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4-05-04 23:23曹令梅
格言·校园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整体课文语文

曹令梅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整体知识的把握能力。而对整体知识的把握能力就体现在单元整体教学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将整本书分为几个单元,在单元内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编排课文,内容循序渐进,突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以课本内容为参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解读文本内容,整合课程内容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对教材有全面性、整体性、概括性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了解语文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编排与整体的关系,进而把握单篇课文与整个单元的内在联系。教师充分研讨教材内容可知:教材编写人员要借助单元向学生传递整体理念。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课文《绝句》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整首诗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则透露着一种淡泊和豁达的心情;曾几的《三衢道中》则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本单元主要是对自然之景进行描写,向学生传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教授本单元课程时,教师要熟悉单篇课文与单元整体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教学,例如以“感悟大自然之美”为主题,将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与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进行综合学习。虽然是上下两册书,但是这两个单元的主题都是关于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可以放到一起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单元之间的共同之处,也应注意到差异之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二、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时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课时是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多数课文的教学为两课时。教师以时间为单位,确立学期的教学计划。大单元教学需要加强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再以一节课的结束表明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将多个教学任务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进行多课时教学。

教师需要根据单元大概念明确教学目标,并综合考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明确本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如果单单是布置机械性地抄写作业,很难让学生学会抽象的语文学科知识。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想象”,教师应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时,充分体现本单元的主题。整理后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认识生字和生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认识并掌握相关的生字和生词。

第二,走進作者想象中的神奇世界。通过阅读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作者丰富的想象世界。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描写和细节,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创意,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自主想象编故事。教师可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进行自主创作和想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课文中的情境和角色为基础,展开故事编写,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集体或个别指导,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构建有逻辑的、完整的故事。

第四,分析和评价想象的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想象的价值和作用。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认识到想象力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从而努力发展这方面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形成了对单元主题的整体认知,并能把握各个课时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此举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创设有效情境,组织学习活动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注重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难以体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大单元教学是以具体任务驱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踊跃地参与进来。大单元教学的任务是结合真实的生活和现象进行情景创设,实现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积极主动创设真实情境,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如《古诗三首》中,三位古代诗人借诗作刻画了当时的社会,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希冀,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战争的影视片段或相关纪录片,以引导学生代入情感,让他们感受当时百姓的艰难生活,从而感知爱国人士忧国忧民的心境;在学习《少年中国说》时,教师可以播放《少年毛泽东》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认识到少年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远大理想,使学生带着为祖国做贡献的愿望读书;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播放圆明园复原图,将其与毁灭后的圆明园进行对比,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总之,教师在教授本单元时,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影片和纪录片来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向家长了解其他的爱国主题的故事,如雷锋的故事、江姐的故事等,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其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注重课程评价,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明确评价标准,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以往的评价标准以考试成绩为基础,这是应试教育的漏洞和弊端。在完成大单元教学后,学生应有所体会、有所收获,学习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和进步……这才是课程评价的标准,而不是只在意卷面上的数字分数。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课后反思,可以分为单课时教学反思和大单元教学反思。教师通过及时反思,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当下教学中的不足,以便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明确教学中哪些方法是值得保留的,哪些方法是应该舍弃的,从而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自我反思还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当然,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仅要反思自己,也要对学生身上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也为以后的大单元教学提供经验。

五、结束语

将单元整体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还能极大地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创新大单元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整体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背课文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