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准则: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底线要求*

2024-05-07 23:53周小毛
关键词:强国文明文化

周小毛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再次把文化强国归入2035年要建成的五大“强国”之列,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伟大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我们所要建成的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作为文化强国的修饰词,彰显了文化强国的性质和方向,偏离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文化强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界定确保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性质的规范、规则。而根本准则是指最重要、最主要的准则,相对于一般准则而言,根本准则处在关键和核心位置,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从一般准则中提炼、抽象出具有全局意义和决定性价值的根本准则,以此规范、导向和指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和建成。本文拟从涵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基础、原则立场、价值取向、国际地位和基本规律的高度,凝练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准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颠覆了人类思想史的历史进程,它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成为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甄别形形色色的思潮、主义、理论,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作为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马克思主义在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具有定航指路的灵魂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最高层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化。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具有制度学的学理依据和宪法学的法理支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为世界工人阶级政党在指导思想上的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为避免在指导思想这一重大问题上的摇摆与随意,从机理的角度进行了科学设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权威性、强制性、排他性。根本制度覆盖全面、左右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大局,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一切活动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极具意识形态属性的治国理政新战略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体在精神生产领域自觉和有序的实践活动,是在思想意识的影响和支配下展开与延续的,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需要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指引,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指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理论。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指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指导中国人民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系到文化是否繁荣、文化是否先进、文化是否正确、文化产品精神价值是否高尚,也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人民进行熏陶,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会改名换“性”、迷失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346。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导纷繁复杂的价值理念,引导人们厘清是非、辨别真假、知晓美丑、区分善恶,营造扬正祛邪的良好社会风尚,确保文化强国建设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向。

二、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政治立场是阶级、政党、政权根本态度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和决定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根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真假人民政权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站稳的正确立场。要把为了人民作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人民的需求与期盼、人民的意志与利益就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和逻辑起点。如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一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文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其顶层设计、战略目标、内容规定、判断标准、实现路径、具体步骤、保障措施都要体现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呼声。要把广大人民作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314在我国,人民是价值主体而不是价值对象、是价值目的而不是价值手段,人民是立党之基、强国之本,作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体,人民群众蕴装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民智、凝聚民心、释放民力,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源,开足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马力,夯实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基础,如期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把服务人民作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旨归。服务人民、由人民群众享受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成果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逻辑延伸,体现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旨归和终极目的,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精神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消费水平,要以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契机,挖掘文化资源,增加文化投入,扩大文化生产,优化文化结构,注入文化活力,提升文化品质,以质优量多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活动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旨归。要把人民的评价作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尺度。无论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还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结果都要以人民的标准和尺度进行评价,人民是否高兴、是否满意、是否赞成就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否的判断依据,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要以此来调节和规范,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以此来明确和推进,人民的标准就是建设和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有工作的度量衡。

三、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和精华,体现文化的性质和宗旨,决定文化的生存与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与文化强国的目标支撑、价值共识和精神动力高度契合,只有形成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的秩序、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体现文化的民族特色,文化强国才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强国。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420这一论述揭示了思想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规律,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必然结果。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已经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就决定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定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思想,是代表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魂导向,以处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轴位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文化强国建设的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意志。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心聚力,以在“集体理性”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符号、精神标杆、价值共鸣、价值共识和行动基础,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聚集力量、规范言行,形成共同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合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强主流、在交融中求发展,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 维护中华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主体地位

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文明正是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和壮大自我,排斥交流、远离世界文明的文化始终逃脱不了枯萎、衰竭和灭亡的历史命运,因此,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遵循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在规律与必然逻辑。文明之间不是要不要交流的问题,而是如何交流的问题,交流互鉴的目的不是消解、解构和终结本土文化,而是要维护、壮大和延续本土文化,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进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带有根本性、原则性的大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4]44。以我为主就是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坚持的根本准则,亦即文明交流互鉴不可突破的底线和红线。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要巩固中华文化的地位、显示中华文化的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声誉、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而不是要削弱、解构中华文化,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自觉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这条根本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首先,要在认清中华文化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很多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自傲、自大的负面心理,要么“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在走出去中丧失自我;要么夜郎自大、坐井观天,与世界文明隔膜隔阂,人为封闭,拒绝开放,这两种极端心理都是与积极健康的文明交流互鉴相左的,必将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对此,一方面要顺应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趋势,加强交流与合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5]45-46的要求,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文化的自然认同、理解认同和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克服文化的自卑心态,充分认清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决不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乱了方寸、失去自我、丢掉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36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领域中唯独没有中断的文化样态,历史不可虚无,文化不能割裂,5000多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能够在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消解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本身就显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精神力量,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宝贵财富、稀缺资源、精神养料。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有文化光荣感、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文化自信,懂得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个深刻道理。须知,“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323。为了避免这样的历史悲剧,应该自觉地了解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和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把握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光明前景。文明互鉴互学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特色,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标识,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要在多元文化的激烈动荡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统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化和一体化以前所未有的趋势迅猛发展,商品的魔力如同鲁毕克的魔方,无情地粉碎了国与国之间的壁垒,彻底地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藩篱,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彼此关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世界以“地球村”的形态展示在世人面前。由于统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3]404。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精神生产实质上就是文化建设,也就是说,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扩大了文明与文化的交流,就像不能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一样,发展文化、建设和建成文化强国同样不能在封闭的状态中进行。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面临着多元多样文化交流互鉴所带来的无限机遇,又面临着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激烈交锋较量的巨大挑战。当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后,国际舆论和种种社会思潮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公然或悄然围攻我们,污蔑中国现实、放大中国问题、妖魔化中国形象的声音、论调此伏彼起,仍然存在中国声音传不开、叫不响甚至常常被误会误解歪曲的情形。“中国失败论”“中国威胁论”轮番轰砸,后现代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粉墨登场,中国常常处在被攻击和挨骂的尴尬状态,尚未掌握世界舆论的话语权,如不走出被动,极有可能陷入话语权陷阱。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挨打的问题主要靠军事的力量、解决挨饿的问题主要靠经济的力量,而解决挨骂的问题则更多依靠文化的力量,没有强大的文化力,缺失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化实力和价值观念,即便是经济强大了,也难免话语上的被动。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壮大自身的文化力、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坚持中华文化的独特品质与优势,对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进行理性选择,构建马学为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文化强国建设思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高举旗帜、不忘本来,敢于向“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思潮亮剑,增强士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善于抵制西方大国文化霸权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自觉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五、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其内在规律虽然因文化的复杂性而不像经济建设规律那样明显和清晰,但是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却不可违背,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也无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规律,这些内在规律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在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文化建设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总结和提炼出了一系列发展文化的基本经验,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在规律,需要在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充分利用。

一是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协调推进的文化发展规律。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力从文化功能的角度而言,包含国家的文化硬实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的文化巧实力。国家的文化硬实力是看得见、摸得着且能够“物化”和量化的文化实力,包括文化产业的生产力、文化事业的经营力和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指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和意识形态等要素产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国家的文化巧实力则是国家的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合理组合与综合创新,国家的三种文化实力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联动的,国家的文化硬实力是基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灵魂,国家的文化巧实力是一种机制创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三种文化实力的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失之偏颇、倚重倚轻都会极大地阻碍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承继规律。文化发展是一个延绵不断的历史过程,文化传统是其源头和根脉,文化所具有的遗传性、稳定性和承继性决定了文化强国的建设要正视文化传统,堵塞源头和切断根脉的另起炉灶,只会扼杀文化的生命,破灭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梦想。中国文明延续不断5000年,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的文化虚无主义之路走不通,因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 的价值”[6]136,而食古不化的文化复古主义之路同样走不通,因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扬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324。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的“文化灵魂论”、“文化基因论”、“精神命脉论”、“辩证继承论”、“创新发展论”、“守正创新论”为我们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特别是他所论述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论”,更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理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思路。

三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文艺创作规律。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6]122文艺以追求美的独特方式记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愉悦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发展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构成。正是因为文艺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所以文艺作品的创作需要把握方向,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于一体。关于文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方针,毛泽东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提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二为”方向(1980年,中共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二为”方向作出了新的表达即“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1956年,他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既明确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要求,又尊重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是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仍然需要坚持的根本准则。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文艺创作的新形势,进一步发扬光大和反复强调了文艺作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创作原则,他殷切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6]12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7]288他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崭新命题,语重心长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7]288-289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8]160文艺创作有自身的规律,在坚持“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还应该贯彻“双百”方针,要发扬民主、尊重差异、鼓励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8]168。要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创造出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祖国、讴歌英雄、讴歌社会主义的精品力作,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并举”的文化生产规律。强大的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强国的基础,放眼当今世界,文化强国都以先进的文化生产力与强大的文化产业为支撑,其文化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是重要的出口产品,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占有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结构合理、产能大、效率高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与一般性的经济产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特色,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既然具有经济属性,发展文化产业就要遵循经济规律,注重成本、竞争、管理、效率、收益,以价值规律调节产业布局、生产规模,走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融合化的产业发展之路,追求经济效益;既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品就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文化产品的消费亦即精神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消费和劳务消费,其消费过程和消费结果关系到人的精神家园,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文化产品的生产就要特别关注政治方向、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追求社会效益,总而言之,文化产业的二重属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并举”。既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又不能放弃社会效益。作进一步的分析,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矛盾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产业等同于资本逻辑,更不能机械地以功利理性和工具理性来左右文化产业的发展,否则,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会偏离方向、有悖初衷,成为毫无价值的一纸空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8]165。

五是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化交流规律。从中国的古代文明到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文明,再到当前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人类文明历经险滩陡坡,在大浪淘沙中有的衰落了,有的顽强地生存下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揭示了一个基本规律,文明难以通过武力来征服和灭绝,文化的衰亡更多的是自我封闭、拒绝交流、体内循环的结果。法西斯可以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但是无法灭迹犹太人的精神和文化。这是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9]259。黑格尔“存在即合理”这一命题同样适合文化领域,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价值和生命力,因此,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优先落后之别,异质文化要在平等规则下交流、互鉴、对话、包容。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打开大门、拥抱世界文明,因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破坏平等规则的傲慢和偏见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歧视政策违背文化发展规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呼吁,“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0]441。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强国文明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强国有我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