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化”教学策略 着力培养思辨能力

2024-05-08 23:20刘舒玉
师道·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四化班委辨析

刘舒玉

思辨能力是指个体在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判断、推理、评估,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或决策,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接触到的信息与日俱增,面对这些信息要做出正确选择及价值判断,就需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本人在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运用“四化”教学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一、课堂教学民主化,营造学生敢思辨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表达,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度强调“整齐划一式”“预设达成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维被束缚,表达被限制。被动式接受信息成了常态,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不想表达、不敢表達的情况普遍存在。要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就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努力创设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当学生能大胆表达时,无论是否正确都不要对结果立即作出判断。学生能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这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最真实反馈的时机。我们应当“让子弹飞一会儿”,把判断权、分析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争论、分析中逐步进行价值澄清、自我教育。

二、情境设计生活化,激发学生想思辨的动机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包含“选举产生班委会”“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两课的内容,我和班主任协商,将这一单元内容前置,与开学初班级真实的班委竞选相结合,设置了“我的班级我做主——五(1)班班委竞选活动 ”这一真实情境,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内容,分小组商讨班委选举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及选举程序。学生热情空前高涨,出谋划策,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了预设及预防。班委选出来之后,就引导他们就十月份的“迎国庆、贺中秋”活动进行策划,其实也就是“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内容,只是课本写的是科技节活动策划,而我校的科技节是在五月份,时间不宜,就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了更改。两次活动的梯次开展,学生有分歧、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在他们不断的判断、分析、选择、践行、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民主参与与责任担当意识不断增强,澄清是非的能力不断提升,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逐渐形成。

三、时政教育常态化,增强学生会思辨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我一是坚持打造“时政小课堂”,丰富学生的思辨素材。课前设置五至十分钟的“时政小课堂”环节,让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近期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并进行简短述评,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思辨的宽度与深度;二是将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提高学生思辨意识。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爱和平”这一课时,播放了俄乌战争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了解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播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倡导和平的论述,让学生去比较和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技能培训模式化,提升学生善思辨的水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但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着无意识、零散化的特点,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辨技能。本人立足学生实际,采取的是“两课三问五说”模式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即课内思辨课堂的构建、课外思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问缘由、问过程、问结果的质疑习惯,说依据、说步骤、说对比、说方法、说推理的辨析习惯。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身边的国家机构》教学时,课本只有寥寥数语,基本是定论性表述,如何将这些观点变“活”,入脑入心?我引导学生对文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三问”,学生脱口而出: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国家机关和国家机构之间有什么关系?国家机构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呢……随后,提供支架——学习任务单和《宪法》全文内容,引导学生选取“五说”方式中的某些方式进行辨析。如,学生在回答“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时,会以《宪法》中的原文表述、其它权威法律中第一条规定的内容作为依据进行陈述,养成了辨析有理有据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辨水平自然就会有“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四化班委辨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