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莉
(昆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产业是经济之本,产业竞争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当前,产业结构和布局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中国已然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关键的“胜负手”(郭克莎和田潇潇,2021)。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是体系规模大、种类多,但其中仍有不少“断点”和“堵点”(符茜和段雪,2023)。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进行产业升级,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产业由传统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及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吴立元,2023)。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而制约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Romer Puala,1986),也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点睛之笔”,并将持续稳健地释放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政策效应(胡兆谦等,2020)。因此,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更要重视依靠人才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人才与区域的经济社会成长结合起来(王通讯和吴帅,2014)。
近年来,我国的人才结构在多个维度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涵盖产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类型和学历层次多个方面(陈玉兰,2013)。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短期内人才培养和引进无法解决其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这一问题若持续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影响,我国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过去的研究中,对于产业中人才结构的研究较为缺乏。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之间的匹配性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产业升级本质上是指随着资本的累积及人力资本的提高,产业利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推动产业创新及获得竞争力,使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过程(Porter,1990)。
产业升级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进程,在微观层面上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在宏观层面上,以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结构为导向的发展进程(陈志恒和高婷婷,2020)。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可以推演出产业升级包括企业升级、结构升级、区域升级及内卷化四类模式(刘逸等,2023)。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主要是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在国际产业链中扮演着低端角色,研发与销售方面的高端环节参与度相对较低(郝天聪和石伟平,2020)。而通过有效调整,将生产要素从低效领域迁移到高生产力部门,可以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Qing Zhang,2012)。
其中,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其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形态从低向高转变的过程(赵领娣等,2016)。学者普遍认为,产业结构转变本质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反映的是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过程(周韩梅和黎涛瑞,2021)。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利用现有的技术与资源,将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同时,协调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表现为产业通过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过渡,这种高度化反映的不仅是技术结构,还是人才结构的优化提升(杨永聪等,2022)。
人才结构是由不同层级的人才组成,对于人才的概念存在许多见解。人力资本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他将人力劳动看作资本,并指出国家的大部分实际财富是由人的后天能力和人力资本组成的。在宏观层面上,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因素是实物资本中更重要的部分。在微观层面上,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对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决定的生产体系需要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人力资本结构,即人力资本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组织状况反映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稳定联系,同时是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谌洁,2014;李福柱,2005)。
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实现产业融合,其中重点是采用新业态、新模式与新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就要求人们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产业融合的人才要素支撑,培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魏丽和姜长云,2023)。在此循环中,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体系建设(赵之灿和田浩然,2023)。
对于产业与人才的关系,学者在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地区发展、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需要以人才为基础,通过对人才结构的合理优化实现产业与人才之间的协调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关键因素(郝婉丽,2014)。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种协调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才资源流动的“推力-拉力”规律,这种良性互动也是两者之间形成动态平衡的结果(赵光辉,2008)。
这种动态平衡的形成可归因于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人才结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第二,产业结构的更新和优化会对人才队伍产生影响。人才结构的不平衡或稀缺将限制产业结构优化,只有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时,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罗文标和黄照升,2004;阳荣威和玉欢爽,2019)。
人才结构与地区产业发展相互影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匹配性与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匹配性越高,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吴凡和苏佳琳,2020)。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人才需求的变化;反之亦然。产业集聚中存在大量就业机会,因此总是伴随着人才的集聚。在产业集聚区域,人力资本积累速度较快,人才的集聚优势又使得这些产业集聚地占据领先地位,进一步吸引相关产业和人才发生集聚(鄢圣文,2015)。
近几十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向产业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种国双等,2020)。虽然我国经济形态发生了新的转变,但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集聚态势减弱等问题(胡伟等,2018)。解决此类问题,不能只靠增加劳动力的数量,高层次人才引进也尤为重要(王京滨和乔慧玲,2022)。通过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于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不同地区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李敏等,2020)。综上所述,研究产业与人才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或人才结构的问题。
人才结构是指一个人才系统内诸多构成因素的组合形式与运作方式,在企业中表现为内部各类人才比例及其组合方式,包括数量、学历、职称、年龄和专业若干结构变量(谌晓舟和汪志红,2017)。人才系统可以分为人才社会系统和人才组织系统。人才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人才社会结构、人才组织结构和人才个体结构(赵永乐,2007)。
对于人才结构的研究,学者们建立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覃聪和邓灵丽(2015)对人才结构指标体系的研究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五个方面进行。
吴中伦从宏观及结构性差异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宏观角度涉及行业、地区、密度、流动等指标,结构性差异角度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吴中伦,2009)。 然而,这种人才结构的研究无法适应人才发展的需求,为了找到衡量人力资本和与经济增长率相关的新方法,有必要扩展和区分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特征(Pritchett,2006)。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不断升级演进,此时企业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劳动力需求开始从普通型→技能型→高技能型→科技型发生转变(何菊莲等,2015)。此时,企业的人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数量上的,还是质量上的。人才结构的研究可从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两个维度进行(张延平和李明生,2011)。数量特征包括人才的数量,质量特征则涵盖人才的教育水平、技能和专业领域(杨秀云和尹诗晨,2020)。
根据以往研究,人才结构按数量与质量维度可以进行分类。企业人才数量结构有橄榄型、哑铃型、圆柱型和不规则组合等类型;按学历结构可分为研究生及以上、大专本科和高中及以下三个层次;按人才类型分为技能型与管理型(谌晓舟和汪志红,2017)。人才质量包括个体知识、智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质量的提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前导性,但数量结构的变化通常滞后。例如,知识和技术创新通常领先于产业结构调整,但技术提升和需求结构改变时,人才结构在数量上或层次上都无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匹配,呈现出滞后特征(罗文标等,2003)。
(1)大规模人才结构:组织拥有大量的员工或人才资源,可以支持广泛的业务需求,这种结构通常出现在大型企业或行业中,如制造业、零售业等。然而,大规模的人才结构可能需要更多的管理和协调来确保效率。
(2)中等规模人才结构:这是一种平衡情况,组织拥有适中数量的人才,足以满足业务需求,同时能够更容易地管理和培养这些人才。
(3)小规模人才结构:组织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少,通常出现在初创企业、创意产业或高度专业化领域。虽然数量有限,但这些人才可能在质量和创新方面表现出色。
(1)高质量人才结构:组织拥有高度专业化、具备深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队伍。高质量的人才通常能够推动创新、高效率和卓越绩效。
(2)均衡质量人才结构:组织拥有多样化的人才,包括具备不同技能和经验水平的员工,有助于在各种业务需求下保持灵活性。
(3)低质量人才结构:组织可能缺乏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员工的绩效不尽如人意,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竞争劣势。
人才结构的数量与质量特征均可根据需求、行业背景及战略目标而有所不同。制造业企业应尽量提高较高端技术型人才的比重;信息传输、软件等企业应提高专业技术型人才和较初级技能型人才比重;其他行业企业应提高较初级人才比重,降低总用工成本(蔡晗昀等,2016)。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以确保人才结构支持其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本文通过对以往的研究分析发现,现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产业发展驱动了人才的发展;二是产业发展与人才流动之间存在协调关系;三是人才是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基石,人力资本是支撑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其中,研究集中在人才与产业发展,对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之间关系如何演变的研究较为缺乏。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密切,人才结构调整是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同作用,以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和方向。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产业升级阶段与人才结构发展的匹配问题,分析产业发展和人才结构演变趋势,总结规律和方法,以推动产业发展、预测发展方向,并在必要时调整人才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