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荣忠
“快”和“慢”这两个字最初与速度没有丝毫的联系。
从汉字的构造来说,“快”和“慢”都属于形声字,形符是“心”,这说明“快”“慢”两字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快”的解释是:“喜也。”“快”的本义便是高兴、喜悦。許慎对“慢”的解释是:“惰也。”“惰”是不敬的意思。因此,“慢”的本义是怠慢、轻慢。
那么,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字可以表达快速和慢速的意思?表达快速的字有“速”“迅”“疾”等。《论语》中有“欲速则不达”之句,《孔雀东南飞》中也有“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之句;“迅”也是快速的意思,在程度上要快于“速”。《论语》中说“迅雷风烈,必变”。“迅雷不及掩耳”是指猛而疾的雷声,比喻动作或事件来得快而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疾”本义是病,后也表示快速的意思。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表达慢速的字有“缓”“徐”“迟”等。《辞源》对“缓”的一种解释是迟缓、延缓。《孟子·滕文公上》有“民事不可缓也”之句,意思是说凡是涉及到老百姓的事情,是不可以迟缓办理的;“徐”在《说文解字》的释义是:“安行也。”“迟”的释义是:“徐行也。”可见“徐”和“迟”都是与慢速行走有关,后泛指慢的意思。如苏轼《赤壁赋》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和“迟”虽然字义交叉,但是用法是有区别的。“徐”是缓步走,和“疾”相对;“迟”是行进迟缓,和“速”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