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优化研究

2024-05-07 09:34艾兴年寇晨欢
中国市场 2024年12期
关键词:绥化市

艾兴年 寇晨欢

摘 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科技和投入,尤其在当前农业科技正经历深刻变革的阶段,有效的政策供给,会对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利条件。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化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建全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推广体系,实现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精准支持,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府科技推广体系仍不健全,导致科学技术并未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文章以绥化市为例,对农业科技推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有效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农业科技的推广作出贡献。

关键词: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政策;现代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9-0000-00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总目标,需要在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支持下才能得以实现,这不仅需要农业科技创新,也需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推广,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体能了解、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将其应用到种植上。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在党中央出台的文件、国家未来规划建设相关文件中,均指出应将农业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明确要求各地应注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让农业科技被更多农户所知晓和接受,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1农业科技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价值

1.1 有利于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安全、效益,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也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无法同时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无法充分体现土地的产能贡献,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不达标。而这些问题均需要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农业科技现代化来解决。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农业产业链获得了显著的升级[1],自动化系统的运用,使得农业生产种植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而在经营服务领域,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并为用户们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方式。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在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城乡二元结构必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虽然这种结构曾经在现代工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农村公共资源不足、人口流失,呈现“空心化”状态,并引发了城乡、工农割据局面等问题。随着我国迈入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早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就已指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可通过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优化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等途径,带动人才返乡置业,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推动传统农业向高度集约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

1.3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

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直至“十四五”期间,才逐渐走向大众视野。智慧农业立足于生物、数字等先进技术,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和传统农业相比,在感知、生产和管理上更加智慧化,是一种高级的农业生产形态。智慧农业和农业科技现代化核心要求相符,均需借助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动整个农业生产的全面升级[2],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为智慧农业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持,是实现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

此外,通过农业科技的应用,还能有利于推动农业质量和效率变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我国社会更快的走向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由此可见,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兴旺、农民幸福。而要实现这一局面,则应依托于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让农业科技惠及更多农民群体。

2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2.1绥化市农业发展现状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属于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北部与齐齐哈尔市、黑河市接壤,西靠油城大庆,南部与省会哈尔滨市相连,东接林都伊春,幅员面积3.5万公里,有着丰富的农牧资源,耕地面积2845万亩,有“两山一水七分田”之称。绥化市辖北林1市辖区,管辖3个县级市、6个县,有166个农村乡镇、1336个行政村。党的十八大以来,至“十三五”期末,绥化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5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2021年,绥化粮食生产突破230亿斤,实现“十八连丰”,绥化10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同时,随着农业和休闲旅游、电商等行业的深度结合,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321元,提前3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此外,当地农业科技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成就,基于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当地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型中,也对农业科技推广提出了更高要求。

2.2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及效果评价

近年来,绥化市紧紧围绕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克服了当前可能存在的种种困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种措施,科学谋划了农业科技推广方案,以科技助力农业生产。全市组织作物育种、栽培、推广专家,推广黑土耕地保护核心技术,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力度,对本地关键技术进行示范推广,瓶颈技术攻关,技术模式集成组装等。全市重点推广了玉米大垄双行种植、大田作物綠色集成标准化栽培等农业主推技术,覆盖种植业4226.3万亩。2022年春耕期间,绥化市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将上述技术通过农事指南、微信群、科技明白纸的形式下发至各乡镇,全方位开展农技培训、生产指导,邀请农技、畜牧专家在微信公众号开展系列讲座11期,累计点击量达3000余次;通过电视讲座,邀请县农技中心、畜牧中心专家讲授农业生产技术;邀请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开展线上培训,举办棚室和特色高端经济作物专题培训,仅绥棱县就有5000多户收看,累计培训场次20场,受训面达8000余人次,实现线上培训“农户不出门,专家送上门”;此外,农技推广科技人员多次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指导,落实水稻提质增效营养富硒技术、土壤培肥和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蟹稻种样技术等,解答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助力农业生产。在调查中发现,经过农业科技推广,当地农民群体中74.6%学习了新技术,38%提高了对农业的整体认知,55.2%了解了新政策,提示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有较大的覆盖面,推广已初见成效。但就对具体推广政策的满意度方面,调查显示,满意者仅占23.9%。此外, 100%被调查者愿意配合推广政策派发相关政策材料和传单,但仅20%愿意建设乡村科技政策示范点,26.7%组织乡村科技推荐会,46.7%组织小规模讲座,提示虽然绥化市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和规模均不断扩大,但在具体推广政策执行方面却仍有部分不尽人意之处。

3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政策中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3.1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中,多数人员学历低、职称低、年龄大,总体来说,综合素质不强,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仍停留在旧的理论实践中,推广内容、手段较为单一,也很少参加专业培训,推广知识、技术更新较慢,落后于当前日新月异的农业科学技术,很难切实发挥农技推广的作用,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技术无法被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体、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3]。而且,绥化市农技推广队伍存在工资待遇低下、晋升渠道不畅通、奖惩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不少人员因出现思想波动而引起人员流失。而通过支农政策招聘的大学生,也因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而无法在服务期满后将其留在农技推广队伍中;部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仅仅为兼职,也不利于提高推广效率。

3.2农技推广存在严重的产学研脱节现象

农业科技应建立在对农业生产实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学习、推广,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由此可见,对于农业科技来说,产、学、研三个环节紧密相连,最终以服务于农业生产为目的。但在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实践中,三个环节间存在部分脱节现象,未能在切实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色的基础上与科研院所、院校等科研单位加大合作力度,做好对农作物良种的选育。未能对农技推广队伍展开专业培训,导致相关人员知识更新慢,推广水平不高。此外,农技自身创新和产业供销链中也有不少问题。由于产、学、研三个环节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量不足,在生产、市场、科技三方面的信息分属于三个系统,价值认识、利益分配认识均尚未统一,分配机制不健全,使得产业融合问题频发。

3.3农业经营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

在多重因素限制下,绥化市农业生产目前以个体经营为主,较为规模化的经营主体占比不高。农业生产经营中,外界企业商业化投资、运营力度不足,也没有相应的农业投资项目,缺乏足够的规模效应,均不利于农技推广工作。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除了前文所述的少量规模性农业经营单位,多数个体农户仍处于人工种养状态,本身就没有太多的农业机械购买需求。而且,政府在农机补贴政策执行方面不到位,也未能将主要农机性能、优势、使用方法等内容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体,使得他们对先进农机了解甚少,现代农业意识缺乏,仍使用较为落后的设施开展农业生产。

3.4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低,交通不发达

绥化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文化普遍偏低,既往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人口学历集中在小学、初中,甚至还有部分人员未上过小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更是凤毛麟角。较低的文化水平,为他们接受新型科技带来较大困难,而青壮年多前往城市发展,农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农技推广进一步造成了困难[4]。绥化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包括低丘陵、高平原、河谷平原三种地貌,其周边农村地区中,不少地方因地势问题而影响到交通建设。部分农村地区道路路面硬化程度不足,存在坑洼崎岖、道路狭窄、质量差等情况,也未能进行定期养护,受恶劣气候影响较大,道路弯曲,路险难行,“村村通”工程未能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口外出不便,不利于农技推广。

4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优化措施探讨

4.1为农业科技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所涉环节众多,对不同环节应采取不同的制度支持。结合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技创新竞争性投入快速增长,而基础性、公益性投入增长放缓的局面,政府应做好统筹规划,全面调整农技创新投入方式,在适度稳定竞投的同时,加大对农技的基础、稳定、公益性投入。针对农业基础研究投入落后、缺乏良好的农技创新环境和支持等问题,地方政府应逐步增加对基础性、应用性研究的投入份额,并以稳定性资金支持为主,放宽对农技创新项目的周期限制,以便于长期限农技创新项目获得更好的发展。

4.2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

绥化市应加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引进和走出机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大中专人才招聘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尽可能吸收优秀的大学生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将其学校专业知识和基层实践相结合,扎实做好传、帮、带,充分发挥大学生致力于基层的服务热情,壮大推广队伍。提高人员待遇,畅通晋升渠道,为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好人员的个人发展规划,尽可能留住人才,减少农技推广队伍的人才流失。

4.3加强产业协作和信息化建设

在进行农技推广过程中,应注重多产业协同,做到投入和产出的优化组合;加强和绥化当地农科院所、大专院校等科研、教学单位合作,结合本土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定向培养、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等,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建议相关专业科研机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建立试验基地,成立由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农技推广组,以科技下乡、定向帮扶的方法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并在深入生产一线过程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及时发现农业科技推广与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课题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寻更合理的农技推广模式。加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步骤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深入推广智慧农业、设施農业等现代化农技;采用“互联网+”方式,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覆盖面,通过科技网站、公众号、服务热线等手段[5],共同构建成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农技信息的共享。加大对农技研究的经费投入,提高农技成果质量和成果转化率,实现多产业融合,使农技能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4加强农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分工协作

绥化市农技推广部门应注重不同环节间的分工合作,从项目设计、科创投入入手,促进各个环节间的联合。可综合农业科学研究、对各项新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技推广等各个环节,对其进行系统化设计,要求不同环节均应有科技人员参与,合理配置各环节的资金和资源投入,鼓励形成集创新、转化、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农技推广团队;加快基层农技推广单位改革,明确机构职能定位,使其能充分发挥农技示范推广上的积极作用。建立农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对接的有效机制,引导企业主体、推广机构均能参与到农技创新中,让农技推广所涉及的各个主体间均能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技创新项目和实际生产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农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效率。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技推广单位的扶持力度,改善各服务站设施,提高相关人员服务农技创新的能力。

4.5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技推广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绥化市应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村社一级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环境,引进先进农业检验设备[6],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做好对普通农户关于先进科技、生产手段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在相关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方面的投入;对购买农技设备的农户给予优惠补贴,使先进的农机设备能惠及更多的农户,提高农业种植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入共享经济概念,以奖补的方式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更好的落实对农业发展中短板的弥补。

4.6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政策,绥化市应做好对周边乡村地区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大对路网财政预算的投入,增加各县区对外的交通路线,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铁的建设,加速各乡村和外界的联系,提高农产品贸易效率。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修缮和加固公路,实施路面硬化工程,提高公路质量;做好对各条道路的维护,加强对在建项目的监管,以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保质保量,兼顾乡镇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维修工作。增加乡镇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改善农村出行方式,提高农村公路的综合运输质量。

5 结论

文章通过对绥化市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总结出当前农技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包括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农技推广产学研脱节、农业经营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低、交通不发达等,提出农技推广制度保障、优化推广结构、加强产业协作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等策略,以期更好的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萌,付长亮.我国农技推广高效协同创新研究:基于机制视角[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1,42(1):219-224.

[2]雷颖,李玉清,陈巍,等.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校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探索:以江苏省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4):114-117.

[3]郭艳军,陈秧分.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7,33(5):19-22.

[4]王小兵,康春鹏,刘洋,等.牢牢抓住建设智慧农业的时代主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 46-50.

[5]谭子聪,赵宇琛,郑海青.现阶段智慧农业推广难题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9,25(9): 46-48.

[6]杨娟,叶进,马仲辉,等.基于互联网加智慧农业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3): 145-148.

[作者简介]艾兴年(1996—),男,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本科,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政策;通讯作者:寇晨欢(1990—),女,漢族,山东乐陵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资源系统工程、韧性。

猜你喜欢
绥化市
我明白了一个理儿
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我”的说明书
童年趣事
夜空
绥化市幼儿园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研究
绥化市粮食局 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
1961-2011年厄尔尼诺对绥化市降水的影响
绥化市雾霾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我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