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鑫
(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高汉中学,江苏 扬州 225200)
初中化学作为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认识自然、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化学常常被认为是一门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学科,学生们往往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因此,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存在,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该研究结合实例,分析了生活化情景在化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生活化情境中所承载的考点.
例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A.加絮凝剂的作用,是为了消毒杀菌
B.将水在过滤池处理,可以降低其硬度
C.净水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D.用户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解析A选项中,在水中加絮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加速其溶解,并不是为了消毒杀菌,A项错误;B选项,过滤是将水中的难溶性物质除去,并不能够改变水的硬度;C选项,具有吸附性的活性炭可以将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去除,C选项正确;D选项,在净水过程中,仅仅去除了水中难溶性的杂质,并未去除可溶性的杂质,所以处理后的水仍为混合物,D错误.
答案:C
例2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泥土
C. 面粉 D. 花生油
解析A选项,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均一且稳定混合物,即形成溶液,所以A选项正确;B、C、D选项,泥土、面粉和花生油均不能溶于水,无法和水形成溶液,选项均错误.
答案A.
例3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CO2气体的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材料二: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O2,但气温高时,养鱼池中常常要设法增加水中的O2含量.如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O2的溶解量.
图2 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1)材料一说明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____;
(2)为增加水中O2的含量,你认为图中所示方法常常出现在____(填“夏季”或“冬季”).
解析问题(1)中,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会出现气体喷出的现象,故填:压强;问题(2)中,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季温度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为增大水中的溶氧量常将水喷向空气,故答案填:夏季.
表1 营养成分表
A. 食用该巧克力可有效补充能量
B. 食用10 g该巧克力可提供蛋白质0.67 g
C.食用50 g该巧克力已超过脂肪日推荐摄入量
D. 仅食用该巧克力无法满足均衡营养的需要
答案:C.
例5 钢铁冶炼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钩藤立枯病可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20~50倍,或1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800~1 000倍,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800~1 000倍,或8%井冈霉素A水剂100~125倍,或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2 000倍,或43%戊唑醇悬浮剂2 500~4 000倍,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500~1 500倍喷雾、灌根或喷淋。
图3 钢铁冶炼的部分工艺流程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____.
(2)钢铁冶炼的产品是生铁和钢,两者的主要区别是____.
(3)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水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 ____.
(4)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层(即在金属制品表面进行喷漆或搪瓷等),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
解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化学方程式为:
(2)生铁和钢,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充入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4)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例6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用的是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所形成的镓离子的符号为____.
(2)某同学在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向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Mg(NO3)2和AgNO3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滤渣和滤液.则反应后滤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填“增大”或“减小”);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则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31;质子数=各层电子数之和=31=2+8+18+x,则x=3,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所形成的镓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镓离子表示为Ga3+;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Al>Zn>Ag,向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Mg(NO3)2和AgNO3混合溶液,Mg(NO3)2不参加反应,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待铝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27份质量的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324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65份质量的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故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则三种金属分别是银、锌和铝,说明硝酸银量不足,只有铝与硝酸银反应,锌未参加反应,则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镁与硝酸铝,化学式为:Mg(NO3)2和Al(NO3)3.
生活化情境试题强调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而非死记硬背.试题通常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探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