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庄 静
译林版牛津八年级上册Unit 5“ Reading:Giant Pandas”这篇报道选自杂志,以作者独特的视角向读者介绍了熊猫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在野外生存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一报道的目的在于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熊猫的处境,激发保护它们的欲望。
文章结构分为六个段落,前三段介绍了熊猫的生长过程,从出生、幼年阶段到成年期的生活习性;第四段突出了熊猫在野外生存可能面临的问题,引起读者对熊猫保护的关注;第五段则提出三点具体的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熊猫的未来保驾护航;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熊猫现状的担忧,同时充满期待,呼吁读者行动起来。在语言运用方面,作者采用了叙述性的语言,通过运用人称代词“ she”和“ we”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读者的情感共鸣。作者还灵活运用条件句和强调句,以表达自己对大熊猫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这样的语言策略不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来保护熊猫。
1.阅读理解能力:(1)学生能够理解Unit 5“ Reading:Giant Pandas”中关于大熊猫生长过程、野外生存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关键信息;(2)学生能够提取文章中的主旨,抓住作者关注的重点,形成对整篇文章的整体理解。
2.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1)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积累新的词汇量;(2)学生能够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口头表达、写作等方式清晰表达关于大熊猫的观点和信息。
3.环保意识培养:(1)学生能够通过文章理解大熊猫所面临的问题,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创意活动等形式,分享对环保问题的认识,树立对保护大熊猫及其他濒危物种的积极态度。
教材、课本、辅助资料以及多媒体资源。
Step 1:Pre-reading(15 minutes)
1.介绍文章主题“ Giant Pandas”
在介绍文章主题之前,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 Giant Pandas”的背景,指出这是一篇关于大熊猫生存困境和呼吁保护大熊猫的文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需要讲解一些关键词汇、重要短语和生词。
关键词汇:
weigh(重)
habitat(栖息地)
reserve(保护区)
bamboo(竹子)
重要短语:
in the wild(在野外)
in danger(有危险)
face serious problems(面临严重的问题)
take action(采取行动)
教师通过讲解这些词汇和短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为后续的阅读理解做好准备。
2.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在阅读理解的这个环节,教师采用一系列问题的方式,设计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Giant Pandas”中“ The story of Xi Wang”。这个设计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通过实际阅读、互动问题和标记关键信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语言理解能力。
(1)单选题
What does the name “ Xi Wang”mean? ()
A.Little PandaB.Hope
C.BambooD.Mountain
答案:B.Hope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章中关于“ Xi Wang”名字的含义,还需要运用语境推测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上下文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填空题
At four months old,Xi Wang weighed____
答案:about eight kilograms.
这个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通过填写具体数字,学生需要准确捕捉文章中关于Xi Wang 体重的信息,锻炼数字理解和提取信息的技能。
(3)简答题
Why do giant pandas fac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wild?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熊猫在野外面临的问题,涉及繁殖、食物来源等方面的挑战。通过这种简答题的形式,学生积极思考,并用英语表达清晰的观点。
阅读过程中的指导:
在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在文中标记关键信息,如Xi Wang 的成长过程、面临的问题以及文章中提到的保护措施。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习惯,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和理解文章主题。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学生将在实际阅读中运用英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这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并能够回答关于Xi Wang 的成长和大熊猫的生存现状等相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Step 2:While-reading(20 minutes)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被分成小组,展开关于大熊猫保护的讨论。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如:
“ Why do you think giant pandas are in endanger,and what impact does it have on the ecosystem?”(你认为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濒危物种?它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 What are som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if we do not take immediate action to protect giant pandas?”(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保护大熊猫,可能会导致哪些潜在后果?)
“ How can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contribute to giant pandas conservation efforts?”(个人和社区如何为大熊猫的保护努力做出贡献?)
小组讨论期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表达对大熊猫保护的看法。教师还要设计一系列练习,包括写作任务、口语表达或小短剧演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表达。
小短剧演练(学习活动)
1.背景设定
演练将设定在一个虚构的大熊猫保护区内,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熊猫保护者、科学家、政府官员和志愿者等。情节着重呈现大熊猫所面临的威胁和人们应如何保护它们。
2.角色分配
每个小组成员将被分配一个特定的角色,如小熊猫保护者、植物学家、媒体记者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节设定
熊猫保护者们发现随着竹林持续减少,大熊猫的生存受到威胁。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竹子减少是环境污染和非法砍伐引起的。政府官员和志愿者们决定联手采取行动。
4.对话和语言运用
学生将被鼓励使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对话展示各自角色在这一情境下的观点、需求和解决方案。他们可以使用表达意见、提建议的句型,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
Step 3:Post-reading(20 minutes)
在阅读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将进行课后讨论和深化学生对大熊猫保护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他们个人行动的思考。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份有趣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环保的实际行动。
1.课后讨论
在这个环节,学生将分组分享他们在小短剧演练中的感想和心得。教师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及演练内容进行进一步思考:
(1)你在演练中扮演的角色让你有何感想?
(2)你认为保护大熊猫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3)在实际生活中,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
通过课后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大熊猫保护问题,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和培养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
2.课后作业
为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设计一份有趣的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学生需要以短文的形式,回答以下问题:
(1)你在演练中的角色是什么?你认为你的角色在大熊猫保护中有何重要性?
(2)通过这次活动,你对大熊猫保护有什么新的认识?
(3)你的个人行动计划是什么?你将如何为大熊猫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价标准:评分将侧重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个人观点的清晰表达以及个人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具体见表1)。
表1
这份课后作业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环保问题的积极参与和思考。通过这一系列的后续活动,学生能够从课堂中获得启发,将环保理念付诸实际行动,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出一份力。
这次英语阅读教学以“ Giant Pandas”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预热、阅读理解、小组讨论、语言运用和课后作业等,旨在激发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预热环节,通过引入《功夫熊猫》影片,成功激发了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学生热烈参与,积极回答问题,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在阅读理解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Giant Pandas”,有效理解了有关大熊猫的信息。设计的多样化问题既考查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阅读技能。文章内容的选择以及相关问题的设计都使学生更好地思考大熊猫的保护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不仅表达了对大熊猫问题的关切,而且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接受不同观点的平台。在语言运用环节,教师通过设计小短剧演练,使学生得以运用所学语言,深入探讨大熊猫保护问题。教师提供虚拟竹林和角色服装,为学生创设了更真实的情境,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
最后,在课后作业环节,通过制订个人行动计划,学生将对大熊猫保护的理解付诸实际行动,从课堂走向社会,践行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