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五位一体”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研究

2024-05-07 02:07:53刘梅月寻晓文刘冰
高教学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工作体系五位一体就业指导

刘梅月 寻晓文 刘冰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本硕博思政课程建设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21JDSZK095);山东省社科联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合作专项(高校德育教育研究专项)“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2023-DYZX-28);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Z2022178)

第一作者简介:刘梅月(1982-),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12.024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屡创新高,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也与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需求不匹配有关,更与大学生面对激烈竞争时的选择有关,同时家庭的教育观念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该文通过调研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共性特点,多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五个维度构建新时代大学生“五位一体”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进而形成内聚糅合强大动力,助力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五位一体;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2-0100-04

Abstract: Sinc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has reached a new high year after year, and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new era, which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result of multiple factors,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the present stage,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mismatch between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employment demand. Meanwhile, the family's educational concept will also affect the employment choice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hoi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ace of fierce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 high-quality and full em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by investigating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in the new era, and builds a "five-in-one"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milies and college students, thus forming a cohesive and powerful driving force, to help promote the smooth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 five in one;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黨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1999年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2023年更是达到1 158万人,预计2024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 179万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同时,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00后”大学生步入劳动力市场之时,正经历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同时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因素。然而,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不仅可以提高家庭幸福指数、解决人们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时代自信从而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中。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充分借助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五方力量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扶,共同推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共性特点

(一)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薄弱

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足,缺乏长远和清晰的职业目标,对未来职业和自身都缺乏正确的认知,既不了解职业,也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技能适合什么领域的工作,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准备求职时,就业思想准备不足,缺乏求职主观能动性,直接导致他们在求职就业时处于被动境地。张涛等[2]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其应对策略》中设计了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问卷,对1 297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自身能力、兴趣爱好、优势和不足等方面非常清晰的大学生只占8.27%,对未来发展目标清晰的占33.90%,其中多数人制定的发展目标是短期目标,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薄弱,缺少对自己的认知和对职业的探索,对于自己的长远发展缺少思考。

(二)  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专业能力不够强,专业基础不够扎实。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足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学习目标仅仅停留在能够通过期末考试,对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和用人需求也缺乏了解和关注,因此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导致学习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其次是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生对大学期间通过专业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应用[3]。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多数大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也不高,动手能力较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单纯满足于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实践能力的高低。最后是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4],部分大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不敢大胆尝试,缺乏面对和解决困难的勇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就业观念相对保守

根据大学生工作单位选择趋势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单位性质选择上,大学生最想去的工作单位首先是事业单位,其次是国有企业,大学生选择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就业意愿相对较低[5],工作稳定、待遇好的用人单位岗位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从中可以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趋向保守,对国企和体制内工作较为执着,择业范围比较狭窄,缺乏创新意识,期望上岸国企和体制内工作来规避市场风险,追求工作的稳定、体面,就业期望值过高,从而错过很多其他就业机会,单一的就业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顺利就业。

(四)  就业地点选择倾向一线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大量高校毕业生纷纷涌入一、二线城市,但其中一些大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竞争能力、实际生活成本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凭借满腔热血来到大城市求职,追求“自我实现”,抉择较为冲动。一线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虽然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就业竞争相对激烈,生活成本也较高,部分大学生由于缺少就业竞争力,不符合目标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他们在大城市求职时往往以失败收场,面对此类就业困境,部分大学生又不想降低求职目标,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另外,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号召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到祖国西部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但在现实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对基层就业项目的关注度并不够,亟需人才建设的基层地区、西部地区并没有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首选,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相对保守和就业选择单一,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二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

(一)  社会层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产物,社会的进步要求人才也要进步,从而激励人才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用人需求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大学生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能够全面发展。由于当前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与高校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不一致[6]、企业和高校之间又缺少关于用人标准和要求的沟通交流,导致高校在培养人才时缺乏针对性,高校人才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成为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造成结构性失业的因素之一。

(二)  高校层面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市场更需要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高校因为缺少对当前社会用人需求的了解,对于一些已经不符合時代发展需求的陈旧专业没能及时作出调整,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就“失业”,从而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部分高校讲授的专业知识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大学生的具体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培育。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另外,谷丽等[7]在《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思考》中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在随机抽取的5所高校中,只有40%的高校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有4%的学生选择没有接受过就业指导,可见部分高校只是在大学生毕业之年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未能做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指导过程不系统,指导效果较差,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此外,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倾向于传授求职技巧,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而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未足够重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和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培育。

(三)  家庭层面

部分家长的就业观念也会影响子女的就业选择。新时代大学生大多成长在物质富裕的家庭,且独生子女偏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期望也比较高。印伊玲等[8]在《家长对大学本科生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研究》中对大四学生的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参与调研的1 270个家长中,超过一半的父母希望孩子今后能在体制内单位就业,同时,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体制内单位工作,侧面反映出家长的就业期望影响着孩子的就业选择。由于部分家长的就业观念未能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缺乏合理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意识以及对孩子就业的正确引导,窄化了就业选择范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就业思想[9],从而不利于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另外,家庭环境也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间接影响孩子未来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和睦的家庭氛围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有助于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顺利就业,而压抑的家庭氛围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出现自卑心理,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不能向面试官较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导致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四)  个人层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效果[10]。虽然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大学生最终能否成功就业主要还是取决于大学生本身。当前市场并不是真正缺少就业岗位,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实现就业思想转变、及时抓住就业机会。大学生只有切实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将思想付诸于行动,转变就业观念,才能帮助自己实现高质量就业。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缺少清晰的定位,就业期望普遍偏高,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外界就业形势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导致大学期间处于迷茫阶段,未能及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至于择业时没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经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自己的求职就业。另外,部分大学生求职时过于依赖学校、家庭等外界力量,收集就业信息的积极性不高,错失很多求职机会。同时,有的大学生在就业择业受挫时,缺少自我调适情绪的能力,导致自己情绪低落,从而影响后面的求职就业。

三  新时代大学生“五位一体”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

(一)  政府要优化政策,援企稳岗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加大对基层就业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由于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可以在薪酬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大学生较大的优惠,尤其是在收入分配、住房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制度保障,满足他们合理的个人需求,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促进地域人才结构合理和推动城乡经济建设。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提供更多的基层就业岗位,同时不断完善保障制度、晋升环境和流动机制,制定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留住人才。政府相关监督部门也要进行及时的有效督导,确保就业政策真正落实,保障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让大学生们看到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增强基层就业的信心。另外,政府还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确保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就业环境。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积极落实援企稳岗的各项政策,实施中小企业一定费用的减免和缓缴政策,从根本上减少岗位流失,进而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稳定[11]。

(二)  社会要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岗位供需匹配度

社会要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才有活力为大学生创造、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另外,企业在招聘时要明确岗位要求,让大学生根据用人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企业还可以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让大学生能够提前体验工作岗位,使其对岗位需求和自身差距有更清晰的认知,进而激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他们提前做好求职准备,明确求职目标,使其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求职竞争力,最终达到提高毕业生与工作岗位匹配度的目的。此外,企业还应该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岗位需求,选聘合适的人才,避免揽才却高才低用,真正做到人岗匹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  高校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时了解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市场供需情况,确保开设的专业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与当前市场需求相匹配,通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实现向市场精准输送人才,帮助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此外,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对大学生不同的就业期望进行分类指导,运用全媒体加强对行业和岗位的介绍以及招聘信息的宣传,及时提供最新就业政策与就业岗位信息。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延伸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另外,高校要推进产教融合,加強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重视与校友的联络,多渠道搭建实习平台[12],安排专业指导老师定期组织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实践,并进行专业实践能力考试,从而强化实践实训教学,达到有效提升大学生求职竞争力的目的。

(四)  家长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和选择,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如果家长只侧重于引导孩子追求国企和体制内工作,这将使孩子的就业思维受到局限,不利于孩子实现顺利就业,所以家长要及时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引导孩子扩大就业选择范围,到基层就业、进入中小微企业干事创业同样能够实现孩子的自身价值。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性格、兴趣等,适当为其推荐实习、工作岗位。同时,多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存在焦虑情绪,家长要以鼓励为主,营造和睦友爱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困难,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五)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求职

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性格、职业兴趣、专业技能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打开视野,转变思维,大胆创新,将自身定位在最能发挥个体优势的行业和职业,做到科学选择就业岗位[13],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更加有自信、更加得心应手,更有利于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同时,大学生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客观判断当前就业形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1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寻求就业信息,对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做好精准定位和长远规划。此外,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就业心态,加强与同学、家长、老师的沟通交流,总结求职经验,进而提升求职能力。

四  结束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有利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发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要优化政策,援企稳岗,鼓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层面要为大学生、企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要主动走进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高校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帮助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有清晰的定位;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帮助孩子顺利就业;大学生本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毕业生五方力量构成合力,更好地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 张涛,梁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其應对策略[J].黑龙江科学,2023,14(11):134-136,140.

[3] 尹兆华.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2):174-180.

[4] 林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9):90-93.

[5] 李春玲.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选择变化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2(5):19-29.

[6] 郑丹萍.化解就业难,多方合力“解困”[J].人力资源,2022(10):106-107.

[7] 谷丽,毕悦轩.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3(9):103-105.

[8] 印伊玲,刘卫红,杨蓉.家长对大学本科生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9):40-48.

[9] 张艳华.影响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家庭因素浅析[J].市场周刊,2023,36(7):182-185.

[10] 王翔.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慢就业[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73-75.

[11] 刘明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劳动保障,2023(6):33-34.

[12] 姚东,钟婉音,徐乐,等.产教融合视角下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3):37-38,44.

[13] 张修现.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4):80-82,85.

[14] 卢岚岚,赵泽龙,王静.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2):61-63.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五位一体就业指导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3:36:18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5:40:11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5:33
提供链条式服务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高教探索(2016年4期)2016-05-11 02:45:27
对基层烟草纪检监察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思考
企业导报(2015年23期)2015-12-17 09:31:48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