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因素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以景德镇为例*

2024-05-04 23:21
陶瓷 2024年2期
关键词:制瓷海报设计城市形象

吴 琨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地域性

1.1 城市文化的形成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宝贵的遗产,当这座城市向外宣传时城市文化将会是人们认可的形象标识,更能够激发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是一个城市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综合,包含了一个城市中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等。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大规模人口的流动带来了新文化和新知识愈来愈多,给城市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相互之间、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导致了城市文化不断被吸纳和整合,而城市也时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同时也不断丰富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因此城市文化不只是一种需要地域性的保护,而是代表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1.2 城市形象的地域性

城市形象是对城市文化的提炼概括,城市形象的塑造可以感知城市文化,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且鲜明的文化烙印,这对城市形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地域性是城市形象的突出特质,是由生活在该地区人民所创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民众不断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通过人们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所体现出来,因此城市形象的形成是根据城市地域特色,城市形象的塑造对城市居民的精神和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外地人了解该地区的城市文化提供帮助。比如提起上海,通常会说是“魔都”,其快速发展的经济、风格各异的老式洋房、婀娜多姿的海派旗袍风格、象征着上海繁荣与发展的外滩以及特有的上海腔调。因此在想到一些城市,就能对应出该城市的特色,是因为该城市文化已经镌刻在人们的心中了,对于本土居民而言会更加认可和推崇自己的城市文化,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所形成的城市文化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该地区的民众,同时向外散发无限魅力,吸引外来人口流动、促进经济增加、文化交流,不断丰富扩充该地域的文化。

2 城市文化中的视觉元素与海报设计

2.1 城市标志建筑元素

城市地标建筑作为城市的“骨骼”和文化的载体之一,负载着当地文化认同并且反映城市特色,是弘扬城市文化与精神的重要途径。地标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受到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传承、物质需求和审美层面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城市文化特征的缩影,充分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属性,可以从建筑的结构与造型这种文化符号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感知。从城市的地标建筑中提取视觉元素再设计,有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建立,塑造城市的文化内核,而且已然成为展现城市整体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例如提到大雁塔、钟楼就会联想到千年古都西安,听到国家体育场鸟巢、水立方想到奥运城市北京等。以海报为载体,把地标建筑形象运用到海报设计中,提取建筑外在形式中美的元素再设计,同时可以深入挖掘标志建筑背后的文化底蕴,创作出有一定地域特征的城市形象海报设计,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的,从而传播城市文化的目的。

2.2 城市色彩元素

城市色彩就像一个城市的肌肤,它是城市印象中一个的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城市风貌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一般城市色都是随着城市历史文化和多年来的发展而所产生,关于色彩选择层面上,既能够基于大自然中找寻,又可归纳和提炼出属于城市特色的色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城市色彩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精神层次的享受,同时它还能展示城市品位、形象、活力及人文气质的直观手段。城市形象海报设计时色彩的表达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个城市具有一套代表城市形象的主要色调,无论是对于这座城市的规划还是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当某种色调成为一座城市的代表时,民众对于城市认同度也将有大幅度提升级。因此,根据海报作品类型与主题风格来选择色调、突出城市特色的艺术色彩表达。

2.3 城市民俗文化及历史文化元素

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使中国成为一个包容性强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国家,各个地区经过历史的演变、文化的交融,使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如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许多高水平代表人物和作品,在大中华文化圈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古窑民俗博览区不仅恢复了古代制瓷作坊,还复活了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以生产性的形式带动消费有效保护传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有各省不同的地方戏,有北方秦腔的豪迈,南方昆曲的婉约。饮食文化在受到区域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多样性。

2.4 城市产业特色元素

城市产业特色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自然资源、文化历史、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地大物博,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创造出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各城市产业特色。城市产业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孤立的,经过漫长的发展与融合形成多样化和综合性的特征。如浙江乌镇将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产业相融合,将城市中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化园林风格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具有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特色的江南水乡小城镇。之后乌镇依托历史文化资本,把新兴产业纳入其发展目标,成为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在保留原始居民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结合营造文化氛围,并引入新兴产业,打响属于乌镇的城市特色。

3 以景德镇为例谈城市文化下的海报设计

3.1 景德镇地标建筑视觉元素与海报设计

景德镇御窑厂博物馆灵感来源于传统柴窑,线性拱体结构组成,用新老窑砖穿插借助重力完成,砖窑既是陶瓷孕育的场所,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社交的空间新老窑砖星火相传,是根植在景德镇人基因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形成人、瓷、窑砖密不可分的关系。景德镇城市印象设计中提取窑砖这一视觉元素,结合汉字与拼音相结合进行解构再设计。将字体结构与柴窑的拱形结构以及窑砖的阵列方式相融合,并对字体进行简化变形设计,在整体保证识别度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微妙的陌生感,使人们在阅览时产生别样的视觉感受。在表达形式上采用手绘墨点聚集的形式来仿制窑砖的排列构成,通过水墨的变化表达出窑砖丰富的肌理的变化,在画面布局上将字体笔划链接,使之在空间结构类似古代制瓷匠人环境,并穿插云烟其中,象征着景德镇陶瓷行业的窑火代代相传的繁荣景象,交叠的部分变色处理丰富画面布局,突出景德镇以陶瓷为特色的文化意境。

3.2 景德镇的民俗及历史文化视觉元素提取与海报设计

景德镇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区内有历代名窑以及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这些流程里记载着陶瓷的从无到有,成为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也是构建景德镇城市形象海报的重要信息元素,加强城市的独特性,对于鲜明的城市形象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加深了受众对城市的印象,成为城市形象海报设计的重要信息元素。从景德镇民俗文化传统制瓷器工艺流程中,提取代表性的制瓷工艺:拉坯、晒坯、绘瓷等进行插画设计,可以将观者带入制瓷的情景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技法上采用版画或毛笔的质感,凸显其厚重的历史文化。

3.3 景德镇色彩视觉元素提取与海报设计

色彩是表达海报信息内容与展现内涵精神的一项重要元素,通过色彩表达、色彩对比来吸引过往行人主动观看海报,并在客观事物基础上表达蕴含情感,引导观众带入特定情境下,做到“借景抒情”。设计师必须严格遵循海报设计主题原则,根据海报作品类型与主题风格来选择基调色、色彩艺术表达形式。景德镇依山而建、生态宜居,是陶瓷艺术创作的乌托邦,在城市形象设计时,可将瓷器的造型进行解构创意设计,利用瓷器对称的原理,将其上部分变为渐变的青山,下部分为线性的绿水的倒影。构图采用沉降叠加法则,并穿插云烟其中。色彩上以蓝绿为主,凸显出该博物馆浓厚的陶瓷文化特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特色。

3.4 景德镇的产业特色视觉元素提取与海报设计

景德镇作为瓷文化圈的核心城市,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景德镇瓷器以釉色洁白无瑕,材质细腻,种类繁多丰富而得名,瓷器不仅内供朝廷还畅销海外,名声远扬。在现代景德镇以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名瓷为核心的产业特色。在景德镇茶花碗品牌推广中系列海报设计(见图1),主题分为:“秩序”“青韵”“独琢”“恒守”。

“秩序”是景德镇陶瓷的生产分工明确,各个工种各司其职体现秩序感。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坯架既可以起到展示的功能,还起到运载输送的功能,坯架这种线性的结构和承载着的陶瓷面交错相应,在空间中呈现出独特视觉感官效果。营造出坯架纵横交错生产繁盛的产业状况。

“青韵”根据产品属性来选择青花色为基调,凸显出产品的古拙朴质的艺术特点,体现出青花深浅浓淡变化,宛如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产品艺术特色。同时系列海报在张贴的色彩布局上,采用蓝白对比,产生节奏变化。吸引消费者的视野,并在短时间内加深对品牌的印象。

“独琢”用手捧茶花碗的插画,表达对每件产品独具匠心,精益求进的品牌精神。

“恒守”在历史的长河中,对茶花碗的传承与创新,对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城市文化因素决定并影响着城市形象,以景德镇为例分析城市文化因素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的应用,突出了景德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从地标建筑、城市民俗及历史文化、城市颜色、城市产业特色元素的提取为切入点,设计出具有现代审美感,同时又蕴含着城市文化气息的城市海报设计,让更多的人了解瓷都文化,能够为其他城市形象的海报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
制瓷海报设计城市形象
健康防护系列海报设计
节日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陆方 海报设计
耀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交互展示方法研究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