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璐 王小卫
摘 要:为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采用刘曦和杨东研究编制的《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胡月琴与甘怡群研究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体验感处于中低水平,在性别、民族、生源地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呈现显著相关,文化疏离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预测心理健康。
关键词: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心理健康;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175-04
一、问题提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1]为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开创了内地办学、定向支援民族教育的新模式。自該模式创办并实施至今的30多年里,内地民族班招生规模稳步增长,招生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2]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内地求学,存在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3]有研究证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对其学业表现起预测作用。左敏、赵静在一项关于文化适应与学业表现的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越差,其课堂参与度也越低。[4]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方面的压力越大,学业倦怠的程度也越高。[5]这种文化适应压力对于到内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6-7]因此,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研究者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学校的文化适应状况,发现并致力于改善影响其文化适应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家乡到内地求学,会因母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差异而产生文化疏离感,即对自身文化和异己文化产生疏远、分离、被孤立、被控制等消极情感体验。[8]有研究证明,文化疏离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体验起负向预测作用。[6-7]由于受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语言、人际交往、学校制度、身份认同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困难。[9]心理韧性则是个体战胜困境、适应外界压力的能力,这种在具体或特殊困境中产生的内在积极心理能量能帮助个体出色应对环境压力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使心理健康水平恢复正常。[10]
心理韧性过程模型认为,当个体面临各种应激源和处理压力性生活事件时,原本处于身心平衡状态的个体会调动起诸多积极资源和保护性因子与应激源相抗衡。在原有的身心平衡状态瓦解和重新整合的过程中,若心理韧性中的保护性因子居于强势位置,个体的身心平衡就会回到初始状态或重新整合,以达到适应性平衡。若心理韧性中的危险性因子居于强势地位,个体则会伴随着功能紊乱而出现身心失衡状态。有研究证明,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而且验证了心理韧性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中介作用。[6]
文章以藏族、回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文化疏离体验感、心理韧性、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试图揭示心理韧性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发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心理能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40名藏族、回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率为91.25%。其中,男性少数民族大学生93人,女性少数民族大学生126人;回族104人,藏族115人;来自农村163人,来自城镇56人;大一51人,大二16人,大三65人,大四87人。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网络匿名方法施测。
(二)研究工具
1. 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该量表测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疏离体验感水平。量表共有37个问题,包括文化分离感、文化孤立感、不和谐感和被控制感四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总量表α系数0.92。[11]
2.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本研究采用该量表测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量表包括27个问题,包括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总量表α系数为0.85。[12]
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本研究采用该量表测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包括90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α系数在0.64-0.85之间。[13]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所得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等。
三、研究结果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及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表1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处于中低水平,说明文化适应状况较好。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得分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比较
1.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在性别、民族、生源地上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体验感在性别、民族、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文化疏离体验,回族大学生比藏族大学生体验到了更高的文化疏离,生源地为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生源地为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体验到更强的文化疏离感。
2.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表3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在各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表4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症状)呈显著相关(p<0.01)。其中文化疏离感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症状)(p<0.01),说明文化疏离体验感越强,心理症状越明显,心理健康情况越差。心理韧性水平负向预测文化疏离体验感(p<0.01),说明心理韧性越强,文化疏离体验感越低。心理韧性水平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症状),说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心理症状越轻,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四)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本研究中,X代表文化疏离体验感,Y代表心理健康,M代表心理韧性。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标准程序,预测变量—X—文化疏离体验感,中介变量—M—心理韧性,结果变量—Y—心理健康(症状),本研究分四个步骤对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及其显著性进行了检验分析。
表5显示,文化疏离体验感正向预测心理症状(t=3.02**,p<0.01)。文化疏离体验感反向预测心理韧性(t=-8.59***,p<0.001)。将M(心理韧性)和X(文化疏离体验感)同时纳入方程,M(心理韧性)对Y(心理健康)效应显著(Beta=-0.49,t=-7.10***,p<0.001),X(文化疏离体验感)对Y(心理健康)效应不显著(Beta=-0.05,t=-0.69)。总效应C=0.2,中介效应ab=-0.5*-0.49=0.245,直接效应=-0.05。按照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说明存在完全中介效应。[14]
四、讨论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总体情况分析
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说明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情况较为乐观,但仍有提升、改善的空间。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受到其所在城市和所在学校的区位条件的影响。[15]被试所在的学校位于我国河西走廊地区,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地区。据资料统计,河西走廊地区分布着藏族、蒙古族、回族、裕固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上,既保有本民族特征,也显现出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的痕迹。经汉族、回族、藏族等各民族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共同融合发展,河西走廊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农耕与游牧方式并存的生产文化,以及由伊斯兰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族儒、释、道文化有机结合的宗教文化,和以汉族文化为主,回族文化、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的多元民族文化。[16]因此,本研究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体验到了文化疏离感,但他们也能在河西走廊的多元文化氛围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这对其进行跨文化适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中西部高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西部高校校园多民族交织的多元文化氛围浓厚,使得中西部高校在培养国家所需的新时代少数民族人才方面具备了独特的自身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在我国及沿线国家的不断扩大,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沿线国家留学生来中西部高校交流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15]学校不同民族师生共同生活学习,跨民族文化交往日渐频繁。被试所在的城市和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跨文化适应区位条件,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跨文化适应。还有学者认为,进入大学前的学习生活经历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一段文化适应过程。[17]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步入小学、初中、高中,他们接受教育的层次逐步提高,接受教育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他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逐渐增多。因此,随着学习经历的不断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文化适应过程,再到大学这个阶段后,适应起来相对容易。
男生能比女生体验到更强的文化疏离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18]有研究发现,女生的汉语水平、学校认同感和应对方式要好于男生,女生的文化适应状况更好。[19]本研究认为,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父权制的影响,男性从小在资源分配制度中得到更多偏好,男性在婚姻、生育、丧葬等民俗文化和各类宗教活动上得到了比女性更多的强化。[20]因此,当男性从自己的母文化转移到一种全新的文化背景中时,可能会比女性体验到更强的文化差异,出现更强的文化疏离感。
回族大学生的文化疏离感比藏族大学生更强烈,可能与居住地居民构成情况有关。王静在关于回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居住地回族人口占多数的回族学生其文化疏离感显著低于居住地汉族人口占多数的回族学生。[21]回族大学生入校前多居住在民族聚居区,居民构成以本民族为主,穆斯林文化氛围较强。大学所在地的居民构成中回族人数较少,穆斯林文化氛围较弱,因此回族大学生体验到了更强的文化疏离感。
生源地在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生源地在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体验到更强的文化疏离感。由于經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开放程度不同,城镇受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农村更大,来自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而来自乡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获取到的主流文化信息量有限,这可能是造成生源地在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体验到更强文化冲击感的原因。
有研究发现,年级主效应在文化疏离感上差异显著。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内地,他们与主流文化接触时间越长,其文化疏离感就会呈现出从高到低变化的趋势,[22]而本研究并未证实这一结论。本研究认为,文化适应与外部环境和阅历有关,与年龄的关系并不密切。[23]由于被试都是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且校园环境和入校后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都是相似的,四个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处在相同的环境背景下,可见,年级的差异并没有造成文化适应上的差异。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症状)相关显著。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体验感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症状)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心理症状越轻,心理健康水平越好。
心理韧性是个体战胜困境、应对外界压力的能力,这种在具体或特殊困境中产生的内在积极心理能量能帮助个体调动保护性因子和积极资源来应对环境压力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同时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使心理健康水平恢复正常。有研究证明了心理韧性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变量。文化疏离体验感弱的少数民族学生会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调动更多的保护性因子和积极资源,而这些积极资源帮助个体降低了跨文化适应带给心理健康的风险。文化疏离体验感强的个体在应对文化适应压力的过程中则更多地调动了风险性因子,而这些风险性因子加大了跨文化适应带给心理健康的风险。[6]有学者认为,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几乎涵盖了个人所有的积极资源,比如高智商、内控、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积极行动等。[10]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方式均是汉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文化适应压力的保护性因子,有研究发现,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缓冲文化疏离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风险效应,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应对方式增强了文化疏离感对幸福感的风险效应。[24-25]
本研究显示,心理韧性完全中介了文化疏离感和心理健康,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通过心理韧性预测心理健康,该结果部分验证了前人研究。[6]然而,根据温忠麟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发现,出现完全中介的情况并不常见。如果出现完全中介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被试量太少,且总效应小导致的。[14]但心理韧性起完全中介效应的结果启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更加关注并注重训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设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辅导方案,帮助其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调动更多保护性因子及积极心理资源,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压力事件的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其更好地融入于内地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许丽英,郑燕婷. 新中国70年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2):119-127.
[2] 王学男,李楠,彭妮娅. 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挑战与对策——《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顾与展望[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9(06):52-58.
[3] 白晓丽,姜永志. 和谐社会视域下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03):42-47.
[4] 左敏,赵静. 汉区少数民族医学生课堂参与及文化心理因素相关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2):29-38.
[5] 赵冬梅,石孝琼,王清云. 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文化疏离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3):135-141.
[6] 旦增卓玛,游旭群. 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疏离感与心理健康: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01):174-177.
[7] 葉宝娟,郑清,曹灿兮,等. 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05):618-624.
[8] 刘曦,杨东. 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08):547-550.
[9] 益西达娃. 内地异地择校藏族高中生的文化适应困难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10] 于肖楠,张建新.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05):658-665.
[11] 刘曦,杨东. 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的理论建构及量表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02):141-146.
[12] 胡月琴,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2008,40(08):902-912.
[13] 严娟,郭小军. 基于多元概化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对SCL-90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4):72-76.
[14] 温忠麟,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05):731-745.
[15] 胡静.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际性跨文化交往素养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
[16] 李元元. 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研究:以阿克塞、肃北、天柱三县为例[D]. 兰州:兰州大学,2010.
[17] 杨燕. 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叙事研究的方法探索[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5.
[18] 浦昆华,李东明,杨雨. 文化疏离感对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校园心理,2021,19(02):145-147.
[19] 赵铭锡. 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02):207-208.
[20] 李慧英. 男孩偏好与父权制的制度安排——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性别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2012,110(02):59-66.
[21] 王静. 回族青少年文化疏离感、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2.
[22] 姜永志,白晓丽. 和谐社会视域下蒙古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及特点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04):1-5.
[23] 李恬苒. 文化智力视角下藏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学A学院为例[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24] 蔡妤荻,叶宝娟. 文化疏离感对汉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 24(01):49-52.
[25] 叶宝娟,杨强,董圣鸿. 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文化智力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2017,40(01):76-82.
(荐稿人:王欢,河西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