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风格特征研究*

2024-05-04 23:21项继宏
陶瓷 2024年2期
关键词:发色青花瓷青花

项继宏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青花的分类及特点

青花是采用发色稳定的氧化钴为着色剂制作成青花料,使用在泥坯上作画,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透明釉,在1 32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成瓷后发色为蓝色的釉下彩瓷器。而当代对其定义范围涵盖较广,通常是指以钴料为着色剂,在瓷胎进行装饰,然后罩以透明的青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器表呈现蓝色花纹的陶瓷都称为青花瓷器。青花料在不同时期因烧制技法和其自身配方不同,所以在不同时代有其代表发色石子青、浙料、平等青等,发色各有特点。根据不同上釉方式也能分为釉中、釉下,且各有其独特画面效果。

2 青花的发展历史概述

唐代的青花此时不多见,其构图比较简单、发色较深,工艺并不成熟。青花瓷在唐代开始出现,但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

青花瓷兴盛于元代,这与其统治者的喜好是息息相关的。青花瓷蓝白相间的效果正符合了统治者的审美需求,得以大力发展,所以元代是青花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在中国制瓷史上独树一帜,并受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喜爱。元代时期在景德镇附近发现了一种蕴含丰富的优质瓷器原料——高岭土,其中含有大量的石英和云母,具有很高的耐火性。景德镇匠人随之对制瓷技术也进行了改革,发明了同时加入瓷石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青花的出现颠覆了宋朝“南青北白”瓷器格局,器型硕大、纹饰细密规整,且受波斯等中亚风格影响深厚,人物及纹饰题材丰富。

明代在青花瓷发展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元青花在明末清初达到巅峰,并且在之后继续发展到永乐的青花技艺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但由于“苏麻离青”在高温中会自然晕散,宣德年间的青花至于永乐,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因两者关系紧密,故而有“永宣不分”的说法。宣德年青花工艺技法更加成熟,发掘了本土的坡塘青色料;永乐青花缠枝莲压手杯也是永乐年间最富盛名的瓷器。而之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依然对宣德年间的青花白描风格有所延续。成化、弘治青花瓷画风格继续发展,但成化年间笔法发生了改变,从之前方折刚硬的线描笔法增添了圆润柔和,加以料色因“坡塘青”发色清淡秀雅,凸显了文人意趣。

成化朝成为明代青花瓷器风格的转型期,从潇洒豪放、气势雄浑转向了淡雅纤细、柔和秀婉。成化瓷器多为小器型,胎骨轻薄、洁白细腻,与清新淡雅的青花发色相匹配,成弘两朝的青花瓷器多见花草纹、婴戏纹等,也有受佛教影响的宝相花、梵文等。而这一时期的青花绘画采用双线勾勒,而后进行填色。正德、嘉万、明晚期逐步衰弱正德的发色从成弘时期的淡雅变深,甚至有重影,胎体也开始变厚重,器型变大,制作多不如成弘时期精致,釉面肥润、气泡较多,白釉呈现出青带灰的色调。

清承明制,与明青花相比,清代的青花瓷烧制少有创新,大体承袭明青花的做法,包括绘制风格、器型、纹饰等。清朝采取官搭民烧的制度,随着国力的变化发展,瓷器烧造依然表现出先盛后衰。顺治、康熙时期早期主要使用浙料,发色和明晚清类似,黑蓝、淡蓝、正蓝色多变,直到康熙中期开始使用云南明珠料,发色如宝石的蓝色,称“翠毛蓝”。最大的特色是独创了汾水技法,层次分明,用青花料实现国画“墨分五色”的效果。以山水人物纹多见,画意粗犷浑厚,官窑瓷大部分题材以龙凤纹为主,且有吉祥寓意的纹饰。

雍正时期瓷器风格隽秀雅致。以绘画为主,兼用多种刻、印、划等工艺,讲究留白与布局,以花卉内容常见,同时山水、龙凤、人物与表达吉祥类纹饰也较多。陶土精细、胎质大多洁白细腻,偏向轻薄,迎光透视,有淡淡的青色和糯米胎之称。乾隆时期青花主要特色是:以浙料为主,发色以稳定沉着的正蓝色为主。清朝晚期,内忧外患开始慢慢显露,瓷器再无创新,御窑厂只是因循守旧地烧造宫廷用瓷。虽然仍使用浙料,但呈色不如康雍乾三朝稳定,清晚期更具有漂浮感。

3 当代青花绘画的风格特征

“当代青花陶瓷绘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青花装饰”而言的,二者不仅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本质区别,同时也体现出艺术思想及理念精神意义上的思维差别。从本质上来看,当代青花陶瓷绘画是在创作语境上的升华表现,从多画于茶器日用品上的传统装饰工艺向瓷板画以及其他,从以工艺技法为追求比较匠气可以量产相对重复的过程,转变为注重作者自身的内在情感表达。将艺术作为表达观念和感悟的一种载体,创作者可以追根据内心所想或是进行情感的宣泄。在受到“85思潮”对于本土艺术家思想观念的冲击,艺术家开始更多地开始关注自我,是寻找方向实验性的探索是绘画语言重构和再造的过程。

3.1 青花绘画的写意性

意象的艺术创作表现的是艺术家主观的想象空间,借虚构的技法描绘内心深处的感知。意象画一直以来就作为中国伟大的美术成就而存在,中国画强调在表达自然美的同时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强调意在笔先,意象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非常悠久。意象美的表达充分融合了中国的哲学美、人文美、意境美等。

当代陶瓷绘画中的青花,一般多以意象题材表现居多,如罗小聪的作品《圣》,他用大块面青花晕染天造意象之物,画面上半部分为富有层次云彩,下半部分则是洞窟,莫高窟的藏经洞他以刀代笔,融合西方版画的艺术语言是用小刻刀采用碎体的方式仔细地剔刻而成,营造了一种斑驳年代久远的感觉,残雪和风化的岩体更显沧桑,画面给人佛光普照的感觉,体现了画家对全局的精妙把控和其绘画功底深厚表现手法也有创新,剃青手法运用十分细腻,注重画面布局,细节刻画丰富,同时虚实相生,收放自如。

李菊生作品主要由青花勾勒线条再用颜色釉设色,多为人物作品,构图气势恢宏,线条以青花描绘,行笔流畅准确,可见其深厚的造型功底,再结合色彩斑斓的颜色釉,最终呈现出古朴而新颖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品位,他的创作引领了高温颜色釉人物画的全新潮流。在作品《如梦令》中,以红色颜色釉描绘主体人物的衣服,与淡雅的青花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突出了人物的地位,也成为了画面的中心。作品《洛神赋》整体以蓝色系来完成,色调和谐统一,营造出了素净高雅的美感。

3.2 青花绘画的写实性

陶瓷艺术吸收借鉴其他的艺术门类,博采众长的过程中也丰富了青花的表现形式。具象题材所以其受到西方油画的影响,将油画的表现手法融合其中,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直观地展现表现对象的观看感受,是一个可以具体描绘的客观存在之物。具象绘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史价值,将写实主义与青花绘画相碰撞,产生新的画面效果。当代青花艺术家干道甫的部分作品,例如《星宇系列》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具象的,将不同星系图案绘制在大小不规则的瓷片上,来表现广阔无垠的宇宙,光影层次丰富,同时注重肌理效果的刻画,用剃刻的手法丰富画面的层次,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似乎人们抬眼就能看到,诸天星域的变化代入感很强极强。当代青花艺术家何笠农的青花作品中,受之前油画学习的影响,大部分作品也是以这种形态和思想来表现,如青花作品《潮》就极具震撼力,波涛汹涌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3.3 青花绘画的装饰性

西方是抽象表现形式的来源,其表现方式是将点、线、面等要素相互组合构成画面。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的方式去表现物像,抽象的青花绘画摆脱原本的具象形式,抽象题材的表现往往和视觉规律背离,以舍弃具象的非本质的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抽象之美体现在符号、形式、空间、思想等多个方面。抽象表现之美源于艺术符号情感与形式、结构与功能、静态与动态、内涵与外显、物质与观念的互动交融,是一种虚实相生的意义生成,也为艺术符号提供了无限阐释空间,让人们领悟到存在的深度和本源。

在当代艺术家柯和根的作品中,他将青花和颜色釉结合在一起使用挥洒自如、完美融合。在作品《佛像》系列中以颜色釉来丰富画面的布局分割画面,再用青花勾勒佛像的轮廓,寥寥几笔将其符号化。青花料色深沉高雅,颜色釉背景古朴富有变化,两者相结合画面清新脱俗,不仅蕴含着洒脱的精神内涵,而且也是造型能力和学术境界的综合体现。

4 结语

当代青花吸收传统精髓,注入了新的理念,更多在于表达画家自身,同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多重材料媒介相结合有其特殊的效果,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实验性突破。笔者从青花分类,特点及发展综述开始入手,对当代陶瓷艺术青花绘画的表现形式进行概括,最后对青花绘画中所具备的材质、肌理、色彩以及工艺等进行阐述,希望对当代青花瓷画艺术实验性探索与发展方向的了解提供些帮助。

猜你喜欢
发色青花瓷青花
瓷上赏青花
青花赋
青花
发色好、透感强和硬度高的耐磨抛釉砖及制备工艺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青花
纯净的青花瓷
2018流行发色,总有一款适合你
太烧啦!质感雾面发色大集合
青花瓷