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莹莹
新媒体在我国步入“互联网+”时代,应用于学习、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综合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构建体验式的寓教于乐教学模式,为推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贡献。
一、微课模式内涵和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微课”主要是指针对学科重难点知识点设计和制作的5-10分钟短小精悍的视频,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引导学生辨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得到了全面发展,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把知识教学和基本操作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教学引导,这就为引入新型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形象生动和反复播放的特点,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微课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微课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了我国教育教学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满足多元化教学的需求,培养个性化的信息人才,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微课教学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突破信息技术教学重难点,提升学习质量,依据新课改教学目标,围绕重难点进行微课设计和教学,内容精简、主体突出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用,通过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的整合,在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第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小学生年纪尚小,身体和心理发育不够成熟,采用微课这种时间短、主题突出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分层设计和区别教学,实现了学生的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了全面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目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模式,能够进一步挖掘课程教学的实际价值,拓展教学资源,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严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实际需求制作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三、微课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科学引入微课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针对新课导入、复习课程和拓展教学等类型多样的课程,教师必须开发和利用微课资源,更新教育理念,摆脱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围绕信息技术课堂的知识性和操作性内容,教师需要整合网络资源制作微课视频,抓住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的知识进行趣味性引导,是突破课堂教学效率低效的关键途径,体现了微课教学的重要价值。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分析教材内容的实际价值,科学运用一些微课教学模式,进一步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进行拓展。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和操作应用一体化的教学特征,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集资料,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微课视频,详细为学生介绍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功能,使得学生在有基本认知后可以规范使用计算机,微课视频可以进行反复播放,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知识点时的困惑,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在学习那些比较困难或者是认知程度较低的信息技术知识时,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或者是兴趣爱好来选择一些适合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选择更多的教学资源作为参考,满足学生对于未知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欲望,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欲望。
(二)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课前预习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考虑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进行微课的有效设计,本着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现提升班集体信息课程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需要从预习入手进行微课教学,根据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制作5-10分钟的微课视频,针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引导,视频中教师用简明、生动、形象的动画详细讲解知识点,做好预习教学,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一些课前预习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也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知识进行规划。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采取理论讲课和实践应用的模式,微课教学应用于预习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起到引导性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小猫画图形》内容时,围绕绘图软件、绘图工具应用等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预习指导,针对如何操作推动角色改变初识位置、调整角色的色彩和初识状态等操作录制微课,配有教师详细的讲解和引导,使得学生进行反复观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课前预习的过程也可以进一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很难满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需求,适当地加入一些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些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可以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布置一些不同等级的微课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学习。
(三)创新教学形式,凸显微课模式优势
微课通过微型授课的方式,具有针对性、精简性、趣味性、实践性的优势,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可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强。依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建立微课教学资源库,契合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当前的微课教学包括自助式学习、驱动式学习、嵌入式学习和分层性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和强化的过程中增强综合素养。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体系,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在Word插入图片》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制作本节课的知识点,尝试引导学生跟着视频操作步骤进自行操作,提升应用能力。像小学生对电脑操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明确的操作流程如下:(1)点击插入菜单;(2)单击图片子菜单;(3)从存储图片的文件夹挑选要插入的图片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在微课视频中必须有相应的案例教学和演示,使学生参考书本知识和视频操作进行反复的学习和训练,有利于提升操作能力。这种通过视频演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跟着教师一步步进行操作,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
(四)组织实践活动,引导自主制作微课
引导小学生制作微课是构建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和提升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围绕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微课课件或者视频,尤其是面对操作过难或者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精心设计,引入具有创意的内容,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信息素养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在制作微课时,学生必须围绕以下几项进行设计:选择微课主题视频,做到重点突出,形式新型;学生自主设计微课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录制微课可以借助摄像机、手机、网络进行操控和剪辑,配上相应的文字,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微课教学质量,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强化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保障学生各项能力发展,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根据自身需求针对性地巩固课堂知识。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使得知识点和操作步骤得以细化,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拓展优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设计和录制微课,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精华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引导学生制作微课,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在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幻灯片》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基本的设计和编辑方法后,設置以自主设计为主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自我操作过程中把课堂基础知识和操作内容复习一遍,在查漏补缺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微课的最大教学效能。在制作幻灯片时学生进行适当地自主学习,对整体的制作过程进行探索,加深学生对于技术型操作的认识。比如要求学生完成主题为“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和我国信息技术现状”的PPT,要求熟练应用设计工具呈现出内容丰富、美观得体的幻灯片。
小学信息技术作为基础阶段教学课程的重点科目,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突出了针对性、精细化,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满足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生的基本需求,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要探索应用微课的有效方式,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朝着信息化方向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