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静|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海辰中学
无论是从国家的顶层设计还是从社会的底层逻辑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从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出发,在活动课中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考量,也是跨学科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切实推动跨学科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其成为有信念、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课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缺乏“心意”、缺少“创力”、缺失践行等问题,导致活动效果达不到预期。笔者通过教学观察、访谈统计,整理出以下原因:学习活动设计不够充分,互动不足,缺乏探究性;课内课外相互孤立,缺乏切实有效的联系和衔接。
由此,笔者从跨学科视域出发,以“整入”教材、“学入”课堂、“融入”人心为路径,从教材统筹、活动设计、课程实践三个方面寻找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思政课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活动课实施框架,并以此为路径展开实践。
图1 思政课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活动课实施框架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来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设置了“自我认知、有效学习、调控情绪、异性交往、适应社会发展”等主题教学内容,这些主题不仅关注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更注重从“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状态来认识和看待初中生的生命成长。
浙教版《心理健康》(方展画主编)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指导方针,选取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长远影响的内容,引导学生建构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其重点是社会适应、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生涯规划六大板块的内容。
可见,二者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高度契合,相辅相成,将二者统筹,可共同引导和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从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的融合[1]。因此,为让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多元的承载,我们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材的有关内容统筹整入道德与法治课程[2]。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与浙教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情绪自我管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以协同培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且后者具有更强的活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将二者整合成“‘表情包’背后的情绪”活动课。在具体教学时,为引导学生了解自我的情绪健康情况并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将《情绪自我管理》中的“情绪‘温度计’”内容与《揭开情绪的面纱》中的“情绪调色板”内容相融合,并进行改编,具体如下。
笔者先介绍情绪“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色彩心理学相关知识:从0 ℃到100 ℃,其中0 ℃表示非常生气或非常伤心的情绪,100 ℃表示非常开心或非常激动的情绪;色彩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颜色会体现不同的情绪感受。然后,笔者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水彩笔绘制调色板,并标明每个色块的色温。待学生绘制完成后,笔者给其留足时间,让其分享每种颜色、色温与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之间的关联。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3]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生动深切地融入课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进阶,倡导以活动型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创新学习活动,如沉浸式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入”。这样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
1.留心观察,不失时机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如可选择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举办规模较大的集体活动、班级群体遭遇困难或失败等节点。教师要处处留心观察,不失时机地开展课堂活动,才能事半功倍。
步入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萌发,情感世界也愈加丰富,但他们受自身知识、思维和经验的限制,情绪波动性大且表现强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而不能自拔。因此,教师要抓住育人时机,聚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绪困惑,及时帮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面对情绪,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2.立足素养,制订目标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理念”中强调,要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在这样的课程理念统领下,融合学习活动的目标制订要把健全人格核心素养目标放在首位,立足于培育学生主动适应、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与行为能力。据此,笔者结合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为这次融合活动制订以下学习目标。
责任意识: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特点,掌握调试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法治意识:清楚情绪一时失控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学会正确处理突发情况。
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的道德品质,拥有同理心和互助精神。
3.遵循规律,设计流程
完整的认知,一般要经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从浅入深的过程。笔者遵循认知的这种渐进性规律,为这次活动设计了如下流程。
(1)情境营造(“表情包”调查)。活动情境可以是真实的自然或生活情境,也可以是创设的虚拟情境,目的都是要聚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参与热情。
(2)情感体验(原创“表情包”)。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发展,逐步打开学生隐匿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渐进式地体验不同的情感,将日常没有机会释放的情绪情感和心理困扰表达出来,寻找共情与共鸣。
(3)感悟分享(分享“表情包”)。学生彼此之间分享与交流,可以学到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在“他助—互助—自助”的过程中达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4)内省调适(共绘“表情包”)。分享与倾听之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再次衡量自我的情绪并进行调适,让情感体验和行为选择导向更加正面和积极。
(5)延伸实践(学以致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感悟和触动,需要进一步内化和延伸。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调动这些积极的感悟和行为导向,以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从而增强适应能力,提升心理发展水平。
1.前期准备,做好预案
教师可根据活动的主题、重点环节和具体要求,布置好活动环境,准备好活动用具,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学生可通过自愿的方式组成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来维持组内秩序、协调组员活动、率先分享互动等。对活动过程中超出预设的可能性,教师要有应对和调整的预案,从而更好地把控整个活动过程。
在这堂课的开始阶段,笔者创设“‘表情包’调查”情境,对学生展开现场调查。
多媒体展示电影《头脑特工队》中代表茉莉心中情绪的五个表情包小人头像,然后提问:(1)你会给影片中的这五个小人分别取什么名字?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2)你心中有没有这五个小人呢?
2.营造环境,沉浸体验
呈现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后,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引导学生倾听、倾诉和反馈,鼓励学生吐露心声,接纳他们所有真实的情感和体验,并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是被重视的、有价值的。同时,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及时发现特殊的学生。当学生陷入沉默时,教师要渲染气氛,使学生能沉浸式地投入主题活动。在此环节,笔者共创设了三个活动,具体如下。
[活动一]原创“表情包”
回忆让你记忆最深刻的事(最高兴的事、最愤怒的事、最伤心的事、最害怕的事……),通过原创“表情包”的方式将你当时的情绪感受绘制出来,组内同学互相猜一猜各自绘制的“表情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绪。
[活动二]分享“表情包”
在小组内分享和探讨“表情包”背后的故事,讨论在特定事件中的真实情绪感受及这些情绪感受对当时事件的影响,认识到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力,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情绪。(这样的分享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三]共绘“表情包”
在尊重同学意愿的前提下,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将原创的“表情包”粘贴在黑板上,并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情绪体验。教师选择其中比较消极的负面情绪体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合理调节情绪?请将这些方法写下来,粘贴到黑板上相应的‘表情包’外围”,引导全班同学助力解决问题。
3.正面评价,有效反馈
课堂进入尾声时,教师要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升华,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情感价值观引导。同时,教师要设计课后反馈问题,让学生以描述的方式匿名对活动进行开放性评价。这种最直接有力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后续改善活动方案,提升教学能力。
师:(总结升华)“表情包”是我们情绪的晴雨表。同学们要学会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成为情绪的主人,同时帮助身边的人改善他们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积极向上。
课后反馈问题设计:本次活动对你管理情绪有哪些帮助?你认为本次活动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请提出你的建议和想法。
笔者通过展现搞笑的“表情包”营造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起到了破冰激活的效果,从而将学生引入情绪主题之境。主体部分以“表情包”调查、原创“表情包”、分享“表情包”、共绘“表情包”等一连串活动贯穿课堂,既遵循从情感体验到感悟分享再到内省调适的心理活动课设计原则和流程,也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对主题活动目标达成情况的反馈以及对活动环节设计和实施的评价建议,可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优化。
“知行合一,方为正道。”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人心的学习方式中,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都非常重要。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及时陪伴、持续跟进,以帮助学生提高践行能力、深化情感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达成全面发展。
在刚开始实践时,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经验而停留在原有的水平高度。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领,帮助学生提升能力,顺利到达并超越最近发展区。当然,这并不是指教师要事事亲力亲为,而是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素,引领学生的前行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有针对性地确立活动目的,以使活动推进有条不紊、成果展示精彩纷呈,进而使实践活动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如在这节课中,笔者先行吐露自己“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的切身体验,并和学生分享自己习得的控制情绪的方法。以此为引子,笔者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制作一份情绪折页册”,并给出如下具体要求。
封面:以简笔画等形式画出父母辅导你作业时的常态。第一页:记录和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时双方的情绪反应。第二页:记录冲突背后双方在情绪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页:记录与父母沟通后达成的双方管理情绪和化解冲突的方法。
教育就是陪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实践活动中,教师的陪伴是影响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挑战,可能会因此产生放弃的念头。教师要关注他们的活动进程,用心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疑虑,紧随他们成长的步伐,并在他们最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但不过多地干预和强求控制,而是静待其自我成长、美好绽放。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被关注和被重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成长的期待。
这节课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过的积极和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体现的程度、持续的时间以及是如何处理的等。学生在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分析、报告的撰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出对自我提升的强烈渴望。笔者根据学生的迫切需求,借助具体的案例,及时解答这些疑问。如针对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撰写实践报告,笔者建议学生可以从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结果和实践感悟等方面着手去尝试。出于强烈的任务动机驱动,学生会认真听讲、做笔记、提问,达到“我要学”的学习层次。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也能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地自主进行探索学习,并形成活动成果。而从成果中获得的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实现学习和实践的良性循环。
随着学生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逐渐有能力独立完成某些主题实践活动,此时教师并不能置身事外,而应借助评价来持续跟进。评价要侧重于学生长期的成长和发展,而非仅仅看重一时的成果,因此评价的维度必须多元,并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改进和提升,因此在评价中需要融入鼓舞、启迪、激发等积极元素,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培养自信、积极的品质。
笔者根据“情绪”的特殊性,设计了“成长轨迹”记录评价方案(如图2所示。注:绿色表示愉快,黄色表示舒服,黑色表示一般,灰色表示低落,紫红色表示糟糕,但由于黑白印刷而不分明)。学生记录每天的主要情绪状态,形成折线图,然后观察折线的分布区域与波动幅度,形成对个体情绪调控的长期评价。
图2 “成长轨迹”记录评价方案
笔者在设计“成长轨迹”记录评价方案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轨迹,体现学生情绪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情绪调控方面的优势和短板,激发学生对自我管理和成长进行深度思考和长远规划,进而持续地挖掘和展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的同时,还能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全人格。
综上,将思政课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起来,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一线教师还需要根据发展性特征来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并以此为契机,开阔教学思路,探索更完善的活动方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