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2024-05-07 08:45曹慧琴
中国新通信 2024年3期
关键词:网络小学科学作用

曹慧琴

摘要: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工具处理、储存、传输和管理信息的技术领域。它涵盖了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管理等方面。信息技术不仅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分享信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入手,介绍了一些教学策略,“设计信息化问题调查,为课堂教学打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运用信息技术使概念具体化,解读教学重难点;用信息技术活化教学,营造和谐课堂”,通过组织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网络;作用;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是提高新时代小学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学科,它能够改变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对于学生的思想认识、创造兴趣和思维拓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科学教师,为了彰显科学的特殊性,以及科学教学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当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声音、颜色、图像和文字等技术与功能,解读教学内容,营造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方便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体验感,从而培养学生探索式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科学学习的模式,提高小学科学教与学的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作用

(一)信息技术能改变课堂教学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众所周知,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对于小学科学教学不重视,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读一读教材,讲一些概念就算完成了科学教学。这种教学不仅无法引导学生走进科学世界,更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让学生真切地发现和感受科学的魅力。在信息时代,教学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为学生营造更适合学习环境,带领学生自然地走进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

比如,在《听听声音》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为学生搜集并下载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如鸣声、流水声、雨声、风声等,让学生一边看着大屏幕上流动的美丽风景,一边听着各种声音,不但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还能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丰富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能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其独特的方式和功能来促进教学,改变传统被动的灌输教学模式,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其强大的显示功能为学生展现具体的知识、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这让教师的教学思维与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密切的联系,创造出一种交互性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录制小视频让学生进行预习,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新内容并检验自己的基础,同时这也能帮助学生了解新课内容,拓展他们的学习方式。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比如,针对《设计制作小车》这个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网络上制作小车的视频来学习,并进行画图设计和动手制作等活动。第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互相交流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微信、QQ等平台上向教师请教、提问等。这样不但能优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能促进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课本,也不再局限于课堂,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场所。

(三)信息技术能丰富教学内容

以往条件的限制下,教师在课堂上能为学生提供的资料仅仅是教材,或者是有限的辅助教学材料。现在,有了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网络上找到各种各样课堂需要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当讲授《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时,如果教师没有利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辅助教学,学生很难理解食物在身体如何消化并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从网络上搜集清晰的人体结构图,再结合这些图像为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就能更清楚地理解食物在身体中旅行的过程,进而提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信息技术运用应遵从辅助性原则

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可能缺乏一定的原则,导致信息技术的使用变得单一和弱化,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无法体现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必须尊重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原则,确保其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助手,成为解读教学难点的工具,而不能喧宾夺主。

比如,在为学生讲授《观察鱼》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当然可以为了教学抓一条鱼,但是也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各类鱼的视频,再选定一条供学生仔细观察的鱼,通过图片或者动图呈现鱼类的整体和局部特征。这样不但能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也能实现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运用应遵从适切性原则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都要遵从适切性原则,不能为了用而用,也不能随意地运用任意一个技术设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显示功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梳理知识脉络,从而聚焦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搜集并下载教学资料。例如,在教授《听听声音》时,为了让学生听到更多、更丰富的声音,让学生对声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了解,教师除了让学生听一些熟悉的乐器声和一些常见的碰击声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大自然中的美妙声音,如雨声、风声、虫鸣、鸟鸣及动物的叫声等。这样应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同時也能使信息技术运用的适切性原则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策略

(一)设计信息化问题调查,为课堂教学打基础

小学生虽然年龄还小,知识基础有限,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客观事物已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前可以做好调查,了解学生对一些事物形成的概念、经验和基础,这样不但能让教师科学地掌握课堂教学的起点,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思维,还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有效地学习。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从概念的准确度和深入度方法做好学情分析,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比如,在《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不同方面了解学生对“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的自我经验认识,也就是前期的认知概念,然后结合学生的實际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教学、选择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对该知识内容有较强认知和思考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进行深入拓展性思考与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在身体内旅行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而对于认知较弱或者前概念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他们认识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并了解各器官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从而为他们理解课堂内容打好基础。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还有助于实现精准分层教学,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成长。

(二)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学科没有兴趣,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热情。尤其是科学这样一门抽象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虽然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但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能看到表面化的东西。如一棵树、一朵花,小学生只能看到一朵花、一棵树,或者看到它的叶是绿色的、花朵是艳丽的,但为什么是这样,他们不去思考,也不会思考,大多数小学生也没有兴趣了解这一切,使认识停在表面。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超强显示功能,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才会真正关心一棵树、一朵花它们是如何生存、如何吸营养以使自己越长越

高等。

比如,在为学生讲授《植物是“活”的吗》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状态,让他们摸一摸、闻一闻等,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拟人化的小动漫情境,让动漫人物带学生认识植物,感知植物,改变小学生的认知,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小树苗成长的过程、小树叶舒展的过程、花骨朵打开的过程等。通过信息化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让学生感知植物的生命,或者说感知“活”的植物。为了强化学生对植物的概念性认识与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深入认识植物的生命,得出植物是“活”的结论等。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为小学生创设适合他们的、能吸引他们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概念具体化,解读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还在发展中,他们的思维还在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中,所以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弱,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的参照物帮助学生理解。小学科学中抽象的内容太多,也相对较深奥,有些内容仅凭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及学生观察,是无法让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并从那些抽象的内容中提炼出明确的概念性知识的,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面对抽象的内容时,就要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比如,在为学生讲授《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如果只告诉学生声音是靠声波传播的,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但会思考声波是什么?声波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能传播声音?但是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声音传播时所产生的声波图,或者为学生制作一个动态的声音传播小视频,让学生看看声音是如何通过声波传到远方,传到人们的耳朵中,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个理论概念,而且还会对声音传播产生兴趣并积极实践,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

(四)用信息技术活化教学,营造和谐课堂

信息技术具有超强的教学功能,能够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让课堂与真实的生活与大自然相连接,为课堂增添活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和谐、自然,充满乐趣。尤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很大的辅助作用,将学生引入真实的世界,让学生感觉身边无处不在的科学,改变学生的认知,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

比如,在《听听声音》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借助网络资源给学生展示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风声、雨声、溪流声、虫鸣声等,也可以让学生听听不同物品敲击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如碟子、桌子、钢琴等敲击声,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演唱会上各种乐器合奏发出的声音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可塑性,为学生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声音的强与弱》《声音的高与低》等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这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实现更好的学习

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中介,在教与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学习方法的提升和自学能力的增强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对于教师教学过程的辅助和优化、教学内容的丰富等方面,都是之前的本本教学所不能企及的。作为信息时代的小学科学教师,要在具体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功能,运用它的显示功能、演示功能、交流工具,发挥它的集成性、丰富性、数字性,使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科学中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理解,深化学生理解的同时,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合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子灿: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与动手实践的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69-71.

[2]冯玉荣: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7,(14):106-108.

[3]史健森: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导报,2017,(13):81-82.

猜你喜欢
网络小学科学作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