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栋
摘 要 人文经济是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数字技术赋能是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人文经济并不是文化与经济的简单组合,而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深度融合,以文化发展为支撑、经济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数字技术通过拓宽应用场景、提供增长动能、满足人的需求等机制赋能人文经济发展,但也存在经济技术风险。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培育数字技术与人文经济发展的创新主体,优化监管政策防范风险等。
关键词 数字技术;人文经济;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经济和文化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是必然趋势,经济发展为文化建设奠定基础,而文化建设又促进着经济发展。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早在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便指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人文经济是文化与经济交融互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形成的,在助推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拓宽了人文经济的边界范畴,也使得人文经济发展红利惠及人民群众,是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人文经济发展的内涵特征
人文经济并不是文化与经济的简单组合,而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深度融合,但归根结底,面向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由此,人文经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關注人的发展,打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路径,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一)以文化发展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往往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轨迹。城市作为载体集聚发展的人和物,集聚的力量在于文化,而在集聚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文化。然而,西方经济学将文化归为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往往忽略了文化和经济之间的融合互动。人文经济既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但又上升到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高度,突破了西方经济学对于文化或者文化产业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指出,现代城市与现代社会相伴而生,是现代生产特别是工商业生产在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催生了城市的发展和壮大,而集聚的过程既是依赖文化力量的过程,又是促进文化融合的过程。人文经济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且以文化的发展为支撑。从空间载体而言,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组织的形成,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能;从产业发展而言,文化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增长;从生产要素而言,文化的力量与人的力量相结合,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升劳动者认知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人文经济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此过程中,文化的发展是关键性的支撑。
(二)以经济发展为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十四亿多人口整体性迈入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破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前提条件在于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动力和活力。人文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单向发展,而是打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融共通,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仍然是人文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框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文化建设又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人文经济既以文化建设作为关键支撑,又强调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人文经济要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对生态文明的敬畏,能够遵循经济增长规律科学的发展,走一条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强的发展路径。尤其是文化的建设能够润人心,在丰富物质的时候,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文经济发展也强调文化建设能够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将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在传统村落等文化保护过程中,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使得文化资源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源,在文化保护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保护文化。
(三)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观察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未能有效遏制资本的贪婪,文化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未能从本质上进行有效融合。人文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从文化建设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新兴文化的开拓和发展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享受精神的富裕。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强调了对于人的内在精神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经济发展而言,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既丰富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产业部门,又为经济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解决就业等问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利条件。传统村落保护及旅游业发展、地方文创产业发展等,很大程度上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
二、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兴起,这些技术应用于文化等领域,衍生了诸多新应用、新体验和新消费,促使着文化旅游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一)数字技术拓宽人文经济的应用场景
人文经济发展的支撑在于文化发展,数字技术对于人文经济的赋能首先体现在拓宽应用场景,具体表现在生产场景、消费场景、治理场景等。在生产场景上,数字技术突破了区域限制、空间限制,大量的资料素材能够在短时间内被集聚,为文化内容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战略资产,数据要素的应用不仅不会消耗,还会累积形成更大体量的要素,而数据要素应用于文化生产方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丰富生产的内容。在消费场景上,数字技术迭代演进搭建了诸多消费应用新场景,催生了数字化文化消费。网络直播平台兴起为消费者观看影视作品、演唱会等文娱活动提供了载体。直播平台加强了主播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促使网络直播带货新的消费模式兴起,扩大了居民的消费半径。此外,虚拟现实等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消费者跨越了地理距离,能够真实地体验虚拟博物馆等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文化消费的选择。在治理场景上,数字技术的应用保障着传统文化的修复和文化内容的监测。传统文化保护修缮方面,数字技术能够将传统绘画、传统雕刻等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紧密测算帮助文物修缮更为精确。文化娱乐内容监测方面,数字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网络上不良文化的诱导,保障网络环境风清气正。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景区等旅游场景,能够动态实时监测人员流量,防止人流过大而引起景区管理困难、建筑损坏等问题。
(二)数字技术提供人文经济的增长动能
人文经济发展的目标在于经济增长,数字技术对于人文经济的赋能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能。在宏观层面,数字技术赋能生产、消费、流通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生产环节上,数字技术的应用改造传统生产流通,数据要素的应用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组合模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消费环节上,数字技术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扩大了生产者的产品辐射半径和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渠道,扩大了消费市场。流通环节上,文化产品等内容流通借力数字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流通更为高效。在中观层面,数字技术的赋能体现在新产业培育和旧产业改造等方面。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领域,催生新的生产模式等新产业新业态,丰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产业部门,夯实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改变着文化领域传统产业的生产环节、生产内容、消费模式等,提高了生产流通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例如,数字化时代传统文旅产业发展需要嫁接数字技术,首先在数字平台形成关注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壮大。在微观层面,数字技术赋能体现在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从内部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且数字技术应用使得企业生产的资料更为丰富,优化企业的文化产品结构。从外部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能够更为便捷地捕获消费者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好地转型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
(三)数字技术推动人文经济满足人的需求
人文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数字技术对于人文经济的赋能使得居民能够更为便利地获取文化产品、文化内容等,满足居民多元化高级化的消费需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13年至2022年,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0.57%增长至10.6%。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文经济的发展能够助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协调。从数字文化产品来看,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发展,拓宽了文化产业、文旅产业、文创产业等辐射面以及提高了相应产品的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更为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消费者能够通过数字化工具定制音乐播放、视频播放等,数字技术为用户个性化消费提供了条件。从社交媒体来看,数字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享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体会,尤其在自媒体平台上,人人皆为导演、人人皆为演员,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从劳动参与来看,人文经济发展是文化领域产业发展壮大的结果,而产业发展壮大能够吸收相当体量的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仅如此,数字时代劳动就业模式更为多元化,网络平台上的主播等新兴职业不断兴起,人文经济的发展也促使新就业形态的形成,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三、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
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突破数字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条件在于拓宽数字技术赋能的应用场景,活力在于培育数字技术与人文经济发展的企业和人才,保障在于优化监管政策防范技术风险。
(一)突破數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只有数字技术迭代演进,才能为赋能提供有力基础。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人文经济发展的作用,基础在于突破数字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紧跟全球科技所呈现的主导技术交叉、组织架构一体化、资源要素数据化、创新模式开放包容等新趋势,追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治理新动态,加强数字技术趋势预测、产业专利布局和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强核心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的原创技术,为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发挥好平台企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等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鼓励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突破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健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等带动作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建立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等组织业态,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格局。在数字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共创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作用,积极搭建文化建设、内容共享、信息互通的数字共享平台,为企业、个人等提供专业服务,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在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二)拓宽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场景
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发展的条件在于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强化数字技术在人文经济各个领域的渗透作用,深化数字技术与人文经济的融合创新。一方面,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旅游、时尚、体育等产业中的应用,重点关注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引导文化产品等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与此同时,促进数字技术在公共文化空间或者文化平台的应用。强化数字技术在历史街区、主题公园等场景的应用,提升城市数字文化氛围,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拓宽产业发展边界,促进人文经济数字化发展。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路径打造原创特色文化IP的全产业链运营。聚焦各个地方所具有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风俗文化、原创文化产业等,围绕做大做强文化全产业链,利用数字技术加强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升国内外知名度,形成流量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将原创特色文化IP进行有效孵化,衍生诸多文创产品,包括动漫、网络文学、公仔等,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三)培育人文经济领域创新主体
人文经濟发展的根基在于文化产业,而活力在于市场主体,要素在于专业人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人才,是人文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企业培育而言,各个地方应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尤其是对于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创产业等领域的创业类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培育数字文化领域的头部平台企业,发挥平台企业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等作用,链接上下游企业、个体创作者以及消费者等主体,优化数字文化等领域发展的氛围,更好地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加强高校、企业等人才培育主体的对接,支持文化产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发展,培育既懂文化产业又懂数字运营的专业化人才。加大力度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有效促进产教融合,面向数字技术与人文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设立专业化的职业教育专业和现代产业学院。与此同时,加强对文化经济领域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个体创作者等新兴创业群体的政策体系,包括职称评审、落户买房、医疗等政策,从而更好地鼓励新兴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四)健全法律法规强化风险监管
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发展亦存在信息泄露、数据垄断等风险挑战,保障数字技术赋能的路径在于优化政策监管体系,提升监管工具水平。一方面,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数字技术在人文经济应用过程中会累积大量数据要素,由此形成信息泄露、数据垄断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数据要素交易流通等监管,明确数据要素的挖掘条件、交易标准等,既保障数据要素参与生产等环节释放价值,又保证数据要素背后隐藏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在此过程中,需要优化政策对平台企业进行有效监管,既能够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发挥平台经济在引领技术突破、支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又监测平台企业的垄断行为。另一方面,创新监管的工具和机制。由于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经济既具有数字技术的技术性风险,也存在文化经济领域的知识产权、不良引导等风险,需要创新监管机制和工具来进行有效监测。在监管机制上,强化监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主体之间的联动,构建多元化协同监管体系,对于相应风险进行有效监测。在监管工具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技术风险导致的信息泄露、不良引导等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有效阻隔,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对于人文经济的赋能作用,实现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2]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李扬.以人文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J].江南论坛,2024(01):4-9.
[4]任平.深化研究人文经济学:方向抉择、当代使命与未来前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10.
[5]任平,李扬,战炤磊,等.人文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密码(笔谈)[J].探索与争鸣,2023(09):144-158+180.
[6]黄韫慧,刘玉杰,陈璐.数字新基建促进人文经济的生产机理与产业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23(09):51-5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技术赶超进程下贸易摩擦的诱发机制与中长期应对研究”(编号20CJY010)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技术赋能区域科技创新治理研究:作用机制、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编号LY23G030004)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易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