方传统大国,在河南北部地区一直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新老霸主之间必然不断发生冲突。如《左传》就记载卫国接纳共叔段残余势力、率领诸侯围攻郑国等史事(1)春秋初年,郑国与卫国多次爆发冲突,如《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左传·隐公四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左传·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足见两国在国家利益方面的巨大冲突。

要之,郑武公“处于卫三年”是在时局动荡、政治形势剧烈变化的情形下发生的,是“二王并立”局面下的产物。同时,郑国东迁所带来的与卫国在领土、地位等方面的矛盾,也为两国关系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这种复杂的形势,导致郑武公“陷于大难之中,处于卫三年,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

一、卫国在“两周之际”的选择

李学勤在《有关春秋史事的清华简五种综述》中提到:“武公‘陷于大难’,当即指西周王朝的覆亡而言。当时桓公死难,武公即位,其间武公曾有三年不在他父亲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的国家而居处于卫国,这件事传世文献没有记载,对于我们了解两周之际的历史颇为重要。”[3]程浩在《从“逃死”到“扞艰”:新史料所见两周之际的郑国》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武公处卫三年,乃是为了在旁辅佐平王。在武公之时,成周的东北仍为卫国所控制。按照《郑文公问太伯》的说法,郑国到了庄公时期才‘北城温、原’‘东启隤、乐’,将郑、卫两国的边界推到更往东的河南辉县附近。因此,武公在郑卫交界的成周夹辅平王自然可称‘处卫’,而简文中武姜说‘自卫与郑,若卑耳而谋’也可印证这一点。”[4]程浩这一观点虽然解释了“处卫”,但忽视了“陷于大难”。“大难”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周王朝的覆灭,其背后应该有更复杂的史实。

郑武公是两周之际的一位风云人物,在“二王并立”的局势下,辅助周平王东迁洛邑,并担任周王卿士,构建了周王室东迁之后整个天下的格局。同时,他大举开疆拓土,奠定了郑国的疆域和地位,让郑国真正地走向强盛。因此,讨论“陷于大难”这一问题,绕不开两周之际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诸侯之间的激烈交锋。特别是郑武公困居三年的卫国,就是这一问题的核心所在。

卫国受封较早,与周王室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厓季,厓季最少……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5]1589卫国在分封之初,主要是为了监视殷商后裔,是周天子十分信任的诸侯。在整个西周300年间,卫国与周王室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周夷王时通过“厚赂”,更是将爵位提升为侯爵。周厉王时期,由于难以调节国内矛盾,国人暴动,厉王于是被“出饹于彘,共和行政焉”。“共和行政”是西周历史上的一段公案,历来争论不休。长期以来,传统文献对于“共和行政”问题大致形成两种不同的说法:以《史记》为代表的文献说是“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以《古本竹书纪年》为代表的文献说是“共伯和干王位”[6]62—63。新出《清华简·系年》记载:“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李(士)、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宋(宗)。”[7]95出土文献证明了“共和行政”并不是周公、召公共同执政,而是一个叫共伯和的人临朝称制。关于共伯和到底是谁,史学界一直存在巨大争议。如郭沫若认为共伯和是铭文记载的“师和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共伯和是居住在卫国境内的一位贤人。不过目前最主流的观点认为,共伯和就是卫国国君卫武公。

据《史记》记载,共伯和曾杀兄篡位,这与《庄子·让王》《吕氏春秋》等文献所记载的共伯和因“好行仁义,诸侯贤之”,从而“入为三公”应对“国人暴动”后的危乱时局等历史事迹是极为不相符的。这好像表明卫武公和共伯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但《左传》记载季札观乐时,曾言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毛诗序》也认为《卫风·淇奥》“美武公也,言宣子有武公之德”。但杀兄篡位与“好行仁义”应当是不冲突的,春秋时期君位竞争激烈,如齐桓公杀公子纠、阖闾杀吴王僚等屡见不鲜[8]。而齐桓公、阖闾等在登上君位后励精图治,取得巨大成就,也受到了后世称赞。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共伯和即卫武公这一说法在人物年龄上难以自洽。但据《左传》《诗经》等文献记载,卫武公勤于政务,德才兼备,在当时很有威望。且史料记载,卫武公享有高寿,95岁高龄仍然执掌朝政,在年龄上与共伯和大致契合。且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并不能找出其他让各方完全信服的答案,因此“卫武公即共伯和”一说是目前最可靠的看法(2)陶兴华认为:共伯和应是卫国国君卫武公和。早在“国人暴动”发生前,共伯和就已经掌控周王室大权。“国人暴动”发生后,共伯和对稳定危乱时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王朝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以后,共伯和主动退位。周宣王即位,共伯和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国家——卫国,得以安享晚年。参见陶兴华《“共伯和”与“共和行政”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16页。。

卫武公在执政十四年之后,将权利归还给周宣王,然后隐居共山之首。如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曾引《鲁连子》云:“十四年,厉王死于彘,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5]183《庄子·让王》云:“共伯得乎共首。”司马彪对此语注释云:“召公乃立宣王。共伯复归于宗,逍遥得意共山之首。共邱山,今在河内共县西。”[9]976但作为一位杀兄篡位、摄政十四年之久的政治家,卫武公会这么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权力吗?《国语·楚语上》记载:“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10]447卫武公在95岁高龄时,仍然把持卫国政局,丝毫不见懈怠。而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在犬戎攻破镐京、幽王身死的关键时刻,他必然会作出一些重要的决策来稳定周王室,为卫国谋取利益。

因此,在幽王死于戎乱、周王室衰微的危急时刻,卫武公抓住这一时机,选择辅佐平王东迁。《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5]1590卫武公在这次动乱中抓住时机,成为辅佐平王东迁的重要功臣,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卫国由侯爵再次被提升为公爵,他本人也间接执掌了周王室的朝政,在“共和执政”的几十年后,再一次回到了权力的中心。然而郑国在两周之际,与晋国夹辅周室,是平王东迁的重要力量。那么,为什么同属平王阵营的郑武公会“处于卫三年”呢?

二、“二王并立”时期的政治形势

郑国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初代国君郑桓公随同幽王死于戎乱,郑武公、郑庄公父子两代担任平王卿士。但郑国与周王室似乎关系并不融洽,庄公时期曾出现“周郑交质”的局面,后来两者矛盾激化,甚至刀兵相见,“射王中肩”。这一切都说明郑国与平王东迁而来的周王室有着十分隐秘而深刻的矛盾,而这与两周之际波谲云诡的政治形势是分不开的。但我们对两周之际的历史却知之甚微。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确实错综迷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世文献记载的简略与芜杂。清代学者崔述说:“西周之亡,《诗》《书》无言及者,于经无可征矣。然《春秋传》往往及东迁时事而不言此,至《周语》述西周事众矣而亦未有此,此君臣父子之大变,动心骇目,不应皆无一言纪之,而反旁见于《晋》《郑》之语,史苏、史伯追述逆料之言。且所载二人之言,荒缪亦多矣。”[11]247但新出土《清华简·系年》对这一段历史有着相对详细地记载,如其中第二章云: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7]95

这段简文印证了以往史学家很少关注的“二王并立”这一史实。“二王并立”始见于《竹书纪年》,因《史记》中并未记载这一事件,因此历来将其当作野史看待。然而结合出土文献,我们可以将这一段缺失的历史还原出来。周幽王因宠爱褒姒,打算废长立幼,立伯盘为太子。太子宜臼见形势不利,于是逃奔西申,幽王派兵围申,欲置太子于死地。西申在被王师围攻的形势下,联合缯与西戎反攻周,致使“幽王及伯盘乃灭”。周幽王死后,以卫武公、晋文侯为首的东方诸侯拥立太子宜臼继位,即周平王。而以虢公翰为首的畿内诸侯,则拥立幽王之弟余臣为王,即周携王。而郑国在两周之际的态度是值得玩味的。郑桓公在幽王末年担任周王室司徒,预感到天下大乱,于是提前为自己寻找退路。在史伯的建议下,“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郑国正式开始东迁。

而这一过程中,还有很多贵族及其宗族势力追随桓公向东方迁徙。据《左传·昭公十六年》中子产追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1]1138,可见跟随桓公东迁的还有商人。且《清华简·良臣》记载:“郑桓公与周之遗老:史伯、宦仲、虢叔、杜伯,后出邦。”[2]1531由此可知,以周王室遗老史伯、宦仲等为代表的家族也追随桓公东迁,日后发展成为郑国早期贵族。从这里也可以推测,郑桓公、郑武公父子“必再三进大夫而与之谐图”,正是因为这些追随桓公东迁的贵族在郑国占据很大的势力,郑国国君需要与他们联合执政。这样来看,郑桓公就应当属于“诸正”,代表着畿内诸侯的利益。虢公翰与郑桓公很可能代表了忠于周幽王的王室势力,在郑桓公追随幽王死于戎乱后,虢公翰幸存下来,于是拥立姬余臣成为周王。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郑国在“二王并立”初期应当是属于拥立携王这一阵营。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郑国背叛携王,转而支持周平王呢?这正是郑武公“处于卫三年”的关键所在。《史记·卫康公世家》记载:“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卫武公是坚定的支持周平王的。平王东迁之后,卫武公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担任了周王室卿士。因此,卫国软禁郑武公,很可能与郑国的政治态度有关。郑桓公追随幽王死于戎乱,郑国与申侯、平王之间可谓有着难以化解的仇怨。以往史学家大多关注平王东迁、携王失败被杀,以为平王在王位争夺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往往忽略了在一开始,携王与平王是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所以才有了《清华简》“周亡王九年”[7]95的记载。而打破这一平衡的关键,就是郑国的转变。

郑国在郑桓公的提前布局下,在河洛之间获得了大量的膏腴之地。同时,未经战乱溃败的“成周八师”,也是郑国的重要力量。可以说,郑国是携王势力的“压舱石”。故而卫武公软禁郑武公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化携王势力,逼迫郑国投向平王。在郑武公困居卫国的三年时间里,他与卫武公极有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放弃与平王为敌的立场,加入包括申在内的政治联盟。三年软禁结束之后,郑武公得到自由回到了郑国。携王由于郑国的背叛,无力与平王相争,最终被晋文侯杀死。周平王在郑国的支持下,东迁洛邑,夺得最终的胜利。郑武公也在这一过程中迎娶了仇敌申侯的女儿武姜,即郑武夫人。在两周之际的这次剧烈的王室争锋中,携王、平王为了拉拢各自势力,将大量土地、军队、名爵赏赐给诸侯,这也导致日后周王室的快速衰落。秦国背叛携王,得到周原歧丰之赏;郑国背叛携王与京畿贵族,得到河南、郑共之地;卫国得到河内、河北、濮阳、共地;晋国得到河东、河西、河南之地;申、缯得到宛、虢、庸、陨之地。如卫、郑等诸侯,并得卿士、方伯之位,分取天子名器,周天子陷入诸侯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再也没有统领天下的实力了。而郑国虽然支持平王取得了王位,并在这次动荡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但郑国与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两者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于是在郑庄公时期,周郑需要通过“交质”才能维系联盟的关系。而这一联盟也并未维持多久,在繻葛之战中因为“射王中肩”,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终于走向破裂。

三、郑、卫两国之间的矛盾

卫国是中原地区的老牌大国,与周王室关系紧密。而郑国作为王室近支,又是周王室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卫国与郑国,不仅仅在政治立场上不同,在领土、势力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争端,这是中原霸主与后起新秀之间的必然结果。

从史料来看,卫国的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河北邯郸,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一带。而郑国从桓公东迁开始,就在河洛之地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国语·郑语》载:“其济、洛、河、颍之间乎……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苤、隗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10]532郑国的疆域大致在济、洛、河、颍之间,也就是今河南省中部偏西地区。这一地区以嵩山为中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又位于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郑国的扩张自然侵犯了卫国的利益,两国为了领土的问题大打出手是必然的。作为周代最早的封国之一,卫国一直是中原地区的霸主。因为有监视殷商后裔的职责,卫国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极高的政治地位。国君卫武公曾执掌周王室朝政十四年,本人又贤明勤勉,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郑国受封最晚,却在两周之际抓住机遇,快速崛起,在河洛之间大肆开疆拓土,是一颗冉冉崛起的新星,隐隐有成为新的中原霸主的趋势。这新老两大霸主在中原地带纷争不断,如《左传》中就记录了两国之间大量的战争。

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

《左传·隐公元年》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左传·隐公二年》

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秋,诸侯复伐郑。

《左传·隐公四年》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

《左传·隐公五年》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

《左传·隐公十年》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

《左传·桓公五年》

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

《左传·桓公十三年》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左传·桓公十四年》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左传·桓公十六年》(3)此引文皆采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

郑国与卫国在郑庄公时代就大战频发。共叔段与郑庄公争位失败后,也是受到卫国的庇护。尔后郑国与卫国纠集中原地区诸侯国,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争斗。且卫国数次干预郑国的君位之争,郑庄公、郑昭公、郑厉公,加上“处于卫三年”的郑武公,每一任郑国国君在继位之时,都受到卫国的干预。两国之间矛盾重重,难以调和。直到郑国遭遇“昭厉之乱”,元气大伤,卫国也因宣公、懿公荒淫乱政导致国力日衰,两国渐渐沦为晋楚争霸的棋子,才最终失去争斗的能力和资本。

四、余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闪耀而璀璨的时期,是西周逐步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各诸侯国强势崛起的“大裂变”时代。郑国在春秋初期俨然是这一时代的主角,《左传》的前半部分有大量笔墨是在记录郑国的相关史事,这与郑国的发展脉络和特殊地位是分不开的。郑国本是西周王畿里的一个小小封国,并无广阔的疆域和强大的实力,但由于和周王室的特殊关系,使得开国之君郑桓公在王室内担任司徒这一要职。身份上的便利使得郑桓公预感到天下大乱,因此利用职务之便,选取了河洛之间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和大本营。

在两周之际的动乱时刻,郑桓公、郑武公作为王室的近亲长辈,可谓占尽优势。殷八师作为周王室驻守成周的一支劲旅,是周王室威慑东方诸侯、维持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幽王死于戎乱后,二王并立,争斗不休。郑武公在此时争取到了殷八师的控制权,这成为郑国开疆拓土的重要力量。同时,郑国数代国君都曾担任过王室司徒,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地位。此时周王室仍有余威,郑国依靠王室司徒的地位,“奉王室以讨不臣”,一跃成为当时极其强大的诸侯。

郑武公携东迁之威,在“两周之际”成为左右携王、平王之争的关键所在,且郑国在中原地带的扩张也直接挑战了卫国的霸主地位。因此,卫武公将郑武公软禁于卫国达三年之久,逼迫郑武公支持周平王,即《郑武夫人规孺子》中所说“处于卫三年,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郑武公在三年软禁之后重获自由,转而支持平王,促成了平王的胜利与周王室的东迁,同时也为郑国谋取了巨大的资本。这一选择影响了两周之际的王权之争,也奠定了此后东周数百年的政治格局。但是,这也为周郑、郑卫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成为日后几股势力之间矛盾的根源。

猜你喜欢
卫国郑国左传
学界翘楚余卫国
做别人家的父母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许卫国书法作品选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看立体电影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卫国入朝将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