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与教学改革路径

2024-05-07 05:28张海永
中国新通信 2024年3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互联网+教学改革

张海永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其在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更加注重实践性的培养,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技能培训和教学改革工作更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工作的必要性,客观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与教学的改革路径,希望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中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性职业人才的职责,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不断加强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培养,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中职院校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切实提高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水准,促进教学改革,真正做到将教学理论与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但目前中职院校在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在技能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中职院校教师更新观念,积极创新改革,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二、“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必要性

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学生在未来工作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也没有从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所以当前中职学校在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没有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因此在进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

另外,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自然就不理想。而且当前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但是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做到针对性培养,也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上进行教学设计,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另外,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

距。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与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更多知识。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存在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刻不容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电子技术人才,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亟须改革。首先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由于中职教育的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导致理论内容过于烦琐,实践环节不够充分。学生只能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去理解电子技术的原理,缺乏真实的实践操作经验,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快速解决。

(二)教学方式落后且单一

过去,中职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机会。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期望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获得知识,比如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参与技能竞赛、开展创新实验等,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经费支持不足且教学设备老旧

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但是由于经费不足以及教学设备老旧等原因,导致中职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在对学生开展实践训练时,很多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条件,导致学生在参加实践训练时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由于学校对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实践设备和实习场地,这也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专业实践训练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现场进行一些电子产品的制作,如果学校没有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实践设备和场地,教师就无法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四)校企合作程度欠缺

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程度欠缺,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深度合作。在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中,学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企业生产实践环节比较少,学生很难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因此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计划,让学生可以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程度欠缺,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很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下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了解,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部分教师的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主要表现为部分年轻的教师只懂一些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加之职业院校教师存在着比例失调的情况,文化課教师相对较多,专业课教师相对较少,所以真正可以满足技能训练要求的高素质、高水准、高职称且经验丰富的教师人数少之又少,双师型教师人才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缺乏保障。

四、“互联网+”时代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与教学改革路径

(一)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和教学改革的工作开展需要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电子技术小制作或者参与义务维修工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电路,如声控灯、报警音箱等,以此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定任务设定的时候需要坚持由简到难的原则,从最初的模仿再到引导学生逐步创新。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尝试采用更为合适的方式,尽可能兼顾学生兴趣以及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与思考,及时找到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提高排除故障的能力以及面对特殊问题的应对能力。当完成这些小制作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家电维修入手,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家电的日常维修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契合点,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与创新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很多中职学校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学都进行了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将电子技术专业教材、电子设备等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更多技能。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的优化与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例如,在讲解“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内容中所涉及的电阻、电容器等电子元件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会感到陌生。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结合多媒体呈现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展示,为学生模拟和创设出更为真实的实验教学情景,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通过上机模拟实验操作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了从前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必要的教学硬件以及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切实保障中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开展实训教学工作以及提供相关硬件配套设施的关键。在未来,中职院校必须加大对电子技术专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依据技能教学的要求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相应的实验室、电工基础实验室、工厂电器模拟实验室、PLC自动化实验室、家电维修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人工智能实训室等。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和打造先进的实训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准和核心竞争力,为培养学生成为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与保障。

(四)增强校企合作密切程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在进行岗位招聘的时候都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学校需要和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掌握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让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例如,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在未来会从事电子元器件的维修工作,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校建立企业常驻社团,定期为学生讲解一些常见产品的设计和安装步骤,学生在制作完成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增强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

(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打造双师型队伍是“互聯网+”背景下中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提高技能培训效果和实现教学改革工作的必要保障。中职院校必须敢于打破理论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之间的界限,尽可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中职院校教师则需要在实习教学、新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新实验室的组建、实习参与等多个方面予以学生帮助和引导。此外,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交换的方式,将专业教师外派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或者与同类型院校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这也是提高教师发展能力、创新探索本领、提高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举措。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和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中职院校应当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客观分析当前中职院校在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和教学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优化教学思路并创新教学手段。社会的快速发展说明企业对于人才的迭代更新要求更快,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未来更加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本领和专业技术能力、与时俱进的发展思想,才能够切实提高自身在未来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本领。电工电子专业的技能教学改革工作是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部分,强调的是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培养。在未来,中职院校必须落实这项工作,充分协调教与学的关系,依据当前中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人能力,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不断改革、创新和探索教学内容;从提升教师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出发,为未来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进而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也为早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芳妹.中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研究,2023(05):22-24.

[2]吴燕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时代汽车,2023(09):65-67.

[3]黄鑫.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03):29-31.

[4]王兴伟.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教改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2023(06):79-81.

[5]陆嘉斯.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创”教育与专业建设融合研究——以电子专业为例[J].知识文库,2023(04):124-126.

[6]陈彩玲.基于项目教学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实施研讨[J].才智,2023(06):165-168.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互联网+教学改革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士官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