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潜在剖面分析

2024-05-07 14:42孙涵菲陈效欣李颖菊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8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空巢类别

孙涵菲,陈效欣,李颖菊,李 敏

(1.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山东济南250012;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护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呈加速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于2025年突破3亿,2053年达到4.87亿峰值;2020年我国空巢和独居老人已经达到1.18亿,空巢老人家庭超过50%,空巢老人已经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亟待关注的群体[1]。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由于家庭成员照护缺位,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更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优化孤寡老人服务,突出解决空巢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健康行为能力是个体为预防疾病、维持自身健康所采取各种活动的能力。空巢老人的生活方式、衰老伴随的疾病进程及生活质量皆与自身健康行为能力有关,正确评估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对提高其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健康行为结构具备多维性,但以往对老年人健康行为能力的研究往往通过整体得分反应整体水平情况,并不能根据不同维度结构进行区分[2]。潜在剖面分析(LPA)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统计分析技术,通过个体在外显变量上的反应模式,将具有相似反应模式的个体归入同一潜在亚群,以识别不同特征的群体[3]。与其他聚类分析相比,潜在剖面分析分类标准更合理、分类武断性更低,避免了类别内部异质性大的缺陷。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潜在剖面分析了解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的潜在分类,探讨其群体异质性,以期对不同健康行为能力特征的空巢老人精准施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②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该量表由Becker[6]研发,包括运动(7个条目)、健康责任(7个条目)、心理安适(7个条目)、营养(7个条目)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几乎完全没有把握”到“有绝对的把握”依次计0~4分,总分0~112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健康行为能力水平越高。胡蕴琪等[7]将其汉化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总量表Cronbach′s α为0.95,4个维度的Cronbach′s α为0.86~0.89。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 α均>0.8。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4~8月,在抽取的8个社区对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调查点,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社区空巢老人讲解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要求,获得其知情同意后现场发放问卷。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由研究对象填写并当场回收;对无法自行填写者,由研究者采用问答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18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91.1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及Mplus 8.3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基于健康行为能力4个维度依次选取1~5个剖面进行分析。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最佳潜在剖面模型数量和模型拟合效果:①艾凯克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样本校正的贝叶斯信息准则(aBIC),数值越低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②信息熵指数(Entropy),评估类别划分精确程度,取值0~1,越接近1表明分类的精确性越高;③Lo-Mendell-Rubin校正似然比检验(LMR)和基于Bootstrap的似然比检验(BLRT),用于比较类别模型的拟合优度差异,若LMR和BLRT对应的P<0.05,表示K个类别模型优于K-1个类别模型[8]。确定潜在剖面个数后,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方差分析以验证不同潜在剖面间的健康行为能力得分是否具有异质性,进行χ2检验分析探讨不同潜在剖面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研究调查的381名社区空巢老人年龄为60~82(69.52±5.13)岁,具体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n=381)

2.2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基于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的4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从潜在类别数目为1开始逐渐增加类别数目,共建立5个潜在类别模型。见表2。结果表明,AIC、BIC、aBIC随着剖面个数增加而降低,2~3个剖面的LMR、BLR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2个剖面的模型相比,3个剖面的模型AIC、BIC、aBIC均降低,Entropy更高为0.893。综合考虑模型和分类结果的实际意义、可解释性和简洁性,本研究认为3个剖面模型拟合程度最好。另外,从3个潜在剖面类别归属概率矩阵可以看出,每个类别的平均归属概率均在0.86以上,表明3个剖面模型结果可信,具有良好的分类精确性。因此,3个类别为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的最优分类结果。见表3。

表2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潜在剖面分析各指标结果(n=381)

表3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3个潜在剖面 类别归属概率矩阵(%)

2.3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潜在类别命名及异质性分析 根据潜在剖面分类结果,绘制3个潜在类别在健康行为能力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见图1。由图1可知,C1类别运动、健康责任、心理安适维度得分均高,营养得分中等,命名为“高水平稳定型”,该型空巢老人50例,占总样本的13.1%;C2类别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及运动均处于中等水平,命名为“中等水平型”,该型空巢老人221例,占总样本的58.0%;C3类别健康责任维度得分最低,其他维度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命名为“低健康责任型”,该型空巢老人110例,占总样本的28.9%。

图1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2.4 不同潜在剖面类别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 为进一步探索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的3个潜在剖面是否具有异质性,采用方差分析对3个潜在剖面的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的4个维度均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运动和心理安适维度上,“高水平稳定型”得分高于“中等水平型”和“低健康责任型”;在健康责任维度上,“低健康责任型”得分低于“中等水平型”和“高水平稳定型”。不同潜在剖面类别在营养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 不同潜在剖面类别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2.5 不同潜在剖面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 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剖面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和患有慢性病在3个类别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和婚姻状况在3个类别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70岁、高中及以上、平均月收入>4000元、无慢性病的社区空巢老人在“高水平稳定型”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另外两种类型。见表5。

表5 不同潜在剖面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例(%)]

3 讨论

3.1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存在群体异质性 本研究显示,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存在群体异质性,可以划分为“高水平稳定型”“中等水平型”“低健康责任型”3个剖面。不同潜在类别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健康行为能力量表得分的高低上,同时伴随个别维度为突出特征。“高水平稳定型”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量表得分最高,但营养维度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果按照量表评分标准进行健康行为能力评估,该类人群营养问题可能会被掩盖。有研究显示,营养问题在空巢老人群体中普遍存在,多与其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空巢老人每日饮食少于三餐者的比例远高于非空巢老人[9]。分析原因为空巢老人缺乏子女陪伴,身体机能下降,且本身已经处于退休或无业状态,因此就餐时间比较随意,对按时按量就餐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多存在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对此类人群,应重点关注其营养状况,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活动,丰富空巢老人文体生活,帮助空巢老人养成规律就餐的习惯,进而改善其营养状况。58.0%的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为“中等水平型”,此类空巢老人具有一定程度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比较能够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愿意寻求朋友及家人的帮助;此类群体的健康行为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注意拓宽其健康信息获取渠道,避免空巢老人因渠道受限而产生挫败感;另外,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单一,心理脆弱性较大,因此仍需警惕此类群体出现心理健康滑坡。有研究显示,园艺疗法、绘画疗法能够有效调节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可视情况推广[10-11]。“低健康责任型”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责任维度得分最低,此类群体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不甚在意,对健康知识的获取渠道知之较少;对此类群体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医院的联动服务职能,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知识宣讲、健康咨询等服务,帮助其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有效健康指导能切实改善社区空巢老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对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2]。

3.2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潜在剖面在人口学变量上有差异性 本研究显示,在年龄方面,不同潜在剖面的社区空巢老人其健康行为能力存在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空巢老人身体机能随之下降,对运动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也逐渐减弱,致使其在该维度上得分较低;除此之外,记忆力和思考能力的衰退会导致空巢老人难以对自身健康进行持续关注和有效管理。对高龄空巢老人,应加强家庭、社区等个体外部支持,可通过夫妻协同、社区工作小组介入的互助方式提高对高龄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追踪和干预[13-14]。本研究显示,不同潜在剖面的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通常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获取和接受健康信息的能力越强,更容易将所获取健康知识进行有效利用,以改善其生活方式[15]。对受教育程度不高者进行健康指导时应注意信息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多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具象化手段,提高空巢老人对健康信息的接受效率。本研究显示,不同潜在剖面的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在平均月收入方面存在差异。分析原因是经济水平往往会影响老年人的就医行为[16],收入水平低的老年人对就医费用的承受力较弱,倾向于选择看病便宜、医保定点的社区医院,一定程度上使其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受到限制。提示对平均月收入低的社区空巢老人,可通过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牵头,加强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协作力度,提升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及性[17]。本研究显示,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的不同潜在剖面与是否患有慢性病有关。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和进展常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高盐饮食引发的高血压、服药依从性低导致的病情反复等。空巢老人由于缺少陪伴和照料,营养摄入的科学性、服药依从性通常低于非空巢老人[18-19]。提示对患有慢性病的社区空巢老人,应着重探索慢性病的有效管理模式,通过搭建健康管理平台、优化健康管理路径,多维度、多层次加强社区空巢老人对慢性病的预防意识、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和进展[20-21]。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存在群体异质性,并基于LPA方法将其分为“高水平稳定型”“中等水平型”“低健康责任型”3个潜在类别。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潜在剖面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及患有慢性病等方面存在差异。建议根据不同类别人群的健康行为能力进行针对性干预,重点关注“低健康责任型”人群,改善其健康水平。但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仅能测量某一时间节点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的特点,且本研究仅在山东省内开展,样本收集较为局限,今后可开展纵向研究,扩大样本量,进行多地区大样本研究,动态观察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能力的变化轨迹。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空巢类别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服务类别
基于行为能力培训的组织人才战略管理研究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暴露对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自然人诉讼行为能力欠缺的审查
论类别股东会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讨
无行为能力人实施法律行为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