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的四个转变维度

2024-05-09 15:27修海峰
新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辉优点班级

修海峰

关于人与人的沟通,德鲁克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如果班主任琢磨一下这句话,就能悟到为什么学生听不进自己的话,为什么学生被批评后会有激烈的情绪。

日常沟通有三种传递信息的方式:超过55%的信息通过动作、表情、眼神和肢体来传达,38%的信息依靠语气、语调传达,只有7%的信息依靠语言、文字、图片传达。这就说明,沟通最好的方式是面对面沟通,不仅有语言,还有动作和表情。在此基础上,“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对谁说,怎么说”,就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说什么:从优点到优势的转变

“说什么”就是界定内容。有时候我们以为赏识是最合理的,其实是我们误解了赏识。赏识其实不仅仅是对人某个优点的认识,更是对一个人整体优势的判断。优点的力量远远不够唤醒、推动一个人成长,只有看见一个人身上更多、更深层次的优点,将优点组合成优势的时候,才能成为推动一个人向上的信念。

小海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每一次考前都特别慌张,谈话的时候会反复说:“数学是我的死穴,我就是学不好,我的家人都认为我是数学白痴。”无论用什么方法激励,都不能让小海对数学学习产生信心。

“今天你考数学时,为什么速度那么快?还有,为什么这次你的基础题全对,甚至攻克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几乎表现完美呀!第23题你用的方法简直太妙了!数学老师说,这绝对是数学专业思维。”

我还没有说完,小海就接上了:“老师,我第24题后面还是错了。”他很不开心。

“第24题又不是你一个人错,是90%以上的人都会错的。你不能以第24题来否定自己前面23道题的光芒。你看你,考试有速度,解题有方法,思维很专业,这其中任何一个优点都能让你的数学成为优势学科!更何况你还有3个优点!我都羡慕你了……”我“数落”他。

听着听着,小海咧着嘴笑了。

我知道,他没有自信,但是他很期待自己能变好,只是他找不到合理的方式说服自己,或者说,能够说服他的那些理由都太苍白了。他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但是这丝毫不能打动他,因为他知道这是所有人都有的。其实,他的反应能力,他的思考深度,他的专注能力,他的表现力,他的踏实,都是他的优点。当我们把一个人的优点放大成优势的时候,这个人才会看到自己的珍贵,才能有价值感,进而持续前行。

从“优点”到“优势”的转变,一是从不同的角度看见人的各种优点,组成优点场;二是从不同的层次看见人的优点、背后的品质,建立人的优势;三是慢慢积累人的优点,待到优点“爆棚”的时候,将是最好的动力。

什么时候说:从不行到不同的转变

世界上没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同的孩子。每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出现了问题,而是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什么时候说,不是因为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或者问题发展到哪一阶段才说,而是当一个教师认识孩子的理念从不行到不同转变的时候,才可以安全地说、批评,甚至数落孩子。

小辰上七年级,在班级表现很一般,是传统意义上的“熊孩子”。上课爱接话、和老师顶嘴,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作业潦草,老师经常批评他,但是收效甚微。他似乎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小辰,你上课接话那么快,不就是因为你思维快吗?我就不信,一个思维快的人,上课回答问题还不会答对几次。我就等着你答对!”

“小辰,你不就是精力太旺盛了吗,你完全能够适应各种高强度的学习、运动,从今天起交给你一个任务,每天‘两贡献:为自己、为班级各贡献一次!”

“小辰,能不能做一次最差的作业?”我狡黠地问。

小辰:“啊?这个我可以啊!”

看完小辰最差的作业之后,我平静地说:“嗯,记住,这是你最差的作业了。最差,说明不会再差了。下一次,就不能是这样的作业了。”

面对小辰新的作业,我说:“来,告诉我,今天的作业比上一次好在哪里?请你从两个角度说明一下。”

对一个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的孩子来说,只有允许他犯尽所有可能的错误(违法犯罪以及有违伦理道德的事除外),不让他找到任何犯错的理由,可能才会触底反弹吧。于是,我选择了让他从最差的作业开始,没有向下的希望,只有向上的可能。

三个问题:上课接话、课间打闹、作业潦草,并不是问题,而是他找不到合适的发展点。一直否定、只是看见问题,将会抑制他的成长愿望;懂得看见问题背后的人的特点,看见他的与众不同,才能在沟通中走进他的内心。

从不行到不同的转变,一是永远有期待,看向未来,懂得看见一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永远有目标,建立角度,看见那些所謂错误行为背后的正向因素;三是永远有可能,相信内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将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

对谁说:从孩子到人的转变

对谁说的前提是把学生当作什么样的人。学生是未成年人,有人看到“未成年”,有人看到“人”。看到“未成年”的教师,只是看见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忽视了他作为人的合理权利和应该获得的尊重;看到“人”的教师,才能把权利、尊重等赋予孩子,并与他平等相处。

小峰一直很难过,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接纳,他说他的能力不错,可是没有发挥的机会。两年了,没有人相信他会改变,也没人相信他能够做好自己。包括我,一直觉得他很孩子气,一直认为他成不了大器。

直到有一天,他冲着我说:“我为什么不行?我就不相信我比别人差!”

对一个人的信任,除了相信他可以改变自己,还可以相信他可以成就别人。我换了一个角度,让他从担任班干部开始。

“如果你可以带好这个组,我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给你!”我这样对小峰说。

他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什么是所有的可能性?”

我补充了一句:“就是你想要怎么做,只要合理,我就会支持你。支持你做好当下的所有的合理的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用你的方式,支持你成为真正的管理者。”

小组管理不是容易的事情,包含了整个小组的日常生活。午间时,需要安排人拿饭箱、分饭、打扫卫生等。很多组长因为做不好,组员意见很大。小峰做了一个分工表,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任务量是多少,完成任务的时间,他都做了明确规定。他自己每次都承担最多最重的任务,这让所有组员都竖起了大拇指。

我发现,小组因为小峰的负责变得更好了。

教育是建立在师生信任的基础上,并在相互影响中促进彼此成长。当师生建立信任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融洽,学生问题、班级问题的解决也会容易很多。

从孩子到人的转变,一是尊重人,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人格平等,相互帮助;二是朋友相待,和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互相沟通,彼此信任;三是保护成长,看见学生的未成年人特点,保护学生的成长可能性,激发成长动力;四是引导方向,预见学生的成长过程,绘就学生的成长蓝图。

怎么说:从表达到倾听的转变

话说了有没有用,关键是有没有人听。想要别人听自己的话,首先自己要懂得倾听别人。很多班主任就是要迫切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认同与否。

我自诩是一个比较民主的班主任,有什么事情就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小辉是一个很热心参与班级活动的孩子,经常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之间经常会交流关于班级建设的事。我一旦遇到不合理的说法,就会据理力争。譬如,孩子们认为某些班级制度不合理的时候,我会摆事实、讲道理,努力说服他们。

慢慢地,小辉变得不爱说话了,和我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勉强。问他为什么,总是说没有什么。在我眼里,小辉的三观有点不正,看问题角度单一,所以我很想说服他,但是越想说服,越难说服。

有一天,小辉对同学说:“反正我也说不过,不如不说了,听听就好。”我这才明白,我的输出对他来说,不过是“耳边风”而已。

后来,我变了。从说服变成了提问,从强烈的表达输出变成了倾听输入,每一个讨论开始的时候,我不再说话,而是先提问。

临近考试,我想把每天一节的自学课和音体美等术科课合理地交给学科教师,做好期末复习。但是和孩子们商讨的时候,遭到了反对。

“小辉,你看这个事情怎么样?”我提问。

小辉迟疑了一下,说:“老师,我觉得这个方案不是很合理。”

“你说说看,不合理在哪里?”我追问,“从几个角度来说呢?”

“老师,我觉得我们太累了,这样全天上课,我们吃不消……”小辉为难地说,忙补了一句:“我也不是不爱学习。”

“除此之外,你还能具体地说说其他原因吗?”我问。

“第一,每门学科每天都有课,我们需要一个整理和消化的时间;第二,每天的作业挺多,全部在家完成太重了,在学校的效率很高,自学课我们可以完成一部分;第三,‘双减后,我们都没有补课了,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请教老师。”小辉侃侃而谈。

我听着,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那你认为该怎么处理好复习和时间的关系呢?”

“老师,能不能这样。我来帮助大家制订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小辉征求我的意见。

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我大喜:“嗯,就按你说的先做,是否合适,接下来我们慢慢调整。”

以问题为说法,体现了教师对输出方式的调整,它将会改变教师说教的状态,慢慢地,学生将会建立归属感,树立自己是班级主人的信念。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不是在话语中体现,而是在实践中真正体验。

从表达到倾听的转变,一是积极互动倾听,教师未必要多说,而是要多听。听完学生表达,可能教育效果就有了。二是理解个人差异,倾听只有建立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价值。三是识别他人期望,知道学生想要的,这样的表达才有价值,它就是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的。

沟通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师生交流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带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班级。每一位教师都会沟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会合理沟通,都懂得好好说话。好好說话的四个维度,就是重视转变,懂得从不同角度和内容重构沟通的渠道,这是成就不同的学生和班级的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小辉优点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荷花下的秘密
关爱和理解,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课
高考前一夜
妈妈干扰我交朋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