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袁全
随着新课改、“双减”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致力于搭建高效课堂。为了最大程度地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致力于优化教学策略。在此过程中,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策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提升专业能力,构建学习氛围
(一)提升信息素养,加强课程讲解
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习项目、信息科技的深入理解是提升项目式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目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一,积极参与线下讲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基础教育面临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最大程度地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求,学校经常会举办不同的线下讲座。这时,教师既要积极参与,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问题。其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与项目式学习相关的资源。凭借多种方式的结合,教师既能提升自己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解,又能优化课程讲解。
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美化文档》为例。在备课阶段,教师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学习项目。结合《美化文档》的内容,部分教师从编辑完整文档出发,带领学生复盘多个知识点,与此同时,亦有部分教师从“提供完整文档,修改文档格式”开展教学。接下来教师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并设计相应的学习项目。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结合学校“小记者选拔”活动拟定学习项目。根据项目要求,学生要围绕选拔标准撰写竞选稿,然后再基于固有的文件格式、字体要求优化排版。信息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学生利用竞选稿复盘文档的操作技巧后,他们将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迁移。
在新时期的课程讲解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主体,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保障者。一方面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需求、教材内容拟定相应的学习项目。另一方面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匹配以相应的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不断增加知识积累。
(二)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项目内容
学生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体,不仅影响了项目式学习的效果,还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效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项目设计。其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意识到学习项目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学生经常会将信息科技的学习简化为上机操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向他们宣传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性。其二,以学生的自然兴趣为前提,选定项目主题。项目式学习需要一个具体的主题。针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提炼项目主题。其三,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设计项目内容。项目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无论是比较困难,还是太过简单的项目内容,都容易让他们丧失学习积极性。
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收发电子邮件》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建立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收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在备课阶段,教师积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匹配以相应的学习项目。从数据来看,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知晓电子邮件,但缺乏收、发电子邮件的经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将项目主题提炼为“收发电子邮件”。围绕电子邮件的收发流程,教师将学习项目划分为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的小项目。首先,学生要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记下自己的账号、密码,并利用重复登录验证电子邮箱的可用性。其次,学生要利用电子邮箱发送指定文件、接收指定文件。最后,学生要利用收、发文件的基本方法還原生活场景。“如果下周一是你的生日,你要如何邀请朋友们前来?”结合上述场景,学生一边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一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合理的项目内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规律设计项目主题、项目内容、项目流程。基于循序渐进的探索任务,学生一边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一边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
二、以学生为主体,优化项目实践
(一)引入小组合作,展开分层教学
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往往无法以个体为单位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受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的影响,每一名同学的探索模式、探索能力均有所不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致力于优化项目实践,并引入小组合作。通过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的有机结合,各小组既能选择合适的探索项目,又能基于项目目标循序渐进地探索项目内容。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学困生、中等生,还是学优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探索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会干预他们的探索进度,而是积极记录其具体的探索成果。
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创作演示文稿》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拟定了一个学习项目,即创作一个与学校生活、与环保、与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演示文稿。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教师提前规划小组成员。通过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的结合,各小组的实力都较为平均,且可以依靠自己的探索得出正确答案。在最终的成果展示阶段,教师将展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不同的主题,教师设计不同的演讲任务。基于任务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凭借高效、生动且颇具教育意义的演讲活动,学生既能提升对项目内容的理解,又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完成某一具体的实践项目,而是要让学生在项目的铺垫下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为了确保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优化小组成员的配置,提升小组合作的质量。
(二)设计多元活动,践行项目内容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容易将信息科技教学简化为知识的输出。随着项目式学习的引入,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基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实践,学生一边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项目内容,形成理性思考,一边按照项目标准、项目主题,将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通过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联系,学生尝试从感性认知出发,逐步深化知识点的理解。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加强管理,推动实践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玩转微信交流》为例。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社交软件成为人们沟通与交流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社交软件的魅力,教师利用QQ与微信的对比引导学生明晰微信的使用方法。为了提升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了解微信、QQ两个社交软件。接下来,各小组将自己带入产品开发小组的视角,并从QQ、微信中任选其一展开介绍。在后续的产品介绍中,各小组借助演示文档展示两个软件的优缺点。围绕各小组的展示,教师记录下他们的中心观点和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的表述。从具体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可以基于信息查询、实践探索总结出微信的特点,摸索出“如何利用微信进行沟通与交流”?
考虑到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效率,教师致力于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通过社会实践、辩论赛、演讲、故事会,学生不仅要利用信息科技搜集大量的信息,还要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实现信息的汇总、分析。
三、以项目为载体,提升教学效果
(一)营造教学情境,优化课程讲解
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直接输出信息科技的知识点,无疑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为了提升项目式学习的效用,优化课程讲解的效率,教师既要重视项目式学习,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讲解,又要搭建教学情境。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通常会从三个方面优化教学情境。其一,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案例将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结合起来。其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科技搭建生动、有趣且颇具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其三,教师围绕学生的反馈构建问题情境。通过多元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感受信息科技的魅力,一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初识物联网》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围绕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拟定学习项目。根据项目内容,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物联网的起源,结合实际生活探讨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从后续的展示效果来看,由于各小组的实力比较平均,所以大部分小组可以以实践为基础,初步了解物联网技术,了解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然而每一个小组的关注点亦是不同的,当有的小组利用时间轴、利用可视化工具阐述物联网的发展历程时,其他小组借助视听资源展示物联网的历史渊源。基于形形色色的反馈,教师重构评价体系,并以学生的信息搜集为前提实现知识点的延伸与拓展。虽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强。因此,适当的知识拓展可以提升学生对信息科技的理解,增强他们对具体知识点的把握。
课程讲解的优化旨在让学生更好、更顺畅地接受具体知识点,感受信息科技的特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执着于具体知识点的讲解,而是从整体的角度、从学科的角度探寻信息科技与生活,信息科技与社会发展间的联系。
(二)重构评价体系,优化项目评价
评价作为项目式学习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带领学生复盘整个学习项目,复盘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还能提升学习积极性,优化逻辑思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项目评价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项目评价要与项目目标相契合,另一方面项目评价要扩充评价主体,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参与项目评价。通过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的结合,学生一边输出自己的观点,一边从互评、从观点交换中完善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体系。一般来说,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所以教师往往会提前公布评价标准,并将其贯彻于项目实践。
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初识人工智能》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人工智能。考虑到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将评价标准前移并融入项目内容。其一,各小组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其二,各小组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人工智能可能的发展方向。其三,基于联想与想象,设想一种全新的智能技术以及其可以应用的行业。接下来,学生积极搜集资料并交换彼此的观点。从后续的效果来看,每一个小组关注的行业均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小组关注的场景是医院。在他们看来,目前的医院出现了电子挂号、自助打印病例等现象,也许在未来,人们就医可以实现“机器人运送伤患”。再比如有的小组关注的场景是机器人制造。在他们看来,目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增多,其适配的行业也更加多样,也许在未来,人们可以与机器人实现共生。围绕形形色色的观点,教师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实的总结。通过对信息的核实,教师在肯定学生探索成果的同时,复盘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为未来的畅想。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旨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并没有从对或者错方面进行点评,而是从创新力这一层面展开互动。
科学、合理的项目评价既能让学生加强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在复盘、总结中分析“如果下次再遇到这一类型的实践项目可以如何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通过师生、生生地高效互动,教师积极输出自己的观点,并从整体的角度阐述修改方向。
总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旨在以学生为基础,以项目内容为前提,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展示出来。相比于以往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式教学的效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致力于优化项目设计,优化项目的贯彻、落实。基于情境式教学、学习清单等多种教学策略的融合,学生既能将项目式学习视为信息科技的一部分,又能将其转化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模式,使其能應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