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乎他”

2024-05-09 15:27荣光耀谷清
新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课题社交青少年

荣光耀 谷清

社会交往是青少年成长过程的重要部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青少年开始将社交阵地转移到线上。线上交往一方面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建立、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更便利,另一方面也给青少年的同伴交往带来了困扰和压力。

“总是在乎他”:场景再现

有的学生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如将自己“跑步配速”的海报分享到朋友圈,若获得点赞,就会开心一整天,仿佛跑出的每一步都更有劲儿了;相反,若无人点赞评论,则会失落很久,甚至陷入自我怀疑。

有的学生在线上聊天,即使碰上自己不太喜欢的话题,也会尽量配合对方聊下去,认为这样对方就不会讨厌自己。有时,他们还会为选择一个“表情”纠结很久,即便聊天结束了,也还是会想:“自己是不是表达得不够得体?”“如果当时换成另一种语气,兴许会更好。”

有的孩子喜欢在网络上回答别人的提问,尽管自己对某一领域知之甚少,但还是会“现搜现卖”。虽然不清楚这样算不算“装”,但网友的回复的确能给自己带来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诸如此类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青少年的线上社交中上演,其共性表现为“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导致不稳定的自我评价”。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则很有可能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学生在各种不同评价的影响下,不能真正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生活变得碎片化,每一天、每一刻仿佛都跟其他的日子割裂开来,既不记得自己曾经做过什么,也不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感受不到应有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等。

“他人与我”:原因探析

青少年之所以如此看重他人评价,是因为其自我意识尚在逐步形成,对自我的认识还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而他人的评价恰好可以为自己提供参考,是形成自我评价的重要渠道。另外,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心目中“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时常激烈交锋,他们开始思考自己与身边伙伴的关系,分析自己在不同的群体中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此希望获得外界的正面评价,维持自己在别人心中的良好形象,找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存在依托。

与此同时,青少年虽然思维能力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但对问题的看法容易过分概括化,即以点概面,一次成功就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很优秀,对自己评价很高,而一点点负面评价也能让他们陷入自卑、沮丧的泥潭。

线上社交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对方的表情、言语和姿势,一些本就敏感或偏向抑郁质的孩子由于无法确认对方的真实感受而愈发感到不自在,如“一条消息发出后却感觉不妥,就立即撤回,有时要反复撤回并修改多次”。同时,相比线下交流,线上的消息回复不具备即时性,毕竟我们不可能一直盯着手机看,这就很容易错过消息回复的最佳时机。有时由于消息回复的快与慢、早或晚,致使对方对消息的理解、感受与我们的本意大相径庭,这种“错失恐惧”同样使青少年在线上社交时患得患失。

“让视线回归自身”:对策与思考

1. “镜像效应”:谁是评价的主体

人们会通过观察别人的评价而形成对自己的看法,就像照镜子一样,这对于正处在自我意识飞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明显。

然而,“镜中自我”的评价标准其实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所谓美不美、好不好、得体与否都是别人主观评价的结果。就現实情况而言,当我们通过对方这面“镜子”照出自己时,对方也在通过“我们这面镜子”发现自身,如当我们觉得“我的问题是不是有点冒犯”时,屏幕的另一头可能也在揣测“我是不是在敷衍对方”,当我们在想“我拒绝了对方,他会不会耿耿于怀”,线上的另一方可能也在后悔“我的要求是不是太唐突了,会不会不礼貌”,当我们担心自己的头像是否符合潮流和大众审美时,对方也可能在为自己背景墙上的精修照片而焦虑。

因此,当我们在为“别人的评价”或“对方的期待”而忧心时,不妨想一想:对方跟自己其实是一样的,他也在小心翼翼地等着我们的回复。想让他人更加真诚地对待自己,我们可先真诚地对待他人,也许能够更顺利地发现自己与对方是否契合,找到与自身观念更加一致、有相似志趣喜好、能够彼此交心的伙伴。

2. 课题分离:对他人评价与感受的取舍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在其著作《被讨厌的勇气》中写道:“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当我们有意识地尝试减少取悦、满足对方的行为时,可能最直接的感受是内疚、纠结。但事实上,对方怎么想是对方的课题,对方有义务、有责任处理好他的想法和问题,这并不是我们的课题。举个例子,当我们拒绝朋友的请求时,无须耿耿于怀:“对方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因为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能做的是坦诚地告诉对方:“这个请求我做不到,请你理解。我能做的是这些,如果你有需要的话,随时来找我。”

由此,青少年虽然可以将“他人”这面镜子作为认识自我的一个途径,但不必过分在意这面镜子,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个人也只能解决自己的课题。抑郁质的孩子更需要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担负的,哪些是自己不应该担负的;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哪些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如果学生常常对自己的过往耿耿于怀,对自己的形象过于挑剔,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对方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那么,“镜中自我”也会变形、走样。

3. 同一性:对他人评价内容的整合

青少年对他人的评价往往缺乏客观的判断,加之线上社交固有的局限性,导致青少年不能对来自不同身份、不同群体、不同场合的评价信息进行有机整合,长此以往,会加剧其对自身形象的模糊认识以及自身能力的困惑,引发“同一性混乱”。

所谓“自我同一性”,从横向上看,是个体尝试把自身经历的各方面整合起来,从而保持自身心理的协调一致,如能体会到“在线上为网友解答问题,网友夸赞自己懂得真多,而自己在线下也是个热爱学习的人”。从纵向上看,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价值观念和人生意义等存在一个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内在一致感,如可以感受到“老师虽然最近经常批评自己,但是过去也曾表扬过我。我以后如果好好表现,还是会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因此,帮助青少年有效整合多元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是促使其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记笔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因过去的一次争吵,于是一气之下将朋友屏蔽、拉黑。时至今日,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自己会怎么做?”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如果不想写,也可通过口述或录音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还可通过列表的形式,将“他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与“他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分别记录下来,然后分析每一条评价是否客观。关键不在于记录的方式,而在于通过记录的内容将青少年社交经历中的零散事件有效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因果、有关联、前后呼应的整体,以此提高青少年甄别他人评价的能力,避免全盘接纳或否定引发的“同一性混乱”。

让视线回归自身,不是忽略他人的感受,也不是否定或片面对待别人的评价,而是正视自身的评价主体地位,多问问自己:我从这次社交经历中得到什么样的反馈?我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在合理取舍与有效整合他人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对自身形象的判断和关于自身角色的定位。

(作者单位:荣光耀,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谷清,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课题社交青少年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青少年发明家
社交距离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