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叶光剑,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淋巴瘤、骨髓瘤。
【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47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BMI ≥ 23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为Ⅲ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化疗周期>8个的患者比例较高,住院天数较长,血清白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水平较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 23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ISS分期Ⅲ期、ECOG评分>1分、化疗周期>8个、住院天数长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5、2.230、2.250、2.259、2.168、2.188、2.147、2.132、2.100,均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发生率较高,BMI指数高、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ISS分期高、ECOG评分高、化疗周期长、住院天数长、血清白蛋白水平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数减少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积极控制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感染 ; 化疗 ; 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4.06.0102.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6.033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骨痛等症状,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现阶段,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主要是采用化疗的方式,其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1];但由于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可导致免疫缺陷,严重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化疗药物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使得此类患者感染风险明显升高[2]。有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虽具有较长的生存期,但化疗期间感染是威胁其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临床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进行早期感染风险识别,并及时予以相应的防治策略,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中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指标,进而为早期诊断、管理感染的个体化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47例)和非感染组(58例)。纳入标准:⑴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 [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感染诊断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5]中的相关标准;⑵依从性良好;⑶伴有贫血、骨痛等症状;⑷均接受化疗治疗;⑸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⑵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⑶化疗前合并感染性疾病。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项研究。
1.2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实际情况,给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进行治疗:于治疗第1~2、4~5、8~9、11~12天进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27,规格:l mL∶2 mg/支)静脉滴注,20 mg/次;于治疗第1、4、8、11天进行注射用硼替佐米(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62,规格:3.5 mg/支)静脉注射,1.3 mg/(m2·次);第1~21天,口服来那度胺胶囊(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15,规格:25 mg/粒),25 mg/次。以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增强免疫、保护脏器等药物。化疗期间,对于体温超过38.5 ℃的患者,需积极寻找潜在感染灶,并完善病原学检查(血、痰、分泌物培养等),同时予以感染确诊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单因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60岁、<60岁)、BMI(≥23 kg/m2、<23 kg/m2)、性别(男,女)、侵入性操作(有,无)、合并糖尿病(是,否)、肾功能不全(是,否)、住院天数、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6](Ⅰ ~ Ⅱ期,Ⅲ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7](>1分、≤1分)、化疗周期(>8个、≤8个)、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取患者治疗前清晨空腹3 mL外周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10~15 min分离上层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URIT-8020A)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另采集3 mL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血样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吉林省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WD-3000)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含量。ECOG评分主要用于评估患者活动状态,总分0~5分,得分与活动状态成反比。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感染组BMI≥23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ISS分期为Ⅲ期、ECOG评分>1分、化疗周期>8个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住院天数较长,血清白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作为因变量,赋值见表2。结果显示,BMI≥23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ISS分期Ⅲ期、ECOG评分
>1分、化疗周期>8个、住院天数长、血清白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水平低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5、2.230、2.250、2.259、2.168、2.188、2.147、2.132、2.100),效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主要与病毒感染、分子细胞遗传异常等因素有关,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同时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可进一步损伤免疫功能,进而使得此类患者极易并发感染。因此,临床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给予及时预防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
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BMI≥ 23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ISS分期Ⅲ期、ECOG评分>1分、化疗周期>8个、住院天数长、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分析其原因在于,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定植菌转移、交叉感染可能性更大,进而增加感染风险;随着BMI增大,患者肥胖度增加,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因贫血、骨痛等症状需要多休息,活动相对较少,故此类患者易发生皮肤软组织压伤,增加感染风险。据此,临床上可加强对病房的清洁与消毒,同时依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适当缩短住院时间,针对BMI大的患者,可予以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皮肤护理等干预,以预防
感染。
化疗药物的使用可影响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以使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处于高血糖状态,进而为病原菌的定植提供有利条件,增加感染风险[8];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仅伴有水、电解质紊乱、代谢产物潴留等情况,还会使机体的营养状态恶化,进而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9]。据此,临床上可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以减少感染发生,同时给予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干预,以改善肾功能,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
ISS分期越高,肿瘤负荷越重,患者自身的正常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同时,ISS分期越高的患者其所用的化疗方案相对更强,药物剂量相对更大,化疗后骨髓受抑制更重,因此更易并发感染。据此,临床上可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疾病治疗,以缓解病情,进而减轻免疫功能损伤,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建议对此类患者的病房更应进行严格的消毒与管理,必要时考虑安排人住层流病房[10]。ECOG评分可用于评估机体的健康状况,随着得分的增加,这表明患者的身体体质也越虚弱,进而显著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感染发生率;据此,临床需加强对化疗方案的合理使用,在治疗前就应用ECOG评分对患者的健康状态作出评价,制定出更加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而有助于预防感染。
白蛋白含量反映机体营养状态,营养状态差的患者,细胞因子合成障碍,故机体免疫低下,易发生机会性感染;中性粒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抵抗化脓性细菌的入侵,且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酶,能将细胞吞噬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扩散。据此,临床上可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以改善血清白蛋白水平,提高免疫力,进而有助于预防感染,还可适当予患者抗真菌、抗病毒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物等,以提高中性粒细胞数量,进而降低感染
风险。
综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BMI ≥ 23 kg/m2、ISS分期Ⅲ期、ECOG评分>1分、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化疗周期>8个、住院天数长、血清白蛋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水平低,因此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无法保证全部信息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患者来源均为同一医院,较为单一,结果可能受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唐柳, 陈晓敏, 黄纯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9, 40(12): 1127-
1132.
韩少玲, 陈颖, 吴亚兵, 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及Th17/Treg与细胞因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 31(3): 434-438.
李高, 张启科, 魏小芳, 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1, 29(1): 152-157.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J].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11): 866-8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 现代实用医学, 2003, 15(7): 460-465.
陈海敏, 韦苇, 彭嵘, 等. R-ISS分期系统在初发412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9, 27(1): 110-114.
刘东雷, 吴恺, 吉浩哲, 等.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美国东部腫瘤协作组评分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后的预后价值[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36(10): 1896-1896.
张永芬, 张艳艳. 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3, 6(5): 657-659.
唐荣芳, 董敏, 伍志梅, 等.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病人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 2020, 34(2): 125-
129.
赵佳莉, 饶琦, 罗茜. 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 27(4): 75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